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8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课标要求: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各种新变化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了解冷战及其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一.冷战与两极格局(重点)1.冷战的含义: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 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逐步形成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长期 与 状态。2.美国发动冷战的目的: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号下,对苏联实行 ,称霸世界2.冷战爆发的原因①美国和苏联是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②基础破裂:二战结束后,美苏 的基础不复存在。③根本原因:二战后两国的 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4.主要表现领域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的标志) 1949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 实施 ,巩固西欧资本主义制度 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地缘政治 1949年德国分裂,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成立军事 1949年,成立 “ ” 1955年,成立 “ ”两极格局的形成: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冷战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1)呈现特点: 和 并存。(2)典型事件:第二次柏林危机(1958——1961年)和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2.多极力量成长,冲击美苏两极格局(学习聚焦:两极格局中孕育着多极化发展趋势)(1)表现西方阵营 逐渐分化 ①西欧: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 ②日本:经济“起飞”及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社会主义阵 营开始瓦解 表现: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国崛起 ①标志事件:拥有“两弹一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等 ②意义:中国成为国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的兴起 1955年万隆会议及1961年兴起的不结盟运动,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标志三.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习题训练1.(2021河北)1946年夏,丘吉尔指出:“美国鹰停落在栖木上,它是一只有着可怕喙爪的强壮大鸟……葛罗米柯先生(苏联外交官)被派来每天用一把锋利的镰刀去戳它,戳它的喙,戳它的翅膀,戳它尾巴上的羽毛。鹰一直都保持着安静,但就此认为鹰的内心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那就是大错特错了。”这反映了当时( )A.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 B.美苏两国间矛盾加剧C.美苏冷战序幕由此揭开 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2.(2021全国乙卷)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纽约画派领衔人物杰克逊·波洛克以将油墨滴洒和倾泼在大块画布上的创作方法而著称,画作没有任何可识别的主题。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这表明( )A.纽约画派的创作方式受到各国民众欢迎 B.纽约画派的创作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C.美国政府旨在扩大纽约画派的影响力 D.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3.(2022全国甲)1951年,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指控美国政府对黑人犯有种族灭绝罪行。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并寻找支持政府的黑人来驳斥这些指控。这反映出当时( )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B.民权大会的指控缺乏事实依据C.美国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受冷战意识影响 D.美国政府对国内的种族平等问题漠不关心4.(2021福建)1979年,苏联一官方媒体评论道:“资本主义正在把人类社会推向生态灾难。……唯有社会主义团结、人道的社会关系,才能使自然与人类社会真正和谐共处。”这主要反映了该时期( )A.苏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B.资本主义国家存在严重的生态危机C.生态环境成为冷战竞争的宣传话题 D.环境保护成效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5.(2021福建)图3为1949年2月美国报纸上刊登的一幅 漫画,日本被描绘成“还没有能力独立行走”的发条玩具男孩形象。该漫画反映了当时( )A.日本成为美国争霸的工具 B.日美两国关系趋于正常化C.美国社会对日本人的嘲讽 D.美国对日本的扶植和控制6.(2022山东)1967年,法国学者塞尔旺—施赖贝尔在其著作中宣称,如果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不迅速采取行动以重新确立对欧洲经济和社会的控制,欧洲也许会繁荣昌盛,但将在历史上第一次被更为发达的文明所摧垮并受它统治。该著作出版后在欧洲很快成为畅销书。这反映出欧洲社会( )A.对美国发展模式的否定 B.对战后世界秩序的不满C.对面临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担忧 D.对苏联威胁下欧洲联合的反思7.(2022广东)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欧洲今天已比较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下去了,建立更平衡的联合和更名副其实的伙伴关系是符合美国利益的。美国意在( )A.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 B.联合欧洲消除滞胀危机C.调整与西欧国家关系 D.加大与苏联对抗的强度8.(2022浙江)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在一些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上居世界第一,日本产品在激烈竞争中占领美国市场,美国对日本贸易赤字不断扩大。进入70至80年代,美欧争夺西欧农产品市场和其他地区市场,在钢铁贸易上矛盾尖锐,西欧积极扩大对美商品出口,一举扭转对美贸易长期逆差地位。下列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日本与西欧崛起挑战美国经济霸权 B.“赤字”问题是矛盾加深的根本原因C.欧元的启用加剧了欧美间的贸易战 D.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中所占比重超过国内贸易9.(2021湖南)20世纪60 年代初,日本国民对1946年宪法的共识是“拥护宪法等于和平与革新,修改宪法等于反动与保守”;进入80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对“宪法限制日本做出国际贡献”的观点表示赞同。这种变化反映当时日本( )A.修改宪法无法阻挡 B.力图促进地区和平稳定C.大国主义思潮抬头 D.军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10.(2021广东)表1 美国与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出口额比较 单位:百万美元年份 美国对苏联、东欧国家 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1948年 397 5821949年 145 7651950年1—6月 41 268表1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及其历史背景 B.两极格局与西方国家滞胀的根源C.世界贸易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D.欧洲市场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11.(2020北京)20世纪60年代,日本推行积极的经济外交。1962年,首相池田勇人出访西欧六国,协商 贸易问题,法国总统戴高乐称他是“半导体推销员”。这是战后日本领导人首次出访欧洲。同时,池田还表示“没有必要和美国采取完全相同的态度,现在可以和中国大力开展经济、文化的交流”。可见,当时的日本( )A.实现了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 B.联合欧洲共同对抗美国C.表现出摆脱美国控制的倾向 D.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2.(2020山东)1969年美国出台了新的《出口管制法》,不再使用“共产党国家”与“非共产党国家”这一概念和划分方法,代之以“鼓励与美国有外交关系或贸易关系的国家进行贸易”,并要求商业部修订管制清单。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美国( )A.同苏联关系缓和 B.与西欧竞争加剧C.陷入侵越战争泥潭 D.国家实力相对衰弱13.(2021广东)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美苏两国都建立了足够毁灭对方的核武器库。一些欧洲人认为谈论“大规模报复”已经失去意义,既然美国也无法逃脱核武器的毁灭,可能就不会再愿意保护他们。在此背景下,法国总统戴高乐公开主张要更多地承认国家利益,呼吁西欧在军事和防务上扮演更加独立的角色。戴高乐试图改组北约,为此建议在北约内部成立美英法组成的理事会,三国对北约事务拥有同等的决策权,但没有成功。法国先后收回对地中海舰队和空军的指挥权,退出美国主导下的北约一体化军事指挥体系。法国又着手建立独立的核打击力量,拒不参加限制核武器谈判的国际会议,将原子弹的研制置于国家“绝对优先地位”,先后成功试爆原子弹和氢弹。 ——摘编自(法)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等(1)概括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法国对北约的诉求,并分析其原因。(8分)诉求:①要更多地承认国家利益,提高西欧的独立地位;②改组北约领导体制,提高法国地位,扩大法国权力。(每点2分,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原因:①美苏核武形势的变化;维护法国国家利益;②担心美国核保护伞失效。(每点2分,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2)分析法国上述举措对冷战格局的影响。(4分)影响:①随着西欧经济的恢复,以法国为首的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谋求自身的政治地位;②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发生分化;③对美国形成了牵制,形成了独立的核力量;④冲击美苏两极格局,推动多极化趋势。(每点2分,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