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国家是什么教学设计(含解析)- 高中政治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国家是什么教学设计(含解析)- 高中政治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
国体与政体
1.1国家是什么(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及解读】
课程标准:了解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揭示国家的本质,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
解读:国体即国家性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再国家中的地位。政体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来组织自己的政权机关。任何国家都是国体与政体的统一。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国家性质的变化,往往会引起政权组织形式的变化。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其本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其他阶级的工具。国家具有阶级性。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由于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不同,相同国体的国家也会采用不同政体,即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高中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框题。本框题包含“国家是什么”和“认识国体与政体”两目,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揭示了国家的本质,通过对民主与专政、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的对比,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第一目“国家是什么”,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从阶级的角度分析了国家的产生和性质。第二目“认识国体与政体”,阐述国体、政体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从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所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方面分析了政体的多样性。两目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制度。通过本课学习,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制度自信,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
【学习目标】
1.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科学性,增强透过政治现象认识和分析事务本质的能力。
2.能够从国家的基本要素、性质、本质三个角度认识国家,增强关心国家事务的意识,培养国家观念。
3.理解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辨析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明确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坚定制度自信。
4.从联系和区别两个方面把握政体和国体的关系,了解影响政体的因素,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明确代议制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教学重点】国家的含义和性质;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民主与专政;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教学方法】情境探究法与议题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过程】
环节一:全书内容逻辑和单元整体介绍
第一单元《各具特色的国家》从理论上介绍参与国际政治与经济活动的主体;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从政治维度讲述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第三单元《经济全球化》从经济维度讲述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第四单元《国际组织》介绍当今国际社会日益重要的行为体。
第一单元结构体系:
环节二:新课学习
教师活动:
围绕总议题——国家是什么?引领学生结合多媒体了解本课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和必备知识。
情境——新闻播报,引入课题。
新华社报道:我国已与152各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覆盖我国83%的建交国。
中国日报网报道: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今年有69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其中11国首次参展,34国首次线下参展。
中国新闻网报道:当地时间11月30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主持召开总结会,邀请马耳他、莫桑比克常驻代表共同向联合国会员国吹风,介绍安理会当月工作。100多个国家代表参加。
新华社报道:8月2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特别记者会宣布,邀请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正式成为金砖大家庭成员,其成员资格将从2024年1月1日起生效。
学生活动:了解新闻,结合教材,了解国家的起源。
教师活动:结合多媒体进行知识讲解。
一、国家的本质
1.国家的起源/产生(马克思主义国家观)
(1)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具有历史性)
(2)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以后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本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其他阶级的工具)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国家安全宣传片》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并进行议学活动:结合视频内容,谈谈对国家的认识。
议学关键信息提示:
【国家的基本要素;国家的本质及国家职能;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最高利益,国家主权是国家安全的核心。我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教师活动:结合多媒体进行知识讲解。
2.国家的基本要素
(1)人口
(2)领土:领土是国家行使主权的范围和空间。一国的领土一般由领陆、领水、领空组成。
(3)政权:指政治上实行统治的权力,也指体现这种权力的政权机关。
(4)主权:是指一个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内国际一切事务的权力。 (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主权)
【知识链接——第二课】国家主权
(1)国家主权是现代国家得以存在的法理依据,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内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2)我国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独立自主的对外交往是国家主权的重要体现。
3.国家的性质
(1)含义: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2)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性质。
4.国家的职能 (国家职能是国家本质的要求和体现)
(1)政治统治职能:——根本职能
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是国家行使政治统治职能必不可少的工具。
(2)社会管理职能:
包括管理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维护公共秩序,兴建公共设施,保护自然环境,等等。
【知识链接——必修三】我国的国家职能表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
(1)对内职能主要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2)对外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教师活动:呈现议学情境——
2020年,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名人自曝没有任何症状时也能接受检测,而普通人只能苦苦等待检测机会。美国记者问特朗普“为什么那些没有任何症状的专业运动员可以很快得到检测,而其他人却要排着队却无法得到检测呢?有关系的人就能排在前面吗?”特朗普却回答“我不会这么说,但或许这就是人生吧”!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并进行议学活动:结合上述情境,运用国家的本质的知识,对特朗普的回答加以辨析。
议学关键信息提示: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美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不可能代表人民利益。】
教师活动:结合多媒体进行知识讲解。
5.国家的本质
(1)本质:所有国家都是一定对其他阶级的专政。(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2)民主与专政(区别与联系)
