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熟悉畜牧业和渔业生产布局 课件(共18张PPT)《物流经济地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熟悉畜牧业和渔业生产布局 课件(共18张PPT)《物流经济地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物流经济地理
我国农业物流地理
PA
3
熟悉畜牧业和渔业生产布局
RT
任务导入
山东海洋牧场建设领先全国
海洋牧场是指通过先进化、规模化的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的管理体制,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对海洋资源进行海上放养的大型人工渔场。2017年,山东正式发布《海洋牧场建设规范》,成为全国首个推出省级试点方案的省份。
截至2020年8月11日,山东已建成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105处,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44处,占全国的40%。早在2017年,山东全省海洋牧场的综合经济收入就已达到2 100亿元,位居全国首位。
……(详见教材P49-50)
问题:
(1)什么是渔业生产布局?
(2)上述案例对我国海洋渔业发展有什么启示?
一、畜牧业生产布局
畜牧业是指用放牧、舍饲或者两者结合的方式饲养畜禽,以取得动物产品或役畜的生产部门。畜牧业商品性很高,且具有深加工性质,既能为人们提供肉、蛋、奶等食物,又能为制革、制药、化工等行业
提供原料。
舍饲是指在畜禽舍内饲养畜禽的饲养管理方式。
一、畜牧业生产布局
一、畜牧业生产布局
(一)畜牧业的分类
1.牧区畜牧业
指在草原和荒漠地区,以放牧为主的畜牧业。
要分布于西部地区和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包括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等地。
其经营方式是依靠天然草场放牧,牧区合理规定载畜量,有计划地建设人工草场,以改变靠天养畜的落后经营方式。
是指在主要农耕区,以舍饲为主的畜牧业。
要分布于东南部的广大农耕区,该区的牲畜生产总量占全国的70%以上。
农区畜牧业的特点是畜牧业与种植业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种植业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肥料和役畜。
2.农区畜牧业
一、畜牧业生产布局
(一)畜牧业的分类
3.半农半牧区畜牧业
是指在半农半牧区,以放牧为主的畜牧业。
主要包括北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等地区。该区的旱作农业与放牧畜牧业交错分布,畜牧业兼有纯牧区放牧与农区舍饲的特点。
是指在城市和大型工矿区周围,以饲养猪、鸡、奶牛等畜禽为主的畜牧业。
主要形式有养猪场、养鸡场、奶牛饲养场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城郊畜牧业正在向集中、大型、专业化方向发展,产值和产量都迅速增加。
4.城郊畜牧业
1.大兴安岭两侧肉、奶和皮毛生产基地
该基地主要包括黑龙江西部、吉林西部和内蒙古东部,分布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场,以畜养肉牛、细毛羊、半细毛羊为主。
(二)我国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2.新疆北部细毛羊、肉用牛羊和马生产基地
该基地多山地和山间盆地,垂直分布有山地草场,饲草种类多,饲料条件良好,有新疆细毛羊、阿勒泰羊、伊犁马等优良畜种。
一、畜牧业生产布局
3.青藏高原东部牛羊肉、奶、毛生产基地
该基地分布有亚高山草甸和高山草甸,以畜养绵羊、山羊、牛和马为主,还有牦牛、藏绵羊等独特畜种。
4.华北和西北农牧交错区牛羊肉、毛生产基地
该基地主要包括河北的承德、张家口地区和黄土高原地区,自然条件较好,且临近消费市场,但以农业生产为主,畜牧业生产水平较低。
(二)我国主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
5.东部平原地区以养猪、禽为主的肉、蛋生产基地
该基地是我国集中饲养猪、禽的地区,其重点畜牧业生产基地有东北平原牛、羊、猪饲养基地,四川盆地猪肉供应基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商品畜禽生产基地,黄淮海平原黄牛、猪生产基地。
一、畜牧业生产布局
二、渔业生产布局
渔业是指捕捞和养殖鱼类、其他水生动物、海藻类水生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渔业是人类重要的食品来源和工业原料来源。
