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学习目标】1.能够明确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理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2.能够明确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3.能够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能够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学习重难点】1. 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 2.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3.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学科素养】1.科学精神: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政治认同:基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的特色,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历史必然性。3.公共参与:通过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基础知识】一、1949—1956: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过渡时期的时间:从1949年中华人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3.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过渡的原因)(1)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2)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3)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4)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4.社会主义改造(1)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社会主义改造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3)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重要意义①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②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③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④极大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积极性。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P27专家点评)二、1957—1978: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新的历史课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2.坚持原则(方法指导):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3.方向引领:中共八大(1)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2)最重要的贡献: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3)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4)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注意:主要矛盾决定主要任务,主要任务服务于主要矛盾的解决)4.探索中的巨大成就(1)成就:我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意义: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3)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5.探索中的挫折(1)挫折: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化大革命”(2)如何正确评价探索中的挫折: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挫折,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达标检测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最重要贡献是( )A.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B.制定了我国的第一部宪法C.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D.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①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②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③国营经济迅速发展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④逐步实现国家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短暂过渡,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当时完成这一转变的历史必然性是( )①个体农业适应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②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③社会主义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体性因素④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开始了对它们的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从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这二十多年的历史,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二十多年的历史,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了“第一次结合”②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③经历了严重的曲折,启示我们要以史为鉴,才能更好发展④启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时,不能借鉴外国经验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5.被誉为“红色资本家”的荣毅仁曾说:“(公私合营)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他所说的事件( )A.是过渡时期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C.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D.明确了我国当时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6.下图反映了( )①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②已经完全突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束缚③已经完全掌握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④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在艰辛探索中前进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