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与原则》 导学案【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牢牢把握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科学精神: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理解和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法治意识:明确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公共参与:通过学习明确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增强主动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目标】(1)了解依法治国的地位、意义。(2)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3)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4)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具体要求。2.教学难点: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知识梳理】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原因法律是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 。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 ,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 ,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1)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 。(2)具体内容①在 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 。②形成完备的 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 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 体系。③坚持依法治国、 、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 、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④实现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 ,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 、更加扎实地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 ,向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不断前进。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依据: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 。(2)要求:①必须坚持党 立法、 执法、 司法、 守法,把依法治国与 统一起来。②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切实尊重 权威,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宪执政和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1)依据:人民是依法治国的 和 , 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2)要求:必须坚持法治建设 人民、 人民、 人民、 人民,以保障人民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 ,促进共同富裕。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依据: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 。(2)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 或 、履行 或 ,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 、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1)依据: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 共同发挥作用。(2)要求:必须坚持一手抓 、一手抓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 ,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 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 作用,以道德 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 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要求:必须从我国 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 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达标检测1.2023年1月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将正式施行。该法针对当前升学就业、财产分配、人身权利等领域侵害妇女合法权益的问题作出了积极回应,是其实施30年的一次“大修”。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 )①意在尊重和保障妇女权利②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内在要求③反映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最高立法权④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近年来,中国互联网应用加速发展,在通信、支付、购物、视听等领域都涌现出一些体量巨大、全球领先的互联网平台,其中不少已赴国外上市或有相关计划。由13个部门联合修订发布的《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于2022年2月15日开始施行,其中第七条明确要求∶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络平台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申报网络安全审查。修订和施行《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旨在( )①保障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维护国家安全②推进中国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建设有序法治网络④建立国家安全审查与监管制度和机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2年10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大会一致同意,把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发展写入党章,以更好反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党章修改体现了( )①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新时代特色②中国共产党人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创新创造精神③强化党的领导,发挥组织优势,做细做实各项工作④完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着力建设法律规范体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习近平在《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一文中,就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十六字要求,即“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对此要求理解正确的是( )①领导立法——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②保证执法——党和政府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共同行使行政执法权③支持司法——党支持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健全司法权力制度安排④带头守法——党引导公民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增强法律意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某市积极加强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建设,搭建“区、街道、社区、流动服务站点”四级群众诉求服务平台,推动基层矛盾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预防在先”。截至目前,共建成群众诉求服务大厅579个、服务站点226个、组建了28万余人的平安志愿者队伍,织牢了基层社会治理防控网。上述做法( )①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法治保障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性质③搭建多种智慧平台,以促进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④创新治理模式,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