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美术六年级下册第4课 雕与刻的乐趣 课件(共35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 美术六年级下册第4课 雕与刻的乐趣 课件(共35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现实与理想
雕与刻的乐趣
古埃及
两河流域和古印度
古希腊
文艺复兴时期
17——19世纪欧洲雕塑
传统雕塑艺术欣赏
比赛规则
1.全班分为五组,每组选出一名组长为课题代表。
2.参与答题前,要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看书并积极回答。
3.各组的抢答分加上老师的评分,成为最终的成绩。最后,争取获得最佳团队奖与最佳答题员。
狮身人面像
别名 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
这座雕像为何要塑成“狮身”“人面”的形象?
(石灰岩 约公元前2860—前2565)
高达20米,长57米,仅头部就有6米高。
阿布辛贝神庙 拉美西斯二世摩崖雕像(石灰岩) 公元前1260年
总结:埃及的雕塑艺术既具有现实主义特征又有强烈宗教色彩,
表达了埃及人对永恒的追求。
此雕塑位于埃及阿斯旺,是古埃及新王国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石窟神庙雕刻,由四尊与山体相连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坐像构成。端坐的法老神态庄严,形体巨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其身边的小型雕像是法老的王后、王子和公主,埃及雕像根据人的地位高低决定比例大小。
答题1:古埃及的雕塑体现了以下哪种时代特征____?
A.人文精神 B.灵魂不灭 C.唯美主义
B
埃及雕塑的特点
1.人物形象往往采取刻板端坐或直立的的姿态。
2 重视表现正面尤其是脸部的特征。
3 雕像的姿态、表情、胡须等均与人的身份地位有直接相关。
4 体现了古埃及人对来世的期盼,对永恒的追求。
涅菲尔蒂王后像(石灰岩)
约公元前1365(古埃及)
拉荷特普及其妻诺夫尔特公主像(石灰岩)
约公元前2600(古埃及)
两河流域和古印度雕塑
当古埃及人在雕刻艺术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生活在幼发拉底格里斯河的西亚先民也以自己的方式塑造出众多精彩的雕刻艺术形象。两河地区的雕塑以亚述王朝的成就最为突出,除了各种人物雕像外,还有大量的表现战争、狩猎、动物等题材的建筑装饰浮雕,其中动物形象的塑造最为成功。

受伤的狮子 (大理石) 公元前669--前626年 亚述
亚述在古代两河流域,亚述的雕刻艺术成就最为突出,建筑装饰雕刻十分发达,建筑墙面上饰以表现战争、狩猎题材的系列浮雕,其中对动物形象的塑造最为精彩。
表现出动物内在的生命力,也体现了亚述人坚强、不屈不挠的品质。
答题2:说一说以下两件雕塑作品的异同点?
《受伤的狮子》(浮雕)写实与装饰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伏虎》(圆雕)整体写意、质朴的表现手法。
答题3:以下哪个是古印度的作品?
A. B.
《哈达佛陀头像》
总结:印度石雕具有写实性与宗教性。
《埃及第四王朝哈夫拉坐像》
古印度雕塑
古印度雕塑在世界雕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与宗教的关系极为密切。
雕刻家往往通过各种宗教造像表达本民族的审美观念、生活习俗和思想情感。
印度雕塑中佛教造像独树一帜,公元1-5世纪的犍陀罗(古印度北部)佛像
吸收、融合了希腊、罗马雕塑和古印度早期雕塑的表现手法,
创造出既具有高度写实性,又体现出东方唯美主义特征的作品,
对中国及亚洲其他国家的佛教雕像艺术均产生深远的影响。
请观看视频,想一想雕塑的名称。
拉奥孔位于雕像的中间,处于极度的恐怖和痛苦,极力想把自己和儿子从两条巨蟒的纠缠中挣脱出来。三个由于痛苦而扭曲的身体,所有的肌肉运动都达到了极限,表现出在痛苦和反抗状态下的力量,紧张而惨烈的气氛弥漫着整个作品。
拉奥孔 (大理石) 约公元前1世纪末 哈格桑德罗斯等 (古希腊)
特洛伊木马计
雕塑取材于希腊和特洛伊战争的神话传说:拉奥孔是特洛伊城的祭司。由雅典娜诸神庇护的希腊军与特洛伊人进行了十年的战争,但希腊人仍然攻不下特洛伊城。最后想出了一个木马计。祭司拉奥孔出来警告特洛伊人,不要把木马拉进城,以免中计。这触怒了雅典娜和众神,因为拉奥孔破坏了众神要毁灭特洛伊城的计划。于是雅典娜从海中调来两条巨蟒把拉奥孔和他两个儿子活活缠死。这是一个人与神冲突的悲剧。
群雕鲜明地表现了拉奥孔和他两个儿子受蟒蛇折磨、挣扎的痛苦情状。拉奥孔在祭坛的石级前,正在作生死搏斗。他双手擒住巨蟒,蟒蛇穿绕他的肋腹,咬噬他的腰部,为此他的身躯急剧地躲闪而形成激烈的扭曲,全身肌肉紧张,胸部高拱,腹部紧缩,似在竭力抑制痛苦。他的两个儿子各有不同的表现,一个情况似乎不及另一个危险,他正想抽出左腿用力摆脱,侧过头来关切地注视着父亲;另一个已经站立不稳,正举起左手,似乎在呼救,他已被死亡的恐怖所控制。整座雕塑采取了金字塔形的处理。
拉奥孔 (大理石) 约公元前1世纪末 哈格桑德罗斯等 (古希腊)
答题4: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在这段视频中,我们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
古奥运会五项竞技:短跑、跳远、掷铁饼、掷标枪和摔跤。
答题5:如何欣赏米隆的作品《掷铁饼者》?
