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下历史 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导学案项目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发明 隋唐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毕昇发明的; 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唐朝时,中国人已发明了火药。发展 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作了系统的总结创新,发明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宋元广泛用于战争。 元朝发明了火铳。传播 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经蒙古人传到欧洲。 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等 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影响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二、发达的中外交通1.陆路交通: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到中国居住了17年,回国后讲述在中国的经历,形成《马可.波罗行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2.海路交通:(1)条件:①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②指南针的运用;③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2)航线:宋代的海路可通往日本、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1.海南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贸易中转站,为加强管理,元朝中央政府设立( )A.星州都督府 B.琼州府学C.海北海南博易提举司 D.海南卫指挥使司2.某学校七年级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收集了下列三幅图片,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 B.唐朝繁荣的文学艺术C.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 D.明清先进的航海技术3.“一带一路”倡议中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源自汉朝时已形成的海上交通。中国古代海上交通范围大为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主要是在( )A.东汉 B.宋代 C.元代 D.明代4.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用川、滇茶叶交易西藏马匹、药材的一条商贸之路。宋代在成都、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官府对茶叶实行征税、管制、专卖的机构)和买马司(政府管理买马的机构);元代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这表明在茶马古道的发展中( )A.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强化了 B.政府发挥主导与管理作用C.重农抑商受到严重的冲击 D.中原与边疆地区交流弱化5.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关于四大发明选项正确的是( )①北宋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②北宋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③唐代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④西汉出现用麻做的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A.①②③④ B.①③① C.①②④ D.②③④6.考察文化现象或有关事件,寻找其中的共性,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列政策或发明的共同作用是( )①秦始皇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字体 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④元代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法A.改进了书写材料 B.推动了汉字的演进C.提高了纸的产量 D.促进了文化的传播7.一位学者谈论宋朝时说:“我最愿意去活一次的地方,无疑是在10世纪的中国汴京……让我每日都以宋瓷沏一盏香茗,再开读一卷末版书,则此生复有何求?”他心仪北宋的原因是( )①社会经济繁荣 ②国家强大统一 ③都市生活繁华热闹 ④科学技术发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为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元朝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以大都为中心,东连高丽,东北达奴儿干,北至吉利吉思,西达伊利汗国,南接安南,乌斯藏亦设有驿站,“朝令夕至,声闻毕达”。由此可见,元朝的驿站制度( )A.消除了边疆与内地的差距 B.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C.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使元朝疆域不断向外扩大9.下列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元朝( ) 繁荣的商业贸易 B.先进的科学技术C.发达的中外交通 D.严密的社会监控10.王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下面一张PPT,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宋元时期科技与中外交通 材料:元朝时期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传入阿拉伯和欧洲,推进了这些地区文明的进程。阿拉伯的医学,天文学、农业技术,欧洲的数学、金属工艺,南亚的雕塑艺术等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元代中西文化交流信息量之大,传播范围之广对当时影响之大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问题:找出材料中元朝时期科技高度繁荣的原因。A.四大发明的对外传播 B.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C.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D.开放平等的统治政策11.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宋初,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商品贸易活动日益繁荣,市场对钱币的需求量骤增,以致宋王朝从一建国便面临着货币供给不足……铁钱既笨重难携以致远,又因私铸多而流通受阻……当地一些既有信用、又有大量财富的巨富豪商,为……(纸币)在成都的最初发行提供了信用基础。——摘编自《宋元纸币流通及其在世界货币史上的地位》(1)根据材料一,说出北宋时发明的纸币叫什么?它最早出现于什么地区?材料二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哪一朝代时海上交通范围有了更大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材料三 它们改变了世界的历史:第一项发明是在文字交流方面,第二项发明是在进行战争方面,而第三项则是在辨别方位方面。就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和力量而言,没有哪一个王国、哪一个宗教或者哲学能够与这三大发明相比。