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 学案(含答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 学案(含答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 统编版

资源简介

9.2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分析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政治认同:认同中国越来越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科学精神:分析新兴国际组织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树立科学精神。公共参与:中国积极推动新兴国际组织的发展。
【教材导学 知识梳理】
(一)二十国集团
1.成立背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深感有必要对全球经济进行监管和治理,然而,西方国家主导的旧的国际机制已难以胜任此任务,二十国集团因此成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
2.成员特点:
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其构成了兼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
3. 运行机制:
领导人峰会。每次峰会前不定期举行协调人会议、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贸易、劳工、就业、农业、金融、数字经济、卫生等专业部长会议。
4.探讨的主题: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5.地位: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是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
6.中国与二十国集团的关系:
(1)地位:中国是二十国集团的创始国,也是二十国集团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作用:
①二十国集团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
②中国提出共同构建创新、开放、联动和包容型世界经济的中国主张,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二)金砖国家
1、产生背景
金砖国家的诞生和发展,是世界经济变迁和国际格局演变的产物。其成员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
2、地位
金砖国家已成为新型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
3、理念:
以对话合作、共谋发展的宗旨的“金砖+”合作理念。
4、突出贡献(作用):
金砖国家秉承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深化了团结互信,增进了五国人民福祉,拉紧了利益和情感纽带,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并重回增长之路做出了突出贡献。
5、开放的金砖机制:
金砖国家不是封闭的俱乐部。从2013年开始,历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均由主席国邀请一些非金砖国家进行对话交流。
(三)上海合作组织
1、上合组织的成立
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建立“上海五国” 会晤机制。
2001年,乌兹别克斯坦加入,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工作语言和秘书处
① 性质: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英语缩写“SCO”)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秘书处设在中国的国际组织。
② 工作语言:汉语和俄语。
③ 秘书处:设在北京。
3.“上海精神”的内涵及其作用
(1)内涵: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2)作用:
①上海合作组织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
②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上合组织开创了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区域合作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4.上合组织的贡献(作用)
(1)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组织开创了至冷战结束以来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2)上合组织自成立之初,就将打击"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视为最重要的合作领域。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行委员会作为上合组织的常设机构,在国际反恐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性质: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中国倡议成立的多边金融合作机构(性质),亚投行于2016年1月正式运营,总部设在北京,工作语言为英语。
2、作用:
亚投行致力于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为能源、电力、交通、通信、农业基建、供水、环卫、城建和物流等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3、运作原则和目标:
(1)原则:公开、透明、独立、问责
(2)目标:精简、廉洁、绿色。
4、特点
亚投行充分借鉴现有多边金融机构长期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规章制度,提高透明度和包容性。
亚投行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
5、中国与亚投行
中国在亚投行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是亚投行第一大股东和投票权占比最高的国家。亚投行首任行长也是中国人。
【预习自测 判断正误】
1.二十国集团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其构成主要照顾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
2.金砖五国秉持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金砖精神,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
3.上海合作组织坚持平等、互利、协商、尊重多样性的“上海精神”。
4.亚投行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 系是相互替代。矫正:
总议题:中国与新兴国际组织
议题一:二十国集团
议学情境:
播放视频《一分钟了解二十国集团》。
展示材料:
“二十国集团承载着世界各国期待,使命重大。我们要努力把二十国集团建设好,为世界经济繁荣稳定把握好大方向。”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的开幕辞中这样强调。
从2013年起,习近平主席连续出席或主持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习近平主席着眼时代发展、把握历史大势,就推动二十国集团合作、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二十国集团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中国印记。
二十国集团成员汇聚了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的85%。在国际体系变革的关键阶段,二十国集团加强政策协调与合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有增无减。
“要把二十国集团建设成稳定世界经济、构建国际金融安全网、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 “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全球增长的催化器、全球经济治理的推进器,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二十国集团要确定目标、指明方向、发挥领导力”……习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倡议和主张,倡导二十国 集团实现向中长期政策转型、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
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中国秉持全球经济治理观,推动共同走出一条公平、开放、全面、创新的发展之路。
议学任务:结合上述视频和材料,为什么二十国集团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成立背景: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社会深感有必要对全球经济进行监管和治理,然而,西方国家主导的旧的国际机制已难以胜任此任务,二十国集团因此成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
2.成员特点:
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其构成了兼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
3. 运行机制:
领导人峰会。每次峰会前不定期举行协调人会议、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及贸易、劳工、就业、农业、金融、数字经济、卫生等专业部长会议。
