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了解配送的基础知识 课件(共21张PPT)《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第2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了解配送的基础知识 课件(共21张PPT)《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第2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配送与配送中心
了解配送的基础知识
01
7-11便利店实现配送合理化的措施
对于盒饭、鲜奶等需每日配送的货物,供应商直接向7-11便利店各门店配送的费用较高。为了降低配送费用,在7-11便利店的主导下,数家供应商一起建立了共同配送系统:按照不同的地区和货物品类划分市场,组建共同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统一集货,再向各门店配送。这些配送中心的辐射范围一般是中心城市商圈周围35千米或非中心城市商圈周围60千米,以实现高频次、多品种、小批量的配送为目标。
实行共同配送后,7-11便利店各门店每日接待的配送车辆大幅减少。同时,7-11便利店各门店通过配送中心还能够获取货物的销售、在途、库存等方面的信息。在连锁便利店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7-11便利店通过实行共同配送提高了配送车辆装载率,降低了物流成本,从而创造了巨大的利润增长空间。
问题:
(1)什么是配送合理化?7-11便利店通过哪种途径实现了配送合理化?
(2)7-11便利店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实现配送合理化?
任务导入
一、配送的概念
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货物进行拣选、加工、包装、集货、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一、配送的概念
1
3
2
配送应以客户要求为出发点。配送方应根据客户在货物品种、货物数量、送达时间、送达地点等方面的要求进行配送。
配送强调时效性。配送方应按照双方的约定,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完成货物的交付。
配送应限定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配送方应从经济合理的角度来划分配送区域,建立高效、快捷的配送网络,尽可能地降低配送成本。
配送是“配”与“送”的有机结合。“配”是对货物进行拣选、加工、包装、集中和组配,“送”是以各种方式将货物送达指定地点。配送是在全面组配货的基础上,充分按照客户要求提供服务。
4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配送的概念:
配送与运输的区别
从表面上看,配送和运输都属于货物输送的范畴,但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别。
区别 配送 运输
运输距离 多为短距离支线运输,通常在同一地区或同一城市内进行,活动范围较小 多为长距离干线运输,通常在不同地区间、不同城市间甚至不同国家间进行,活动范围较大
运输对象 通常是小批量、多品种的货物 通常是大批量、少品种的货物
运输工具 多采用短途运输工具,如快递汽车、电动三轮车等 多采用长途运输工具,如卡车、火车、船舶、飞机、管道等
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评价标准 服务质量 运输效率
功能 集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于一身 单一
二、配送的分类
(一)按配送时间和配送数量划分
即时配送是指立即响应客户需求并且在短时间内进行配送。这种配送具有配送时间短、服务质量高、灵活性大的特点。适合进行即时配送的货物一般是客户急需的货物,如药品、鲜花等。
1
2
3
4
5
定时配送是指根据规定的时间或时间间隔进行配送,如每天7点配送、每隔5天配送一次等。这种配送由于时间固定,既有利于配送方制订配送计划,也有利于客户安排接货。
定量配送是指根据规定的数量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配送。对于配送方而言,每次配送的货物品种和货物数量固定,因而便于备货;对于客户而言,每次接货的数量固定,因而便于提前安排人力和物力。
定时定量配送是指根据规定的时间和数量进行配送。这种配送兼有定时配送和定量配送的优点,但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定时定线路配送是指根据规定的运行线路制订运行时间表,并根据运行时间表进行配送。这种配送有利于配送方安排配送车辆和配送人员,但对配送计划的准确性要求较高,而且只适用于客户集中的地区。
即时配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有关调查显示,我国采用即时配送的用户规模逐年增长,截至2020年底已达到5.06亿人,同比增长19.9%。专家认为,未来10年是我国即时配送行业发展的“黄金10年”。
未来,我国即时配送行业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1)配送智能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科技的发展,我国智能配送体系也越来越成熟,即时配送行业将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2)配送品类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即时配送的服务范围已由餐饮外卖逐渐扩展到生鲜产品、药品及其他生活用品。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即时配送的品类将会向其他领域延伸。
(3)市场下沉空间大。目前,我国即时配送市场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随着人们对即时配送服务接受程度的加深,三、四线城市的即时配送市场将迎来较大的增长空间。这表明我国即时配送市场的下沉空间巨大。
二、配送的分类
(二)按经营形式划分
1.销售配送
是指为了提高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而进行的促销型配送。这种配送以销售为目的,以配送为手段,配送对象不固定。大部分零售店采用这种配送方式。例如,为了使广大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购买餐品,麦当劳提供24小时送餐服务。
是指为了满足经营需要而进行的配送。连锁零售店广泛采用这种配送方式。例如,中百仓储建立了配送中心并由配送中心集中组织大批量进货,然后向中百仓储旗下各超市门店进行配送,以满足它们的日常经营需要。这种配送能保证企业的供应能力和供应水平,还可以获得价格优惠。
2.供应配送
战“疫”中的西河配送中心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红旗连锁旗下近3 100家超市做到了不关门、不断货、不涨价,这与其所拥有的配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以及所具备的强大配送能力分不开。
成都红旗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西河配送中心(以下简称“西河配送中心”)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镇,占地近6万平方米,可储存30多万吨货物,负责为成都市主城区、德阳市、内江市等地区的1 300多家红旗连锁超市配送货物。
在疫情期间,每天天还未亮,西河配送中心的员工就已忙碌起来。500余名员工有序分工,将各种货物分拣、组配、装车、送货……每过几分钟,就有一辆满载货物的货车驶出配送中心,前往分布在各地的红旗连锁超市。西河配送中心全力保证超市的货物供应,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活物资。
同步案例
二、配送的分类
(二)按经营形式划分
3.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
是指在向需求基本稳定的客户销售货物的同时,还承担着送货职责的配送。这种配送有利于形成稳定的供需关系,保持货物流通渠道畅通。
指客户将属于自己的货物委托给物流企业代存、代供,并由物流企业组织送货的配送。采用这种配送方式时,货物所有权不发生变化,变化的只是货物的空间位置,同时,物流企业仅能获取代理收益,而不能获取销售货物的经营性利润。
4.代存代供配送
二、配送的分类
(三)按加工程度划分
加工配送
1
是指与流通加工相结合的配送。这种配送要求在配送中心内设置流通加工点。当市场上现有的产品不能满足客户需求时,配送方可以在对产品进行流通加工后再送货上门。因此,配送方不但可以依靠配送服务获取收益,还可以通过流通加工使货物增值获取收益。
集疏配送
2
是指不需要经过流通加工,一般与干线运输相结合的配送。这种配送只改变货物组合数量而不改变货物性质,适用于需要先集货后配送的情形。
二、配送的分类
(四)按专业化程度划分
1.