民主(民主制是一种国家制度) 专政(注意:专政≠专制)
区别 含义 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的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
对象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实施方式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凭借国家权力
联系 相互依存,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3)类型: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民主 资本主义民主
区别 享有民主的主体 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 资产阶级
专政的对象 极少数敌对分子 大多数人民
民主的特点 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虚伪性和欺骗性
本质 维护人民利益 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总之: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新型的民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呈现易混易错一。
学生活动:判断并说明理由。
1.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伴随产生、伴随始终( )
正确。
从本质上讲,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
错误。【解析】从产生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看,国家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国体相同的国家,政体一定相同。( )
错误。【解析】受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的政体是完全一样的。
任何民主制国家都是民主和专制的统一体( )
错误。【解析】任何民主制国家都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体
全民民主/超阶级民主( )
错误。【解析】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没有.全民民主/超阶级民主。
6.民主的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
正确。
教师活动:多媒体呈现新闻播报。
新华社报道: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统穆罕默德12月6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双方讨论了双边关系、巴以新一轮冲突、乌克兰危机、联合国气候大会等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
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0月31日起,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将对肯尼亚展开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英国白金汉宫表示,此访将承认“英国和肯尼亚共同历史中痛苦的一面”。
中国新闻网报道:当地时间12月5日,美国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表示,将进行众议院全体投票,授权对美国总统拜登进行正式弹劾的调查。
新华社报道:2022年12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通电话。习近平指出,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是中德关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在中德几代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德关系总体保持了向前向好的大方向,两国成为全方位战略伙伴。
学生活动:结合情境思考——同为国家领导人,为何称谓不同?
教师活动:结合多媒体进行知识讲解。
二、认识国体与政体
1.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内容)和政体(形式)。
(1)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2)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构成了国家制度的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
(4)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影响政体的因素)
2.代议制: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1)含义: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2)必要性:
①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
②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
(3)作用:代议制是公民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呈现易混易错二。
学生活动:判断并说明理由。
1.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
正确
2.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因素决定了国际政体的差异( )
错误。【解析】国体决定政体。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因素只是影响因素。
3.国体相同的国家,政体一定相同。( )
错误。【解析】受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的政体是完全一样的。
4.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结构形式。
错误。【解析】政体是国家管理形式。
5.代议制的本质是直接民主。( )
错误。【解析】代议制是由选举产生、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本质是间接民主。
6.相同性质的国家可以选择不同的政体,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不意味着一种国体只有一种政体,也不意味着国体相同,政体必然相同( )
正确。
【课堂总结】
环节三:夯实基础 提升素养
1.当今世界主要存在两类国家:一类是社会主义国家,如中国;另一类是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德国。两类性质的国家既有许多相似点,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从国家本质角度看,两类国家的明显差异是( )
①构成国家的基本要素不同 ②国家维护的统治阶级不同
③国家专政的对象不同 ④国家制度的代议制形式不同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详解】①:国家的基本要素都是主权、政权、人口和领土,①错误。②③:从国家的本质角度看,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明显差异是国家维护的统治阶级不同,国家专政的对象不同,②③正确。④:该项是从政权组织形式而不是从国家的本质角度分析的,④排除。
2.哈贝马斯指出:“民主的自决具有一种包容意义,要把一切民众都平等包容到自我立法过程当中。包容意味着这样一种政治秩序,对于一切受到歧视的人都敞开大门,并且容纳一切边缘人,而不把他们纳入一种单调而同质的人民共同体当中。”该观点没有看到( )
①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②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民主
③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④民主的实质是按照少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C
【详解】①③:民主的自决,要把一切民众都平等包容到自我立法过程当中,忽略了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没有看到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①③正确。
②:所有国家都是同一定(统治)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②错误。
④:民主的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的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④错误。
3.近代中国学者梁启超说:“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梁启超的观点( )
①抹杀了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 ②看到了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
③揭示了代议制国家的共同特征 ④承认了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
【详解】①: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梁启超认为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抹杀了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①符合题意。②:材料中梁启超认为:国家有土地,有人民,有主权,有服从,这看到了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②符合题意。③:材料梁启超的观点没有体现代议制国家的共同特征,③不符合题意。④:梁启超的观点抹杀了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④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