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简介

第11课 *五代史伶官传序
一、基础巩固
1.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和意义。
(1)负而前驱__________________
(2)函梁君臣之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岂非人事哉__________
(2)与其所以失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来
B.及凯旋而纳之 纳:收藏
C.抑本其成败之迹 抑:或者,还是
D.举天下之豪杰 举:全,整个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5.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何种文言句式。
(1)盛以锦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________________
(3)而智勇多困于所溺________
(4)岂独伶人也哉________
6.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祭祀时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牛、猪各一头,叫“少牢”。
B.古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作“伶官”。
C.告庙,指古代天子或诸侯遇出巡、战争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D.《书》,指《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1题。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① 。东汉末年,曹操慷慨赋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淋漓尽致地抒写了其 ② 。一千多年前,李白曾吟咏“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表达了他不畏艰难的远大理想抱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总结了后唐庄宗既得天下又失天下的原因,感喟小自一人,大至一国,无不以安逸而衰亡,以理想而勃兴。
说到欧阳修,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酒,欧阳修的一生是与酒为伴的一生。纵观他对酒的态度的变化,从“无饮酒”到“颓然乎”醉其间,再到渴望“常置酒一壶”得意于其间,恰好折射出其宦海沉浮和心路历程。( ) 。中国古代文人大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可以说,他们既是儒家思想的传播者, ③ 。在青年欧阳修的身上,可以看到“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在闪耀着。不饮酒,正是他恪尽职守、坚守正道的体现。但现实是残酷的。于宦海中沉浮的欧阳修,一方面尊奉儒学,对政务尽职尽责;另一方面,每日面对官场种种黑暗,又无法做到熟视无睹。沉醉,便是欧阳修心灵纠结的外现。
①最终,②随着个人的政治理想、人生理想在时间的流逝中渐行渐远,③使道家回归自然的思想成为士人们的精神寄托,④也成为欧阳修心灵的慰藉地。⑤这种超脱不是缘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⑥而是对社会秩序带来的束缚的挣脱,⑦是心灵的自由和奔放。⑧以酒为乐,⑨便成了老年欧阳修置之度外的宣告。
7.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8.请根据《五代史伶官传序》的内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褒和贬两个角度,各写一句话,对后唐庄宗(李存勖)进行评价。
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了解欧阳修的这种经历与心态的变化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诗歌
B.欧阳修的这种经历和心态的变化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C.而这种经历和心态的变化在古代封建士大夫中非常典型
D.欧阳修对酒的态度的变化令其成了古代封建士大夫的典型代表
10.文中谈到儒家思想,下列观点与之不符的一项是( )
A.克己复礼为仁。
B.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C.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D.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1.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作为“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论据。
(2)根据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的记述,唐庄宗的父亲临终时说自己有三个仇人是其“遗恨”,然后郑重叮嘱庄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作者欧阳修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高度概括了唐庄宗灭燕灭梁,大仇得报,完成父亲遗命的历史事件。
(4)庄宗李存勖取得天下后,骄奢淫逸,重用伶官,荒废朝政,最后众叛亲离、士卒离散,仅有的将领以发代首,发誓效忠。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再现了当时君臣相泣的情景。
(5)《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连用两个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定了天下的得失是因为打天下难失天下易,强调“得失”都是由人事决定的。
(6)古为今用在写作中随处可见,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和“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7)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诫北宋王朝执政者要防微杜渐,力戒纵欲。
二、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然时诸伶,独敬新磨尤善俳,其语最著,而不闻其佗过恶。其败政乱国者,有景进、史彦琼、郭门高三人为最。
郭门高者,名从谦,门高其优名也。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盖亲军也。从谦以姓郭,拜崇韬为叔父,而皇弟存乂又以从谦为养子。崇韬死,存乂见囚,从谦置酒军中,愤然流涕,称此二人之冤。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庄宗戏从谦曰:“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从谦恐,退而激其军士曰:“罄尔之赀,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军士问其故,从谦因曰:“上以王温故,俟破邺,尽坑尔曹。”军士信之,皆欲为乱。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余人。居数日,庄宗复东幸汜水,谋扼关以为拒。四月丁亥朔,朝群臣于中兴殿,宰相对三刻罢。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步军阵于五凤门以俟。庄宗入食内殿,从谦自营中露刃注矢,驰攻兴教门,与黄甲军相射。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数十百人。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至午时,帝崩,五坊人善友,聚乐器而焚之。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传》曰:“君以此始,必以此终。”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可不信哉!可不戒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
庄宗至A万胜B不得C进D而还E军士F离散G尚有H二万余人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字,指古人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字,也指古人的乳名、小名,此处为前者。
B.禁中,也作“禁内”。封建帝王所居的宫苑。因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
C.计,指计算,与成语“数以万计”中的“计”意思不同。
D.俟,指等、等待,与《送东阳马生序》“俟其欣悦”中的“俟”意思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宗既喜好滑稽戏,又通晓音乐,他亲自创作的歌流传很广,他还请别人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
B.庄宗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景进、史彦琼和郭从谦等伶官败坏朝政、祸乱国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C.郭从谦认郭崇韬为叔父,又被李存乂收为养子,后因害怕被杀而萌生作乱之心,率军反叛,攻打兴教门。
D.庄宗奋力杀死了几十近百个沿城墙进入宫中的乱兵,最终被射中跌倒,伤重而亡,其遗体被人用乐器焚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时诸伶,独敬新磨尤善俳,其语最著,而不闻其佗过恶。
(2)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复欲何为乎?