——摘编自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3)指出材料三中培根所说的第一项发明(两宋时期的科技成果)的名称,第二项发明经过什么人传到欧洲?材料四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16世纪文艺复兴之前,……欧洲中世纪的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史称“黑暗的中世纪”。而这一千年,中国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持续发展,中华封建文明在大踏步前进……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传统技术更为世人所……只是到了近代才落后于西方。——摘编自王渝生《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4)根据材料四,指出“这一千年”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投西角子门日相国寺桥,次日州桥(正名天汉桥),正对于大内御街。……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至朱雀门,旋煎羊白肠、鲊脯……直至龙津桥须脑子肉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东京梦华录》 《清明上河图》中的州桥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是国际公认的丝绸之路分支之一,和陆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是连接古代中国和东北亚、中亚、波斯以及欧洲、非洲等地的贸易大通道。大量文物见证了海上丝路的辉煌。材料三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文信息,判断材料描述的是哪一朝代,并指出这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现象。(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3)从材料三中任选一项发明,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培根说:“宋朝发明的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第三种在航海方面为远行指明了方向。(1)材料中的“三种东西”分别是指什么?其中在航海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最早被利用是在什么时期?当时被制成的仪器叫做什么?(2)请你说说四大发明中的任意一项对世界文明产生的影响。14.中国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诗词之光】材料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大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唐·李白《蜀道难》(1)从材料一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白诗歌的特点是什么?他享有什么美誉?【科技之光】材料二: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指南针),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摘编自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新工具》(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磁石”在航行方面的作用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从“印刷术、火药”中任选一项,谈谈其对人类文明进程起到怎样的作用?【戏剧之光】材料三:电视剧《梦华录》,是改编自关汉卿的《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关汉卿的原著讲故事的方式更加吸引人,也更为精彩,节奏更快,喜剧的表达更为自然。——《三联生活周刊》(3)材料三中《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原著诞生于哪个朝代?请再写出一部关汉卿的悲剧代表作。【小说之光】材料四:明清以来,江南的商业市镇在数量上迅速增加,市镇人口与商业发展不断滋长繁荣。而江南市镇又是通俗小说刊刻与传播的中心地区,使得明清小说适应了长江流域迅速发展起来的大城市和都市社会的需要,适应了不断发展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摘编自《明清小说兴盛的原因》(4)根据材料四概括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七下历史 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导学案项目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发明 隋唐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毕昇发明的; 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唐朝时,中国人已发明了火药。发展 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作了系统的总结创新,发明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宋元广泛用于战争。 元朝发明了火铳。传播 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经蒙古人传到欧洲。 阿拉伯商人传到欧洲等 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影响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二、发达的中外交通1.陆路交通: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到中国居住了17年,回国后讲述在中国的经历,形成《马可.波罗行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2.海路交通:(1)条件:①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②指南针的运用;③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2)航线:宋代的海路可通往日本、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1.海南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贸易中转站,为加强管理,元朝中央政府设立( )A.星州都督府 B.琼州府学C.海北海南博易提举司 D.海南卫指挥使司【答案】C【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专门设立了海北海南博易提举司,负责按照市舶条例征税,C项正确;星州都督府与贸易中转站无关,排除A项;琼州府学是海南最早的官办学校,排除B项;明朝设立了海南卫指挥使司,排除D项。故选C项。2.某学校七年级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收集了下列三幅图片,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 B.唐朝繁荣的文学艺术C.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 D.明清先进的航海技术【答案】A【详解】根据题干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都在宋朝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做的突出贡献,是宋朝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A项正确;图片信息与文学、对外贸易和航海技术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3.“一带一路”倡议中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源自汉朝时已形成的海上交通。中国古代海上交通范围大为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主要是在( )A.东汉 B.