我国海岸线长,海域面积广,河流、湖泊密布,渔业条件十分优越。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渔业经济十分活跃。2020年,我国渔业总产值为12 775.86亿元,水产品总产量为6 549.02万吨。
(一)海洋渔业布局
二、渔业生产布局
1.渤海海洋渔业区
渤海是我国内海,北、西、南三面被陆地环绕,仅东面与黄海相通,沿岸有三大海湾,分别为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辽河、海河、黄河等河流从陆上带来大量有机物质,使渤海饵料丰富,成为盛产对虾、海蟹、鳓鱼和黄鱼的天然渔场。
2.黄海海洋渔业区
黄海是我国边缘海之一,是半封闭的陆架浅海,沿岸有胶州湾、海州湾等海湾。黄海中央洼地常年存在低温冷水团,为冷温性鱼类的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此外,黄海又是部分洄游性鱼类、虾类春季进入渤海和鸭绿江口等地的过路水域,盛产小黄鱼、鲳鱼、鳕鱼、带鱼、虾、蟹等。
边缘海是指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岛屿或岛群与大洋分隔,仅以海峡或水道与大洋相连的水域。
二、渔业生产布局
(一)海洋渔业布局
二、渔业生产布局
3.东海海洋渔业区
东海包括从长江口北岸到朝鲜济州岛一线和广东南澳岛到台湾鹅銮鼻一线之间的广阔海域。东海沿岸港湾、岛屿众多,水质优良,有多种水团交汇,盛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等。区内的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
4.南海海洋渔业区
南海是我国面积最大、水最深的近海,岛屿众多,渔业资源十分丰富,主产沙丁鱼、海蛇、阑鱼、龙虾等。仅西南中沙群岛海域就约有2 000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约800种,热带海洋观赏鱼类300多种。
舟山渔场“荒漠化”
舟山渔场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渔场”之一,渔业资源非常丰富。1957年,舟山渔场的小黄鱼捕获量为2.9万吨,居全国首位。1974年,舟山渔场的大黄鱼与带鱼双丰收,大黄鱼捕获量为16.81万吨,带鱼捕获量为21.44万吨。1980年,乌贼捕获量为2.9万吨,舟山渔场因此而闻名全国。
然而,在屡次创下鱼类捕获量最高纪录的同时,舟山渔场的许多鱼类已经几乎被赶尽杀绝。当地渔民为了获取最大利益而不择手段,甚至使用“绝户网”“雷达网”“底拖网”等捕鱼,导致鱼类资源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减少。2010年,舟山渔场甚至开始面临“无鱼可捕”的危机。
2017年4月14日,浙江正式启动“三战”(幼鱼资源保护战、伏休成果保卫战、禁用渔具剿灭战)执法行动,着力破解挂靠渔船监管、滥捕幼鱼打击等六大难题。
二、渔业生产布局
课堂互动
近年来,我国近海渔业区受过度捕捞、环境污染、填海造陆等因素的影响,自然渔业资源几近枯竭。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我国近海渔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二)淡水渔业布局
二、渔业生产布局
1.长江、淮河流域淡水渔业区
该区主要包括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南岭以北的广阔地区,江河湖沼密布,饵料丰富,盛产青鱼、草鱼、鲢鱼、鲫鱼、淡水虾、甲鱼、螃蟹等,淡水鱼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左右。该区水产养殖和天然捕捞并举,养殖业发达,水产品商品率高。
2.珠江流域淡水渔业区
该区主要包括珠江流域东南部和闽江流域,气候适宜,水网密布,盛产青鱼、鲢鱼、草鱼等。其中,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商品生产基地之一。
3.黄河、海河流域淡水渔业区
该区主要包括秦岭—淮河一线以北、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的大片地区,淡水面积约占全国的18%,但鱼类产量仅占全国的7%,养鱼水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该区盛产鲫鱼、鲤鱼、白鱼、鳜鱼等。
(二)淡水渔业布局
二、渔业生产布局
4.辽河、黑龙江流域淡水渔业区
该区主要包括辽宁中部的辽河流域和黑龙江北部的黑龙江流域,纬度较高,气候寒冷,盛产各种国内的稀有鱼类,包括鲟鱼、鲑鱼、鳇鱼等。
5.青海、新疆、西藏内陆淡水渔业区
该区雪山较多,高山冰雪融水使该区淡水面积较大,但由于地形阻隔,水域分散。此外,该区渔业生产效率低下、产量较低,但随着国家对该区的大力支持,该区渔业正在迅速发展。
感谢聆听 批评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