5.结合《五代史伶官传序》,谈谈你从庄宗“好伶而弑于伶”的故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一、基础巩固
1.【答案】 (1)名词作状语,向前
(2)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
(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
(4)形容词作名词,极小的事;形容词作名词,有勇有谋的人
2.【答案】 (1)人的作为
(2)两个词,“与”,连词,和;“其”,代词,他
(3)官名,泛指一般属官
3.A
【解析】 原:推其根本。
4.D
【解析】 A项,代词,指天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B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承接,然后。C项,副词,表示祈使语气/代词,代指他。D项,两者均为介词,在。
5.【答案】 (1)介宾结构后置句,省略句
(2)介宾结构后置句
(3)被动句
(4)省略句
6.A
【解析】 祭祀时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
7.【答案】 ①就是人类的梦想史 ②勇于追求的壮志豪情 ③也是儒家思想的践行者
【解析】 第①处,根据上文可知,主语是文明史,本段说的是对梦想的追求,故此处可填“就是人类的梦想史”之类的内容。第②处,很显然是要联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意思,再结合后文的“表达了他不畏艰难的远大理想抱负”可知,此处要填定中短语,故可填“勇于追求的壮志豪情”之类的内容。第③处,由前文的“既是……”可知,此处要用“又是……”“也是……”的句式;结合前文“他们既是儒家思想的传播者”可知,此处说的是他们是将儒家思想落到了实处的人,故可填“也是儒家思想的践行者”之类的内容。
8.【答案】 褒:意气昂扬的庄宗犹如草原上的雄狮,气吞山河,傲视一切,可谓壮哉!
贬:沉溺优伶的庄宗犹如丧家犬,仓皇北顾,身死国灭,岂不悲哉!
【解析】 本题要求从褒和贬两个角度来评价后唐庄宗,从课文内容来看,“褒”应评价其继承父志取得成功,“贬”应评价其被伶人所困身死国灭。另外,还要注意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9.C
【解析】 上句的落脚点是欧阳修的宦海经历和心态的变化,下句的陈述对象是“中国古代文人”,只有C项起到了连接前后句语意的作用,故选C。
10.C
【解析】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出自《兼爱》,反映的是墨家的思想。
11.【答案】 语句:③;修改为:道家回归自然的思想成为士人们的精神寄托。(或“语句:②;修改为:个人的政治理想、人生理想在时间的流逝中渐行渐远”)
语句:⑤;修改为:这种超脱不是缘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
语句:⑨;修改为:便成了老年欧阳修超然物外的宣告。
【解析】 语句②和语句③放在一起,因为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故可删掉“随着”或“使”。语句⑤,“缘于……引起的”结构混乱,可删掉“引起的”。语句⑨,“置之度外”指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这里强调老年欧阳修挣脱社会秩序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应用“超然物外”。超然物外:超出于社会斗争之外。泛指置身事外。
12.【答案】 (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与其所以失之者
(2)与尔三矢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4)(至于)誓天断发 泣下沾襟
(5)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6)满招损 谦得益
(7)(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二、能力提升
1.【答案】 BEG