宋代 C.元代 D.明代【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陆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元朝时我国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元朝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C项正确;综上所述,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元朝,东汉、宋代、明代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4.茶马古道是中国古代用川、滇茶叶交易西藏马匹、药材的一条商贸之路。宋代在成都、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官府对茶叶实行征税、管制、专卖的机构)和买马司(政府管理买马的机构);元代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这表明在茶马古道的发展中( )A.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强化了 B.政府发挥主导与管理作用C.重农抑商受到严重的冲击 D.中原与边疆地区交流弱化【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宋代在成都、甘肃天水各置榷茶(官府对茶叶实行征税、管制、专卖的机构)和买马司(政府管理买马的机构);元代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可知,宋代和元代的政府都在茶马古道设置了机构或制定了制度,所以能够反映政府在茶马古道的发展中发挥了主导和管理的作用,B项正确;茶马古道不只涉及到边疆,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商业和农业的比较,排除C项;茶马古道的发展应该是强化了中原和边疆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5.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关于四大发明选项正确的是( )①北宋时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②北宋时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③唐代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④西汉出现用麻做的纸,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A.①②③④ B.①③① C.①②④ D.②③④【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海外贸易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故①项正确;②北宋毕昇用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发明的活字印刷术,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400年。故②项正确;③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经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主要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6.考察文化现象或有关事件,寻找其中的共性,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列政策或发明的共同作用是( )①秦始皇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字体 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③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④元代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法A.改进了书写材料 B.推动了汉字的演进C.提高了纸的产量 D.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答案】D【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把小篆作为全国通用的字体,统一文字促进了全国的文化交流;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方便了书写,促进了文化交流;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改进了印刷速度,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由此可知,三者的共同作用是都促进了文化传播,D项正确;改进了书写材料属于造纸术发明的作用,片面,排除A项;推动了汉字的演进属于统一文字的作用,片面,排除B项;提高了纸的产量属于印刷术的作用,片面,排除C项;故选D项。7.一位学者谈论宋朝时说:“我最愿意去活一次的地方,无疑是在10世纪的中国汴京……让我每日都以宋瓷沏一盏香茗,再开读一卷末版书,则此生复有何求?”他心仪北宋的原因是( )①社会经济繁荣 ②国家强大统一 ③都市生活繁华热闹 ④科学技术发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无疑是在10世纪的中国汴京……让我每日都以宋瓷沏一盏香茗,再开读一卷宋版书,则此生复有何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经济繁荣,商业繁盛,海外贸易发达,手工业兴盛,汴京城是当时繁荣的大城市,北宋时期科技发达,匠人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用到海船上的指南针,还有火药武器等,①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北宋时期与少数民族建立的辽、西夏政权并立,没有实现国家统一,②错误,排除ABD项。故选C项。8.为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元朝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以大都为中心,东连高丽,东北达奴儿干,北至吉利吉思,西达伊利汗国,南接安南,乌斯藏亦设有驿站,“朝令夕至,声闻毕达”。由此可见,元朝的驿站制度( )A.消除了边疆与内地的差距 B.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C.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使元朝疆域不断向外扩大【答案】B【详解】据材料“元朝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以大都为中心,东连高丽,东北达奴儿干,北至吉利吉思,西达伊利汗国,南接安南,乌斯藏亦设有驿站,‘朝令夕至,声闻毕达’”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元朝建立的驿站制度,目的是为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驿站制度”是以大都为中心,东连高丽,东北达奴儿干,北至吉利吉思,西达伊利汗国,南接安南,乌斯藏亦设有驿站,而不是只在边疆设立,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驿站制度的设立是为了迅速传递诏命和情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元朝疆域扩展的措施,而是强调驿站制度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9.下列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元朝( ) 繁荣的商业贸易 B.先进的科学技术C.发达的中外交通 D.严密的社会监控【答案】C【详解】据题干给出的图片涉及“鸡鸣驿和急递铺令牌”和所学知识可知,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急递铺是传递官方文书的通信组织。它们共同反映了元朝便捷的通信联络。