4.探讨的主题:主要讨论全球重大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5.地位:新的全球经济治理平台,是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
6.中国与二十国集团的关系:
(1)地位:中国是二十国集团的创始国,也是二十国集团中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作用:
①二十国集团已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平台。
②中国提出共同构建创新、开放、联动和包容型世界经济的中国主张,倡导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全球经济治理观,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议题二:金砖国家
议学情境:
播放视频《金砖扩容:40多国争相加入,机会难以放弃!》。
展示材料:
金砖国家(BRICS),因其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国家”。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26.46%,人口占世界总人口41.93%。据估算,2021年五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的25.24%,贸易总额占世界的17.9%。2022年,五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为14.06%,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总量为14.15%。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首次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特指世界新兴市场。2006年,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外长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首次会晤,开启金砖国家合作序幕。2009年6月,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首次会晤,推动金砖合作升级至峰会层次。2011年,南非正式加入金砖国家,金砖国家扩为五国,英文名称定为BRICS。2009年以来,金砖国家领导人共举行14次会晤、9次非正式会晤。
议学任务:结合上述视频和材料,谈谈你对金砖国家的印象。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产生背景
金砖国家的诞生和发展,是世界经济变迁和国际格局演变的产物。其成员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
2、地位
金砖国家已成为新型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维护共同利益的重要平台。
3、理念:
以对话合作、共谋发展的宗旨的“金砖+”合作理念。
4、突出贡献(作用):
金砖国家秉承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推动各领域务实合作不断深入,深化了团结互信,增进了五国人民福祉,拉紧了利益和情感纽带,为世界经济企稳复苏并重回增长之路做出了突出贡献。
5、开放的金砖机制:
金砖国家不是封闭的俱乐部。从2013年开始,历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均由主席国邀请一些非金砖国家进行对话交流。
议题三:上海合作组织
议学情境:
播放视频《上合组织拉开扩员序幕》。
展示材料:
7月4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正式接收伊朗为成员国,签署白俄罗斯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义务的备忘录。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以来,始终遵循“上海精神”,持续巩固成员国睦邻友好与政治互信,深入推进各领域合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上海合作组织的再次扩员引发广泛关注,不断发展壮大的上海合作组织将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注入更多确定性和正能量。
“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生命力所在。2001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6国领导人聚首黄浦江边,宣布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从成立伊始直面各种威胁挑战,到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发展,上海合作组织一路发展壮大的原因就在于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由此使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2017年,上海合作组织首次扩员接收印度和巴基斯坦为成员国。此次会议接收伊朗成为上海合作组织的正式成员国,签署白俄罗斯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义务备忘录,可以说再次彰显出“上海精神”的强大吸引力。上海合作组织前副秘书长波塔片科认为,“上合大家庭”进一步扩大意味着“上海精神”正在全球迅速传播。
议学任务:结合上述视频和材料,你如何理解上海合作组织的扩员?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上海合作组织扩员既有积极意义,也会带来新的不确定性。扩员是上海合作组织根据国际局势和上海合作组织内外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保持组织活力的重要举措。上海合作组织扩员拓展了其政治与经济空间,提升了国际影响力,使得“上海精神”在更大范围被接受和遵守,在更多国家获得认同。上海合作组织接收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后,成为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潜力最大的地区性国际组织。但是,扩员也会使上海合作组织关注的议题增多,可能分散注意力。
上海合作组织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劲合作动力,根本原因在于它创造性地提出并始终践行“上海精神”,主张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这超越了文明冲突、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等陈旧观念,掀开了国际关系史上崭新的一页,得到国际社会日益广泛的认同。
教师讲解:
1、上合组织的成立
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建立“上海五国” 会晤机制。
2001年,乌兹别克斯坦加入,六国元首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2.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工作语言和秘书处
① 性质: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英语缩写“SCO”)是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宣布成立、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秘书处设在中国的国际组织。
② 工作语言:汉语和俄语。
③ 秘书处:设在北京。
3.“上海精神”的内涵及其作用
(1)内涵: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
(2)作用:
①上海合作组织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
②在“上海精神”的指引下,上合组织开创了自冷战结束以来的区域合作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4.上合组织的贡献(作用)
(1)在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组织开创了至冷战结束以来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2)上合组织自成立之初,就将打击"三股势力"(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视为最重要的合作领域。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执行委员会作为上合组织的常设机构,在国际反恐领域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5、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相关链接)
中国大力推动上合组织的经济合作。
共建“一带一路”中许多重大项目都位于上合组织的区域内;
中国大力推动上合组织成员国的金融合作。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是上合组织银联体的发起行,也是这一银联体中贷款规模最大,最活跃的成员国。
议题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议学情境:
播放视频《中国成立亚投行,美国威胁不许盟友加入,英国带头加入》。
展示材料: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国家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但不合理的国际金融机制并未改观。亚洲拥有全球60%人口,亚洲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3,但由于建设资金有限,一些国家铁路、公路、桥梁、港口、机场和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国务院参事汤敏坦言,有限的资金量令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不能全力支持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这成为亚投行成立的重要背景。
