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世界音乐之窗(之一)—— 《星星索》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粤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世界音乐之窗(之一)—— 《星星索》 教案

资源简介

粤教花城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
《星星索》教学设计
课题名 《星星索》
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亚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艺术表现: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创意实践: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二声部演唱。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音乐风格,热爱各民族的音乐。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星星索》,感受亚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2、能够唱出二声部合唱统一、和谐的效果。 3、利用排练合唱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充满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弱起小节的了解、掌握
教学方法 视听法、分辨法、引导法、模唱法、启发提示式、示范法、对比法、讲述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钢琴 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今天让我们继续在亚洲音乐世界中旅行,今天我们要走进东南亚的音乐,东南亚音乐主要包括印度尼西亚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千岛国,由于地理、种族和历史等诸多原因,音乐种类千姿百态。其中最著名的爪哇岛与巴厘岛的甘美兰音乐,和葡萄牙与印尼音乐结合而产生的克隆钟音乐最具代表性。 教师播放甘美兰音乐,学生视听谈论感受。 教师简介甘美兰音乐。 甘美兰是一种由多种乐器合奏,并加上人声构成的多声音乐,是印尼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乐队,它所演奏的音乐也称为甘美兰。 至今已有 500 年历史,甘美兰音乐的用途十分广泛,常为舞蹈、戏剧、皮影戏伴奏,并在幕间休息时单独演奏,过去还常在各种宗教仪式、 迎送贵宾及举行火葬时演奏。演奏时带有一定即兴特点,音色多样,力度变化较大,现在全美各大学中就有 120 个甘美兰乐队。 【设计意图】用甘美兰乐队和乐器图片和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对印度甘美兰音乐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初步感知印尼甘美兰音乐的特点。 探索新知 (一)视听欣赏《星星索》演出 1、师:印尼除了甘美兰音乐非常有特点,它的民歌也很美,让我们来看一场精彩的演出。请大家关注歌曲中音色的调配、速度的快慢、和声的浓淡等音乐要素,体验由这些要素营造出的意境及塑造的音乐形象。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学生谈论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感受美轮美奂的印度尼西亚歌曲《星星索》。 2、简介《星星索》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视频演唱的歌曲叫《星星索》 ,它是一首印尼苏门答腊中部地区巴达克人的船歌。“星星索”(Sing Sing So)是划船时为船浆起落做节奏伴衬的哼唱声,歌曲由此得名。“星星索”是象声,并无具体意思,与汉语歌曲中的“呼尔嗨哟”之类的同理。因此这首歌的英文名字也就应该叫“Sing sing so”。这首歌实际上也是一首优美的情歌,表达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 (二))学唱歌曲。 1、师:让我们来仔细聆听这首歌曲。 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聆听全曲,思考回答。 (1)、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旋律优美动听 (2)、歌曲《星星索》中始终贯穿全曲的基本音型是什么? (3)、师:我们来哼唱一下吧。 (4)教师弹琴,学生跟随钢琴哼唱基本音型。 (5)再听歌曲,区分歌曲的结构。( A B A 段) (6)教师点出弱起小节、三连音、切分节奏、附点音符、连音线等音乐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唱旋律和主题,解决歌曲中的难点节奏和知识点。 (7)听唱各段主题。 ①听唱引子。 教师:同学们,引子作为一个固定音型贯穿全曲,请大家在哼唱时注意力度和速度的把握,轻声哼唱。 ②听唱主题 A。 师: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 生1:在 A 段采用的呼唤式长句,加强了歌曲悠扬、柔美与抒情的特点。 生2:附点音符及三连音节奏的运用增强了歌曲的流动感, 生3:让人感受到小船在微风荡漾的湖面上,轻轻摇晃的感觉。 【设计意图】感受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③听唱主题 B。 师:同学们,这段音乐出现了切分节奏,它的作用是什么? 切分生:节奏所带来的急迫感,因为热切的渴望而加快了船桨的摇动,与 A 段从容与舒展形成鲜明对比。 (8)师:下面请大家用饱满的情绪、悠长的气息把这首曲子完整地演唱一次。 生:随音乐完整演唱歌曲。 (9)处理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咬字。 师:《星星索》星星索是划船时随着浆起落节奏而发出声音。曲调缓慢、悠扬,略带哀伤,表达了一种思念之情,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怎样的速度、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 生:稍慢、舒缓 师:对,我们应该用缓慢的、中速来演唱这首歌曲,要注意情感的掌控,抒情,悠扬。 (10)不同形式演唱。 (三)二声部合唱。 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第一声部不间断的唱引子部分,第二声部演唱 A 主题, 注意两个声部的协调配合。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音响与音乐,初步尝试运用人声表现一定的情境。 (四) 律动 师:歌曲真优美啊,让我划起船桨,随歌曲轻轻的摇动吧。 学生设计简单的律动来感受和表现歌曲。如摇桨、轻轻摆动身体等。 【设计意图】通过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和领略印度尼西亚民歌 《星星索》的音乐风格。 三、 拓展。 播放男声演唱版本的《星星索》,让学生感受音乐的不同风格及特点。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感受了甘美兰音乐,学唱了歌曲《星星索》,用优美的动作和声音表现了歌曲,东南亚的音乐还有很多,大家课下可以继续探索。
板书设计 《星星索》
课后作业 了解东南亚的相关文化对音乐的影响。
教学反思 亮点: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感受美轮美奂的印度尼西亚歌曲 《星星索》。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音色的调配、速度的快慢、和声的浓淡等音乐要素,体验由这些要素营造出的意境及塑造的音乐形象。 不足: 教学建议: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是基于当今国际形势的发展和 音乐艺术的特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音乐作为人类感情表达最为直接、真切、生动的一种艺术形势,对于了解各民族、 各地域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感情性格和气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创设各种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听唱、欣赏中体验亚洲音乐独特的韵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