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一框题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学习目标
1.必备知识:民族文化的内涵与产生;民族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多样性的内涵与形成;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2.关键能力:通过具体的建筑艺术、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感受文化的民族性,并体会文化的民族性的价值;通过比较近几届奥运会会徽的不同,感受文化的多样性,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懂得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科学精神:科学把握文化多样性的地位、意义和要求。
公共参与:正确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知识梳理
一、文化具有民族性
知识点1:民族文化的地位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            。
知识点2:民族文化的作用
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           、           、                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        。
知识点3: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
二、文化具有多样性
知识点1:文化多样性的地位
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知识点2: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        ,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不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其他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      ,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知识点3: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         的基础上,        ,        ,既要认同          ,又要尊重             ,              ,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课后巩固
1.有学者认为,中国纪录片在跨文化交流中,自信应该成为国际传播的底色,只有自信才会用 逻辑讲述真实的故事;而共情是国际传播的基调,只有共情才能以情感传递共同价值。这一观点强调,提高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力应该( )
A.立足中国国情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
B.在交流交融中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
C.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
D.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2.2023年4月20日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的“谷雨”,也是联合国第14个中文日。在庆祝联合国中文日到来之际,许多对中国文化心怀热忱的外国友人纷纷参加到书写汉字的活动中。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展示中文语言魅力,增进文明交流互鉴
②中文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得各国人民的认同和喜爱
③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于2023年2月16日至20日在陕西省榆林市举行,年会以“打造非遗年度名片,绽放非遗绚丽色彩”为主题。来自全国多地近200个非遗项目、400余位非遗传承人相聚榆林,游客可以品各地非遗美食,观各地非遗风情,赏中国传统技艺,购特色非遗产品。这一活动的价值在于( )
①展示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让人们了解真实历史
②展现文化多样性,引导人们回归历史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