只有发达的交通才能达到便捷的通信,因此材料反映交通的发达,C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商业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科学技术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内容是传递信息,与监控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0.王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下面一张PPT,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宋元时期科技与中外交通 材料:元朝时期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传入阿拉伯和欧洲,推进了这些地区文明的进程。阿拉伯的医学,天文学、农业技术,欧洲的数学、金属工艺,南亚的雕塑艺术等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元代中西文化交流信息量之大,传播范围之广对当时影响之大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问题:找出材料中元朝时期科技高度繁荣的原因。A.四大发明的对外传播 B.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C.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 D.开放平等的统治政策【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元朝时中国的火药、指南针等传入阿拉伯和欧洲,阿拉伯、欧洲、南亚等地科技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可见中外文化的广泛交流是元朝时期科技高度繁荣的原因,C项正确;材料中不仅有中国技术的向外传播,还有其他国家技术传入中国的信息,表述片面,排除 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开放平等的统治政策”的信息,且元朝实行四等人制,是不平等的统治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11.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宋初,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商品贸易活动日益繁荣,市场对钱币的需求量骤增,以致宋王朝从一建国便面临着货币供给不足……铁钱既笨重难携以致远,又因私铸多而流通受阻……当地一些既有信用、又有大量财富的巨富豪商,为……(纸币)在成都的最初发行提供了信用基础。——摘编自《宋元纸币流通及其在世界货币史上的地位》(1)根据材料一,说出北宋时发明的纸币叫什么?它最早出现于什么地区?材料二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哪一朝代时海上交通范围有了更大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材料三 它们改变了世界的历史:第一项发明是在文字交流方面,第二项发明是在进行战争方面,而第三项则是在辨别方位方面。就对人类的巨大影响和力量而言,没有哪一个王国、哪一个宗教或者哲学能够与这三大发明相比。——摘编自弗朗西斯·培根《新工具》(3)指出材料三中培根所说的第一项发明(两宋时期的科技成果)的名称,第二项发明经过什么人传到欧洲?材料四 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16世纪文艺复兴之前,……欧洲中世纪的科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史称“黑暗的中世纪”。而这一千年,中国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持续发展,中华封建文明在大踏步前进……以四大发明为标志的传统技术更为世人所……只是到了近代才落后于西方。——摘编自王渝生《传统文化与中国科技发展》(4)根据材料四,指出“这一千年”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答案】(1)交子 四川(2)指南针的发明 元朝(3)活字印刷术 阿拉伯人(4)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持续发展,政治制度完善,教育发展,前代基础,先辈刻苦钻研与探索精神,中华民族的智慧,积累的生产生活经验,对外交往、民族融合等。【详解】(1)纸币及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发明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最早出现于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2)发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指南针的发明及应用,大大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使得“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朝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了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3)名称:从“第一项发明是在文字交流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第一项发明指的是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人:从“第二项发明是在进行战争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第二项发明指的是火药。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4)主要原因:从“而这一千年,中国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持续发展,中华封建文明在大踏步前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千年”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持续发展,政治制度完善,教育发展;前代基础;先辈刻苦钻研与探索精神;中华民族的智慧;积累的生产生活经验;对外交往;民族融合等。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投西角子门日相国寺桥,次日州桥(正名天汉桥),正对于大内御街。……自州桥南去,当街水饭……至朱雀门,旋煎羊白肠、鲊脯……直至龙津桥须脑子肉止,谓之杂嚼,直至三更。——《东京梦华录》 《清明上河图》中的州桥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是国际公认的丝绸之路分支之一,和陆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是连接古代中国和东北亚、中亚、波斯以及欧洲、非洲等地的贸易大通道。大量文物见证了海上丝路的辉煌。材料三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文信息,判断材料描述的是哪一朝代,并指出这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现象。(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3)从材料三中任选一项发明,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答案】(1)朝代:北宋。新现象: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繁荣,出现了早市、夜市、草市;景德镇兴起,后来发展成为“瓷都”;海外贸易发达。(2)作用: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技术、宗教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沟通了中国与其他地区的贸易往来。(3)发明及贡献:印刷术:促进文化传播,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火药:对欧洲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影响巨大,推动欧洲社会变革。指南针:推动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详解】(1)朝代:根据材料一中的图文信息“《东京梦华录》”“《清明上河图》中的州桥”可知,材料描述的朝代是北宋。