【解析】 “万胜”为地名,是“至”的宾语,故A处不断,B处断开。“还”是“不得进”的结果,中间用“而”连接,故C、D两处不断,E处断开。“军士”是“离散”的主语,故F处不断,G处断开。“尚有”的宾语是“二万余人”,故H处不断。
2.D
【解析】 “俟其欣悦”中的“俟”也指等、等待。C项,“无为后日计也”中的“计”指打算、谋划;“数以万计”中的“计”指计算。
3.A
【解析】 “还请别人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错。从原文“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来看,他的艺名是自己取的。
4.(1)【答案】 然而当时的各位伶官,只有敬新磨特别善于演滑稽戏,他的笑话也流传最广,但没有听说他的别的过错和恶行。(关键词“独”“著”“佗”)
(2)【答案】 你的同党李存乂、郭崇韬背叛我,你又叫王温谋反。你还想干什么呢?(关键词“负”“反”,宾语前置“何为”)
5.【答案】 ①不可贪图安逸享乐;②应当谨慎行事、防微杜渐。
【解析】 作答本题,需要明确《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旨。此文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推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和“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奢纵欲。本文中,庄宗“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至于亡”,说明不能贪于享乐。由以上分析可知,庄宗“好伶而弑于伶”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贪图安逸享乐,要做到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参考译文
(后唐)庄宗既喜好乐舞谐戏,又通晓音乐,还能谱曲,到现在,汾州、晋州一带的民间百姓中,很多人能唱他作曲的歌,被称为“皇帝亲自创作”的歌到处都是。他的小名叫亚子,当时有人叫他亚次。他又给自己另外取了个艺名,叫李天下。从他做王,到做天子,他常常与伶人一道在庭院里演杂戏,伶人因此而当权,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然而当时的各位伶官,只有敬新磨特别善于演滑稽戏,他的笑话也流传最广,但没有听说他的别的过错和恶行。那些败坏政治祸乱国家的伶官,以景进、史彦琼、郭门高三人为首。
郭门高名叫从谦,门高是他的艺名。他虽然是凭着演杂戏受到重用,但曾经立有军功,所以庄宗任命他为从马直指挥使。从马直,就是皇帝的亲军。郭从谦因为姓郭,就认郭崇韬为叔父,皇弟李存乂又收他为养子。郭崇韬死,李存乂被囚禁,郭从谦在军中摆下酒,愤然流下眼泪,诉说两个人的冤屈。这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在宫中值夜守卫,夜里密谋作乱,事情被发觉而被杀。庄宗对郭从谦开玩笑说:“你的同党李存乂、郭崇韬背叛我,你又叫王温谋反。你还想干什么呢?”郭从谦很害怕,回去之后就刺激他手下的士兵说:“花光你们的钱财,吃肉喝酒,不要为以后打算了。”士卒问他缘故,郭从谦就说:“皇上因为王温的缘故,等到攻破邺都后,就把你们这些人全部活埋。”士卒们相信了他,全都想叛乱。李嗣源的军队反叛,攻向京城,庄宗向东退往汴州,然而李嗣源先进入汴州。庄宗到了万胜,不能前进,就又往回走。士兵逃散,还剩两万余人。过了几天,庄宗又向东往汜水去,想扼守关隘抵挡李嗣源。四月丁亥初一,庄宗在中兴殿大会群臣,宰相奏对三刻后结束。随从皇帝车驾的黄甲马军在宣仁门列阵,步军在五凤门列阵等候。庄宗入内殿吃饭,郭从谦从军营出来,露出刀、搭满箭,率军攻打兴教门,和黄甲军对射。庄宗听说叛乱,率领诸王的卫士将叛乱士兵赶出兴教门。乱兵纵火烧了兴教门,攀着城墙进入宫中,庄宗杀死了几十近百人。乱兵从楼上向庄宗射箭,庄宗受重伤,跌倒在绛霄殿走廊下,从皇后到诸王身边的侍从全都逃跑了。到午时,庄宗驾崩,五坊乐人善友聚集乐器焚烧庄宗的遗体。李嗣源进入洛阳,得到庄宗的尸骨,埋葬在新安的雍陵。李嗣源任命郭从谦为景州刺史,不久之后杀了他。
《左传》上说:“你从这里开始,就必将在这里结束。”庄宗喜欢乐官,而被乐官郭门高弑杀,尸体被人用乐器焚烧了。能不相信吗?能不引以为戒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