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各具特色的国家国体与政体1.3 政党和利益集团 导学案班级:______ 姓名: ______ 成绩:______【课标要求】了解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揭示国家的本质,理解国家管理形式的多样性。【学习目标】1.了解政党的性质和特点,对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了解资本主义国家利益集团的概念及特点,能够辩证看待利益集团的作用。【教学重点】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利益集团的特点及作用【教学难点】利益集团的特点及作用【新知导学】(请自主阅读教材,完成知识梳理。)马克思主义的政党观产生 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产生,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鲜明阶级性)地位 是阶级的__________性质 是有组织的政治团体,通常以__________(掌握政权、统治国家)为目标。也有一些政党以积极致力于推广某种政治思想、维护某种政治利益。(为了实现本阶级利益)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 参加__________纲领和党章 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议题有明确的态度和主张。二:政党制度类型 名称 政党地位 代表国家 实质资本主义政党制度 一党制 相当长时间内只存在一个执政党,独自把握国家政权 朝鲜(劳动党) 越南((共产党) 维护________利益,欺骗________两党制 众多政党中,两党居于垄断地位,轮流执政,一党是执政党,另一政党为在野党或反对党 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英国(保守党和工党)——现代政党诞生于英国。多党制 多个政党竞争国家政权 起源于法国;德国、意大利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________,各民主党派是________,二者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中国 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地位:我国的______政治制度2.产生: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______政党制度。3.优越性: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四、利益集团含义: 又称压力集团或倡议团体,具有共同利益,向政府或社会提出诉求,或以合法手段施加压力,借以影响公共政策地位 是现代政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 不以取得政权或改变政权为目标,在既有政治体制内进行完全合法的活动影响政府决策的途径 游说、宣传、助选、集会游行、司法诉讼类型 自利型利益集团(如商会)、公益型利益集团(如绿色环保组织)作用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课堂学习】情境:材料一:英国政局——2022年9月,随着在位70年之久的伊丽莎白二世辞世,英国王位第一顺位继承人查尔斯王子自动继位成为新的英国君主,2023年5月6日举行了加冕仪式。2023年11月当地时间13日,英国首相苏纳克突然改组内阁,内政、外交、卫士和社会福利大臣等多个职位被调整,让人猝不及防!最受关注的是首相解雇了苏拉·布雷福曼内政大臣职务,任命原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里为外政大臣,前首相大卫·卡梅伦接替外相位置。 材料二:美国政局——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候选人拜登战胜共和党候选 人特朗普当选美国第46任总统。2024年1月,美国2024年总统提名人选举将正式拉开帷幕。 与前几次选举不同的是,民主党对2024年总统提名选举日程做了大幅修改。2023年10月7日,美国前总统、2024年美国大选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在艾奥瓦州向支持者发表讲话。艾奥瓦州是美国第一个以举行党团会议作为总统提名人选举的州,民主党主张在2024年大选中废除该州的这一地位。 思考:阅读教材,结合英美两国政局变动,从国家元首的产生、职权和政府与议会关系两个角度分别概括英国、美国政体的特点。情境:材料:中国日报网2023年电:枪支暴力一直是美国社会的毒瘤。在美国党派政治、选票政治、金钱政治的诸多弊端交织下,控枪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美国的集团政治和选举政治为拥枪团体提供了合法渠道,使其能够大搞金钱攻势,影响政客们在枪支问题上的立场。于是,在行政、立法、司法三个权力分支的不断拉扯中,民众对美国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控枪的信心被消磨殆尽。有美国媒体悲观地断言,只要政府部门继续无所作为,只要联邦最高法院继续支持拥枪,只要国会继续陷入党争和瘫痪,“枪支暴力就是美国永远无法结束的瘟疫”。 天眼新闻:美国枪支泛滥的根源在于,个人持枪权很早就被写入了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枪支泛滥问题,就得启动修宪程序。但多年以来,控枪立法讨论总是在拥枪派和控枪派的严重对立中陷入僵局;而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依据宪法第二修正案做出的裁决,也往往不利于枪支管控。 结合上述材料,完成下列议学活动: 美国民主遭遇控枪困境的原因有哪些? (2)民主是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控枪困境表明美国民主已经失灵。请谈谈你的认识。情境: 材料一: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 ——习近平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二: 2022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进展和成就 一是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召开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完善党领导人大工作的制度机制。把实施宪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通过了第五个宪法修正案,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 二是把宪法实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党中央把宪法实施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全面实施。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日臻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新制定法律69件,修改法律237件。编纂民法典.制定和修改国家安全法、反外国制裁法等20多部法律,十年来,共有217件次的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收到120多万人次提出的380多万条意见建议。 四是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十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听取审议有关监督工作的情况的报告150多件,检查50多部法律的实施情况,共开展专题询问25次,专题调研45项,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如生态环保、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地方政府债务,加强对监察、司法工作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五是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最近完成了新一轮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以直接选举方式产生了260多万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人大的协商体现在调研、座谈、论证、审议、公开征求意见等各方面,人大通过的法律、作出的决定决议,都是在广泛听取意见、充分凝聚共识的基础上依法进行表决的。认真办理代表提出的4648件议案,84028件建议,做到了件件有回音、有落实,推动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组织全国人大代表开展调研和视察,支持人大代表就近参加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的活动,密切联系群众,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 议学活动: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十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是如何发挥制度优势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并结合议学提示完善答案。易混易错: 1.议会制共和制与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共同点:议会拥有立法权和行政监督权、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 2.在议会制国家中,议会不仅是国家的立法机关,还是国家的行政机关。( ) 3.在总统制国家里,总统不对议会负责,所以,总统行使权力不受议会的干涉。( ) 4.在议会制国家中,国家元首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向议会负责。( ) 5.民主共和制国家和君主立宪制国家都实行议会制。( ) 6.法国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有权停止和解散议会( )【课堂总结】 1.请用思维导图梳理出本课知识体系 2.关于本课,你是否还有困惑?如果有,请写下来。【夯实基础 提升素养】 一、单选题 1.(2023上·辽宁·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距离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还有一段时间,但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两大关键候选人现任民主党人总统拜登、前共和党人总统特朗普就相关热点议题相互攻讦,两党矛盾不断激化。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美国民主的实质就是按照多数人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②美国共和民主两党争取执政的主要手段是参加选举 ③美国两大政党在对待内外政策上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④两党争斗是美国的资产阶级维护其统治的政治外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3上·山西吕梁·高三校联考期中)“驴象之争”是美国的两个政党争夺政权的斗争。特朗普和拜登分别代表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二人互掐是为了降低对方在接下来的美国总统大选中的支持率,好让自己能够在总统大选中获胜,从而让自己所代表的政党能够掌握政权,统治美国。从中可以感悟( ) ①争取其团体利益及其成员利益是政党的目的 ②美国政党以参加选举为手段实现执政目标 ③美国两党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不可调和 ④政党在现代国家政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3上·湖北·高二校联考阶段练习)2023年以来,美国大规模枪击案已超600起,每次大规模枪击事件发生后,美国民众都呼吁采取更严格的联邦枪支管制措施,但在某些利益集团的阻挠下,美国两党始终无法在控枪问题上达成共识。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利益集团只关心本团体及其成员的经济利益 ②利益集团可以通过游说等方式影响政府决策 ③美国两党从根本上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④美国利益集团以掌握政权、统治国家为目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C 2.D 3.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