五年多来,亚投行累计批准贷款额超过220亿美元,累计批准项目108个,朋友圈也越来越大,截至2021年10月,已由57个创始成员发展到来自六大洲的104个成员,并实现三家国际评级机构最高信用评级“全满贯”。亚投行行长金立群说,亚投行将始终沿着共商、共建、共享的道路走下去。
亚投行的成立,是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亚投行作为一个多边开发银行的法人地位正式确立。从1980年中国开始恢复在世界银行席位,到亚投行扬帆起航,中国正向全世界展现出中国担当和中国力量。
议学任务:结合上述视频和材料,中国为什么要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个倡议为什么得到多个国家的热烈响应?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性质: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中国倡议成立的多边金融合作机构(性质),亚投行于2016年1月正式运营,总部设在北京,工作语言为英语。
2、作用:
亚投行致力于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投资,为能源、电力、交通、通信、农业基建、供水、环卫、城建和物流等工程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3、运作原则和目标:
(1)原则:公开、透明、独立、问责
(2)目标:精简、廉洁、绿色。
4、特点
亚投行充分借鉴现有多边金融机构长期积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规章制度,提高透明度和包容性。
亚投行在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下运行,同其他全球和区域多边开发银行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非相互替代。
5、中国与亚投行
中国在亚投行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是亚投行第一大股东和投票权占比最高的国家。亚投行首任行长也是中国人。
1、 二十国集团
2、 金砖国家
3.上海合作组织
4.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当地时间2023年8月1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开幕。在当前形势下,二十国集团始终在努力达成具体共识,通过抗疫基金应对今后可能的疫情,帮助低收入国家增加财政政策空间,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更快落实等。材料表明,二十国集团( )
①是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
②通过独特方式推进成员间合作
③是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平台
④凝聚共识推动解决全球性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 2023年10月2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会议决定,上合组织继续加强政策沟通、安全合作、贸易畅通、资金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继续在国际局势的稳定和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上海合作组织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专门性区域性国际组织,是当今国际社会日益重要的行为体
②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秘书处设在北京的国际组织,中国主导世界秩序的作用越来越大
③开创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是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
④是促进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协调与合作的纽带,是全球治理的重要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截至2023年10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已经累计批准项目235个,融资额超过448亿美元,带动各类资本近1500亿美元。随着成员扩展,亚投行不仅开始着眼非洲、拉丁美洲、中东欧等地区成员的基础设施发展需求,还及时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性挑战。这说明( )
①亚投行作为多边金融合作机构自主开展活动
②维护地区安全稳定是亚投行的主要合作领域
③亚投行已经逐渐成为区域一体化组织的典型
④亚投行能响应多元需求以促进成员共同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二十国集团(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二十国集团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该集团的GDP占全球经济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因此已取代G8成为全球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G20的成立为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应对经济危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带来了新动力和新契机,全球治理开始从“西方治理”向“西方和非西方共同治理”转变。材料表明( )
①西方国家主导的旧的国际机制已难以胜任全球经济治理的任务
②其组成成员涵盖面广、代表性强,利于不同国家和地域的利益平衡
③二十国集团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④其成员经济实力强,国际政治地位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5.目前,上海合作组织同联合国等国际和地区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其成员国的经济和人口总量分别约占全球的20%和40%。上海合作组织是( )
①横跨欧亚大陆的地区性国家联盟
②维护地区及全球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
③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主导力量
④坚持开放包容、促进互利合作的多边机制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6.2023年10月26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举行。会议决定,上合组织继续加强政策沟通、安全合作、贸易畅通、资金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继续在国际局势的稳定和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对上海合作组织认识正确的是( )
①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专门性区域性国际组织,是当今国际社会日益重要的行为体
②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命名、秘书处设在北京的国际组织,中国主导世界秩序的作用越来越大
③开创了自冷战结束以来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是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
④是促进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协调与合作的纽带,是全球治理的重要载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海合作组织是当今世界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成立20多年来,上合大家庭成员不分大小强弱,平等地坐在一起,共话合作、共谋发展,认真聆听并仔细考虑各方提出的观点与建议,为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而努力,开创了“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全新模式,始终致力于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共同发展。在各成员国共同努力下,上合组织各领域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地区稳定发展局面不断得到巩固。
当前,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上合组织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国家希望成为“上合大家庭”的一员。请运用所学《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知识说明这一现象。
答案:DDBACD
7.
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上合组织开创的“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全新模式让对话与谈判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促进了地区稳定与发展,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成为当今世界区域合作的典范,有利于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