新现象:根据所学,直接概括北宋社会经济出现的新现象即可,如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繁荣,出现了早市、夜市、草市;景德镇兴起,后来发展成为“瓷都”;海外贸易发达。(2)作用:根据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是国际公认的丝绸之路分支之一,和陆上丝绸之路密切相关,是连接古代中国和东北亚、中亚、波斯以及欧洲、非洲等地的贸易大通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技术、宗教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沟通了中国与其他地区的贸易往来。(3)发明及贡献:根据材料三“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可知,印刷术促进文化传播,推动世界文明发展。根据材料三“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可知,火药对欧洲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影响巨大,推动欧洲社会变革。根据材料三“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可知,指南针推动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培根说:“宋朝发明的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第三种在航海方面为远行指明了方向。(1)材料中的“三种东西”分别是指什么?其中在航海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最早被利用是在什么时期?当时被制成的仪器叫做什么?(2)请你说说四大发明中的任意一项对世界文明产生的影响。【答案】(1)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战国时期;司南(2)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详解】(1)第一种:根据材料“第一种在文学方面”和结合所学可知,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第二种:根据材料“第二种在战争上”和结合所学可知,火药的发明,被广泛应用到战争中。第三种:根据材料“第三种在航海方面为远行指明了方向”和结合所学可知,指南针可以指明方向。时期:根据题干“在航海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最早被利用”和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很早就认识到磁石指南的特性,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仪器:根据“在航海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发明最早被利用”和所学可知,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2)指南针:根据材料“在航海方面为远行指明了方向”和所学可知,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印刷术:根据材料“在文学方面”和所学可知,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火药:根据材料“在战争上”和结合所学可知,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14.中国人民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诗词之光】材料一: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大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唐·李白《蜀道难》(1)从材料一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白诗歌的特点是什么?他享有什么美誉?【科技之光】材料二: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指南针),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摘编自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新工具》(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磁石”在航行方面的作用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从“印刷术、火药”中任选一项,谈谈其对人类文明进程起到怎样的作用?【戏剧之光】材料三:电视剧《梦华录》,是改编自关汉卿的《赵盼儿风月救风尘》。关汉卿的原著讲故事的方式更加吸引人,也更为精彩,节奏更快,喜剧的表达更为自然。——《三联生活周刊》(3)材料三中《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原著诞生于哪个朝代?请再写出一部关汉卿的悲剧代表作。【小说之光】材料四:明清以来,江南的商业市镇在数量上迅速增加,市镇人口与商业发展不断滋长繁荣。而江南市镇又是通俗小说刊刻与传播的中心地区,使得明清小说适应了长江流域迅速发展起来的大城市和都市社会的需要,适应了不断发展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摘编自《明清小说兴盛的原因》(4)根据材料四概括明清时期小说繁荣的原因。【答案】(1)特点:热情洋溢,豪迈奔放,想象瑰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诗仙。(2)北宋;火药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印刷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3)元朝;《窦娥冤》(错别字不得分)。(4)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市镇迅速增加,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市民文化的繁荣。【详解】(1)特点:据材料“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大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可知,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李白诗歌的特点是热情洋溢,豪迈奔放,想象瑰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美誉:李白享有“诗仙”的美誉。(2)朝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磁石”在航行方面的作用是从北宋开始的。作用:据所学可知,火药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印刷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3)朝代:材料三中《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原著诞生于元朝。代表作:据所学可知,《窦娥冤》是关汉卿的悲剧代表作。(错别字不得分)(4)据材料“明清以来,江南的商业市镇在数量上迅速增加,市镇人口与商业发展不断滋长繁荣”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市镇迅速增加;据材料“而江南市镇又是通俗小说刊刻与传播的中心地区,使得明清小说适应了长江流域迅速发展起来的大城市和都市社会的需要,适应了不断发展壮大的市民阶层的需要。”可知,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市民文化的繁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历史下册 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导学案 (学生版).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 13.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导学案 (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