7.2熟悉EDI技术 课件(共13张PPT)《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第2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熟悉EDI技术 课件(共13张PPT)《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第2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物流信息技术
熟悉EDI技术
02
曹妃甸港区搭建EDI平台
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港区紧抓全球港航业信息化转型、国家“新基建”战略实施、移动互联网规模化发展等多重机遇,搭建EDI平台,大力建设智慧港口。
该平台通过中心节点服务器连接港区的智慧港口服务平台、各码头的生产管理平台、各个监管机构平台和上下游港口的管理平台,并整合港区码头、监管机构、上下游港口和客户的信息,以打造网上营业厅。
该平台能够实现数据的标准化,便于数据的集中分发,有利于打破各关联平台之间的信息壁垒,从而减少办事人员到现场办理业务的次数,显著缩短了业务办理时间。该平台通过数据加密、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能够将积累的大量数据安全、高效地传输给监管机构和决策机构,有利于港区进行税收监管、班轮航线调整和政策制定等。
……(详见教材P172-173)
问题:
(1)什么是EDI?EDI具有哪些特点?
(2)曹妃甸港区搭建的EDI平台体现了EDI的哪些特点?
任务导入
一、EDI的概念
EDI即电子数据交换,是指一种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利用通信网络进行业务数据传输与处理的电子化贸易手段。
在传统贸易中,参与贸易的各方通常是面对面或者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贸易磋商和签约的,贸易文件的制作和传输大都通过人工方式来进行。而EDI的出现,极大地简化了贸易过程。EDI通过通信网络,可以将贸易、运输、保险等行业和银行、海关等机构的信息,用一种国际公认的标准化格式表示,从而实现企业之间的业务数据传输与处理,并完成以贸易为中心的相关业务。
EDI与其他通信手段的对比
EDI与传真、电子邮件等通信手段相比,有着显著的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EDI传输的是格式化的标准文件,并且具有格式校验功能,而其他通信手段则不具有该功能。
(2)EDI具有安全保密功能,如能防止他人篡改、冒领文件等,而其他通信手段则不具有该功能。
(3)EDI和电子邮件具有数据交换功能,但不能实时传输数据,而传真可以实时传输数据。
二、EDI的特点
(一)单证格式化
EDI主要用于传输与处理商业活动中产生的单证,如报价单、订货单、出口货物报关单等。这些单证具有固定的格式与行业通用性,可保证业务数据在商业合作伙伴之间顺利交换,并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
二、EDI的特点
出口口岸 备案号 出口日期 申报日期 经营单位 运输方式 运输工具名称 提运单号 发货单位 贸易方式 征免性质 结汇方式 许可证号 运抵国(地区) 指运港 境内货源地 批准文号 成交方式 运费 保费 杂费 合同协议号 件数 包装种类 毛重(千克) 净重(千克) 集装箱号 随附单据 生产厂家 标记唛码及备注 项号 商品编号 商品名称、规格型号 数量及单位 最终目的国(地区) 单价 总价 币制 征免
税费征收情况 录入员 录入单位 兹声明以上申报无讹并承担法律责任 申报单位(签章) 填制日期 海关审单批注及放行日期(签章) 报关员 单位地址 邮编 电话 审单 审价 征税 统计 查验 放行 预录入编号:
海关编号:
出口货物报关单
二、EDI的特点
(二)报文标准化
报文是指在通信网络中进行传输与处理的数据单元。电子单证需要转换为符合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的EDI报文后,才能在企业间进行传输与处理。
(三)处理自动化
在EDI条件下,数据的传输路径是从数据发送方的计算机传输到通信网络,再到数据接收方的计算机,并由接收方的计算机自动处理所接收的数据。可见,整个EDI过程是从计算机到计算机、从自动处理到自动处理,其间没有人工干预。
(四)运作规范化
采用EDI的方式传输电子单证时,企业会按照相关规范来运作,以使电子单证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一个完善的EDI系统,都有相应的规范作为基础。与EDI相关的规范有《电子商务示范法》《1990年国际海事委员会电子提单规则》等。
(三)通信网络
是由多个设备和多条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可实现数据交换的虚拟链路。覆盖面广、高效、安全的通信网络是进行电子数据交换的前提和基础。
三、EDI系统的构成
02
01
03
(二)EDI软件与硬件
EDI软件可以将用户数据库中的数据翻译成EDI标准格式,以方便数据的传输与处理。EDI软件主要包括转换软件、翻译软件、通信软件和数据库维护软件等。
EDI硬件主要包括计算机(用于存储和处理数据)、调制解调器(用于转换信号)和通信线路(用于传输数据,如光缆)等。
(一)EDI标准
明确规定了进行电子数据交换的数据格式和内容,定义了一个在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国家之间传输数据的通用标准。EDI标准由各企业、各地区代表共同讨论并制定,可以使各企业、各地区之间不同格式的文件相互交换。
四、EDI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一)在运输活动中的应用
(1)发货人根据订单制订货物运输计划,并将货物清单与货物运输计划等信息通过EDI系统发送给承运人和收货人,以便承运人制订车辆调配计划,收货人制订货物接收计划。同时,发货人根据订单和货物运输计划分拣货物,打印货物条码并将其贴在货物的外包装上。
(3)承运人在物流中心对货物进行整理、集装,制作送货清单并通过EDI系统向收货人发送送货信息。
(5)收货人在货物到达时,利用条码识读设备扫描货物条码,并根据先前接收到的货物清单核对货物信息,确认无误后通过EDI系统向发货人发送货物接收通知。
(4)在将货物交给收货人后,承运人通过EDI系统向发货人发送完成运输活动信息和运费结算信息。
(2)承运人在取运货物时,利用条码识读设备扫描货物条码,并根据先前接收到的货物清单核对货物信息,确认无误后通过EDI系统向发货人发送货物取运通知。
四、EDI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二)在国际物流中的应用
随着国际物流对标准化作业的要求不断提高,EDI技术在通关等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中国海关的EDI通关系统可供报关单位在线办理进出口货物的报关、审单、征税、放行等通关环节的相关手续。
对于报关单位而言,应用EDI通关系统可以节省大量时间、降低相关费用、提高报关效率;对于海关而言,应用EDI通关系统可以使海关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审核进出口报关单证,降低出错率,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EDI技术在中远集团的应用
自20世纪90年代起,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远集团”)开始组织实施“货运单证EDI计划”和“船图(列明所有集装箱在船舶上具体位置的图表)EDI计划”。中远集团实施“货运单证EDI计划”的目的是与代理机构之间,以EDI的方式传输各种单证,从而便于代理机构制作提货单,向海关、银行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实施“船图EDI计划”的目的是向要求提供电子船图的港口、码头提交电子船图,从而便于船舶通航。
为推行这两个计划,中远集团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
(1)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制定了数据元素标准。
(2)在EDI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方面,开发了出口理货单证数据EDI应用系统、远洋船舶运费舱单EDI应用系统等。
……(详见教材P177-178)
同步案例
感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