综合配送
2.
专业配送
是指同一配送方承担不同专业领域货物的配送。例如,美团外卖可为客户提供多种产品(如鲜花、奶茶、药品等)的配送服务。这种配送使客户只需与某一配送方联系便可得到多项服务,为客户提供了便利。但是,由于不同专业领域的货物在性质、形状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综合配送的组织难度较大。
是指按货物的不同性质组织的配送。这种配送使配送方可按货物的共同特点选择配送设备,制订合适的作业流程,从而大大提高配送效率。适合进行专业配送的货物有金属材料、水泥、平板玻璃、化工产品、生鲜产品、家具等。
德邦快递的家具配送服务
家具属于大件货物,在配送过程中存在体积大、搬运难、需安装、易损坏等痛点。为解决这些痛点,德邦快递深耕家具配送领域,不断提高家具配送服务水平。
2019年,德邦快递自建高度专业化的家具送装团队,为客户提供“送装一体”服务,要求快递员不仅要接受快递服务专业技能培训,还要接受家具安装技能培训。快递员送货上门时,要严格执行“五步”标准:第一步,穿好鞋套,进门问好;第二步,铺设工作垫,防止损坏地板;第三步,两人配合,高效安装;第四步,按客户要求将家具搬到指定位置;第五步,引导客户签收。
2020年,德邦快递再次升级家具配送服务,在原有“送装一体”服务的基础上提供性价比更高的“送装分离”服务——快递员负责送货上门,安装师傅负责到家安装。在快递员将家具安全送达并在客户确认签收后,待安装消息会推送至第三方平台(如鲁班到家平台),然后由第三方平台安排专业的安装师傅与客户对接,商定具体的上门安装时间。“送装分离”服务让更专业的人做更专业的事,进一步提高了德邦快递家具配送服务的品质。
同步案例
冷链配送是指全程处于配送货物所要求的温度下的配送。
请问:冷链配送属于综合配送还是专业配送?
三、配送合理化
配送合理化是指在满足客户需求的条件下,以最低的成本及时完成配送任务。
三、配送合理化
(一)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
配送方主要利用规模效益来降低资源筹措成本,从而使配送资源筹措成本低于客户自己筹措资源的成本。如果配送方无法实现批量集货,就无法降低客户的成本,因此是不合理的。资源筹措不合理还有其他表现形式,如配送计划不符合实际情况,在筹措资源时未考虑与资源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等。
1
资源筹措不合理
三、配送合理化
(一)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
这种不合理主要体现在:
(1)因避免库存过多而储存过少的货物,导致供应能力不足。
(2)因担心库存不足而储存过多的货物,导致资源浪费。
2
库存总量不合理
这种不合理主要体现在:
(1)配送费用过高,损害了客户利益。
(2)配送费用过低,使配送方处于无收益甚至亏损状态。
3
配送费用不合理
三、配送合理化
(一)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
这种不合理主要体现在:配送方在经营中考虑的并不是如何实现自身与客户的双赢,而是关注如何增加自身的收益,将成本转移到客户身上。例如,当库存规模增加时,配送方强迫客户接收货物,以缓解自身的库存压力;当资金紧张时,配送方长期占用客户资金;当资源短缺时,配送方将客户的资源挪作他用。
4
经营观念不合理
三、配送合理化
(二)实现配送合理化的途径
1.实行共同配送
2.实行准时配送
3.实行送取结合
4.实现配送信息化
实行准时配送,有利于降低库存量甚至实现零库存,有效安排接货的人力和物力,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配送方将客户所需的货物送到后,再将该客户的产品用同一车辆运回,实行代存代供,从而减轻客户的库存压力。这种送取结合的方式,使运力得到充分利用,也使配送方得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
配送信息化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重新构筑配送系统,如建立计算机辅助分拣系统、辅助送货系统、辅助调度系统和辅助选址系统等。实现配送信息化,可以使多方共享物流信息,从而更好地组织配送工作。
共同配送是指由多方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实行共同配送,有利于解决各方之间的重复配送问题,提高配送车辆利用率,缓解城市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的压力。
感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