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标要求
了解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及实践活动的特性,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核心素养
1.科学精神:理解实践的含义,区分实践的各个特征,把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
2.公共参与:积极投身实践,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一、认识与实践
1.认识
(1)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________。
(2)两个阶段:
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________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________。
②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________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________、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________和表象三种形式。
③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________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________、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________的认识,包括概念、________和推理三种形式。
④感性认识是认识的________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________阶段,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________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2.实践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________的物质性活动。
①凡是实践,都是以________为主体、以________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一种________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________。
(2)基本形式
基本的实践活动有改造自然的________、变革________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________等。
(3)特征
①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________、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具有________。
②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________的活动。
③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在一定________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________发展着的。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在________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认识产生于________的需要。
(2)________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
(3)________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实践处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交汇点上。
(2)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________的存在变为________的存在。
(3)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________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从________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达标检测
1.某牧区夏秋割草贮存的饲料堆积,入冬后,很多都发生了霉变,牲畜不愿吃。中科院科学家团队依托长期技术积累,发明了新的微生物菌剂,使青贮饲料能长时间保存且营养高,牲畜爱吃。利用该项技术,当地受益群众每年每户可直接增收1200元至1500元。青贮饲料的变化表明( )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的形成离不开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变事物固有联系的前提条件
③人提高认识能力就能够支配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实现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电力巡检是守护“万家灯火”的重要保障,通过巡检能及时发现和解决设备缺陷和危及线路安全的隐患,从而保证输电线路安全和稳定运行。目前电力巡查以人工检查为主,但人工巡检存在效率较低,外出作业存在安全隐患等难题。现在,基于飞桨产业级深度学习开源开放平台开发的电网智能巡检方案出台,能够较好解决人力巡检的不足,实现实时图像的边缘端侧智能分析,让电力工作人员可以及时响应处置突发情况。这表明( )
①事物自身否定不是徒然的,而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②人们的认识只有不断变化才能正确指导实践活动
③社会实践的需要是认识发展变化的动因
④电力巡检探索来源于认识的不断拓展与延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漫画“对成功者的足迹,有人视为路标,有人视为框框。”主要讽刺了
①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现象
②忽略了表面联系和本质联系
③没有把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④没有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让金属变得既坚硬又可塑是科学家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黄照文运用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进行系统性研究分析,发现施密特定律对于预测高次孪生现象中孪晶变体的选择有重要作用。这一发现为改善材料性能提供了指导意义。这充分印证了( )
①人们只有获取直接经验才能深化对事物的认识 
②实践的需要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③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理论设想是否正确 
④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邓宏魁等多名国内生命科学和医学学者首次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改造人体造血干细胞,并成功治愈白血病,使人体血细胞能抵御艾滋病毒。这项成果于2019年9月11日发表于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材料表明(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世界具有可知性②人的正确理念是自然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③科研认识结论的真理性要由科学期刊来检验④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