通过观察你觉得这个人是做什么的?
他的整个躯体呈什么字母形?
两臂伸开呈什么形?
他的身材比例是否和谐匀称?他是病弱的还是健美的?
仔细观察作品的质感,思考雕塑家在雕刻时所使用的表现方法及作品的艺术风格?
竞技运动员
字母S形
弓形
和谐匀称 健美
体现了一种和谐的理想之美。
答题6:以下哪个雕塑属于古希腊时期的雕塑?为什么?
A. B.
沃尔道夫的维纳斯
《米洛斯的维纳斯》又称《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
《断臂的维纳斯》
沃尔道夫的维纳斯 (石灰石)旧石器时代
沃尔道夫的维纳斯是欧洲最古老的雕塑作品之一。她貌似粗鄙,像高仅11厘米,但充满了原始生命的张力,那种粗犷,宣示了先民们与自然抗争的信念;身形的夸张,流淌着对母性生殖的崇拜(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生命极其脆弱原始时代,生命的快速繁衍,也是人类与自然抗衡的手段之一)。至于容貌,与生存无关,大刀阔斧地略去了。在她身上,可以看到先民们艰难的步伐,听到先民们不屈的吼声,令人震撼。
答题7:《米洛斯的维纳斯》雕塑断了两只胳膊,原来是什么姿势呢?请发挥想象。
《米洛斯的维纳斯》又称《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忒》、《断臂的维纳斯》(大理石)
约公元前150年(古希腊)
断臂的维纳斯失去的双臂孕育着多种多样可能性的生命之梦,
因而具有变幻无穷的艺术魅力。
答题8:古希腊时期的雕塑题材大部分取自于____?
A.
B.
C.
诸神、法老
狩猎或动物
神话或体育竞技
C
大卫(大理石) 1501—1504年 米开朗基罗(意大利)
高3.96米,连基座高5.5米。
洛伦佐·德·美第奇 朱利亚诺·德·美第奇(又称 小卫)
答题9:雕塑《小卫》是以下哪位雕塑大师____的作品?
A.
B.
C.
D.
米隆
贝尼尼
米开朗基罗
罗丹
C
10.填空题: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雕塑家重视从古希腊、罗马雕塑中吸取营养,在继承希腊古典主义雕塑的前提下,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弘扬______精神。
人文主义
17——19世纪欧洲雕塑
思想者 (青铜、大理石) 1880 罗丹(法国)
加莱义民(青铜) 1884~1886 罗丹(法国)
17——19世纪欧洲雕塑
雕塑题材得到拓展,形式更加多样化。
代表人物:吕德、贝尔尼尼、罗丹
阿波罗与达芙妮(大理石)
1622~1625贝尔尼尼 (意大利)
群像浮雕《马赛曲》又名《1792年志愿军的出发》 吕德(法国)
这是一件具有浪漫主义精神的高浮雕作品。是以1792年法奥战争中,马赛人奔赴巴黎保卫年轻的共和国为历史背景,表现当时法国人民高昂的革命斗志和爱国热情。这件雕塑装饰在巴黎明星广场中央的凯旋门上。
地域
选用题材
表现手法
艺术特点
时代特点
古埃及
诸神、法老
写实
现实主义
灵魂不灭
两河流域和古印度雕塑
战争、狩猎、动物
古希腊雕塑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雕塑
17-19世纪欧洲雕塑
五个时期的雕塑,它们的艺术特征分别是?
地域
选用题材
表现手法
艺术特点
时代特点
古埃及
诸神、法老
写实
现实主义
灵魂不灭
两河流域和古印度雕塑
战争、狩猎、动物
写实与装饰结合
东方唯美主义
宗教色彩
古希腊雕塑
神话、体育竞技
写实
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
希腊神话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雕塑
关注人性的内容
写实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人文主义
17-19世纪欧洲雕塑
人物故事、群像
写实与装饰结合
人体运动和激烈的情感
浪漫主义
五个时期的雕塑,它们的艺术特征分别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