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第七章 金融机构第4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财政与金融第4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02. 你对保险公司有哪些了解?01.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身边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有哪些?课上小讨论:03. 你对证券公司有哪些了解?第4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01非银行金融机构概述02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本节内容概览第4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什么是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对除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以外的所有金融机构的统称,它们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接受信用委托、提供保险等方式获得资金投入,并将筹集到的资金用于投资的金融机构。请思考: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银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第4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1. 保险公司是指依法成立的提供各种保险产品,分散和转移他人风险并承担经济损失补偿和保险给付义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是经营国内外保险和再保险的金融机构。第4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2. 证券机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不同的机构在证券投资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事着不同的业务,发挥不同的作用。小拓展:证券公司与商业银行有什么区别?第4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3. 信托投资公司4. 信用合作组织5.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吸收信托存款经营委托贷款与投资及信托贷款及投资从事融资性租赁等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族管理,主要为社会提供信用服务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第4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4. 金融租赁公司5. 汽车金融公司6. 财务公司是指以经营融资租赁业务为其主要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三方当事人:承租人、出租人、供货商提供汽车消费信贷及其他与汽车相关的金融服务专业化程度高,具有专业优势由大型企业集团成员单位出资组建,目的是加强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小拓展:思考:金融租赁和经营租赁有什么区别?第4节 非银行金融机构01非银行金融机构概述02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小 结第七章 金融机构第5节 中国金融机构的变革财政与金融第5节 中国金融机构的变革中国金融机构的变革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金融机构的变革更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金融理论和实践不断深化、不断飞跃的过程。导言第5节 中国金融机构的变革请自行查找我国金融机构变革的相关资料,思考以下问题:课上小活动是否可以简单谈谈中央银行的历史变革?是否可以简单谈谈科技发展使金融机构产生哪些变化?第5节 中国金融机构的变革01中国金融机构变革脉络02中国人民银行的变革本节内容概览03中国商业银行的变革04信息科技发展对金融机构变革产生的影响第5节 中国金融机构的变革中国金融机构变革脉络中国金融机构体系主导“一委一行两会”(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体大中小型商业银行并存多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层次丰富、种类较为齐全、服务功能比较完备、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金融体系第5节 中国金融机构的变革中国金融机构变革脉络变革脉络一个转变两个层级三个创新金融机构从计划经济下的金融机构,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金融机构形成以中央银行为主导、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分工协作的二级银行体系。通过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实现商业银行业务与中央银行业务的分离创新;通过成立政策性银行,实现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分离创新;通过组建资产管理公司,实现银行不良资产与优质资产的分离创新。第5节 中国金融机构的变革中国人民银行的变革第一阶段 中央银行体制的确立第四阶段 中国人民银行体制逐步完善1995年3月,党的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它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性质和地位。1999年,为完善金融调控体系,人民银行实施省级机构改革,撤销省级分行,按行政区划分,在九个中心城市组建大区分行,以强化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加强金融监管工作。1983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的国家机关1985年1月,工商银行正式从人民银行分离出去。1985年6月,中央银行体制初步形成。第二阶段 中央银行职能首次调整1994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印发《关于人民银行分支行转换职能的意见》,强调了进一步转换中国人民银行职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第三阶段 中央银行制度法律保障的形成中央银行要更善于准确把握影响经济金融发展全局的因素,注意研究新情况、开发新工具、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努力做到识大局、讲宏观、充分发挥央行在宏观调控中的突出作用。第五阶段 新时代中国人民银行职能的改革方向中国商业银行的变革第5节 中国金融机构的变革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专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商业银行形态的多元化发展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改革方向1985年,“七五”计划明确提出银行企业化改革的目标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金融组织体系要求,将我国的银行改造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担风险、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金融企业。自1993年开始,我国又开始探索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途径。允许专业银行向综合化经营的方向发展。这种业务的相互交叉和竞争为专业银行深化改革和商业化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2年2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该做是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探索。2008年前后,中国银行业开始进入到增量改革的巨大变迁阶段,国家通过允许地方金融探索与创新的方式,大力推动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等民间性的金融组织形态大量出现。继续巩固商业性金融机构改革成果,优化国有金融机构股权结构,改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推动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跨境金融资源配置权的中资金融机构快速稳健成长。第5节 中国金融机构的变革信息科技发展对金融机构变革产生的影响产生影响扩展金融机构的功能,提升金融效率2实现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开放性解决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防范金融风险31第5节 中国金融机构的变革01中国金融机构变革脉络02中国人民银行的变革小 结03中国商业银行的变革04信息科技发展对金融机构变革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