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学案(含部分答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学案(含部分答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一 统编版

资源简介

7.2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引用实例,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政治认同:正确认识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认同我国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措施和主张。 科学精神:明确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和原则,理解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和贡献者。 公共参与:支持国家对外开放的举措、政策,为积极参与开放型经济做好准备。
【教材导学 知识梳理】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我国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挑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1)中国的脱贫攻坚对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启示。
(2)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①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机会,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力。
②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
③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二)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1.中国态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2.中国主张:
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通过协商为应对共同的挑战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
中国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包容。
3.中国行动:
我国以“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
4、中国的原则:
(1)要求:
在国际交往中,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坚决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坚持义利相顾、先义后利,与各国人民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同繁荣。(义利相顾)
(2)意义:
它是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尊重、维护和补充,也是对狭隘国家利益观的超越,更是对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霸权行为的反对和鞭挞。坚持正确义利观,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预习自测 判断正误】
1.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通过贸易保护应对挑战。
2.在新的起点,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主导者。
3.共建“一带一路”仅着眼于促进我国自身发展。
4.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繁荣,要以共商共建共享为重点。
5.中国给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十年收获 再启新程——海外专家热议“一带一路”倡议改变世界》。
新课讲授
总议题: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
议题一: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议学情境:
播放视频《张维为:中国为何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展示材料:
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奇迹,以及由此形成的发展经验,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可以说,中国在21世纪最大的发展机遇就是经济全球化。因此,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符合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从2008年中美通过G20(二十国集团)加强合作、力挽狂澜开始,中国已经从全球化的参与者和追随者逐步转变为全球化的反哺者。无论是“一带一路”倡议,还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都是中国为推动全球化发展而做出的积极尝试,显示出中国正在努力承担起更多的国际责任。
其实,不仅是中国,很多国家都认识到了,全球化的继续前行需要新动力、新思路、新模式,并纷纷开始探索经济增长和全球治理的新路径。从全球化顺利推进的角度看,各国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解决全球化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社会的公正、公平,缩小富人与穷人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差距。
议学任务: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
我国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和挑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国家经济)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个人生活)
2、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
(1)中国的脱贫攻坚对世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启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2)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①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更充足的资本、更丰富的产品、更宝贵的合作机会,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力。
②中国同一大批国家的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
③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推进,为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对世界经济的促进作用】
相关链接:中国的发展道路:
中国的发展关键在于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是一条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道路,是一条改革创新的道路,是一条在开放中谋求共同发展的道路。
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多惠及其他国家和人民。
议题二: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议学情境:
播放视频《中国扛起经济全球化大旗》。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的祝酒辞》是2023年10月17日习近平同志的讲话。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同各方合作伙伴一道,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共同为全球互联互通贡献力量,为国际经济合作搭建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增添动力。共建“一带一路”追求的是发展,崇尚的是共赢,传递的是希望。只要我们坚守合作初心,牢记发展使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一定能焕发出时代光彩,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中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同心协力,共迎挑战,谱写亚太合作新篇章》是2023年11月16日习近平同志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指出,亚太繁荣发展的历程表明,唯有合作才能发展,不合作是最大的风险,搞“脱钩断链”对谁都没好处。我们要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打造合作共赢的开放型亚太经济。中国坚持敞开大门搞建设,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全球互联互通、促进发展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议学任务:结合视频材料,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中国态度: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2.中国主张:
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通过协商为应对共同的挑战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
中国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包容。
名词点击:多边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
多边贸易: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相互间的收支能够在整体上获得平衡,通过协议在多边结算基础上所进行的贸易。世界贸易组织所管理的体制就是多边贸易体制。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在对外贸易中通过关税或非关税壁垒限制进口,以减轻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遭受的外国产品竞争,并向本国产品提供各种补贴或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
3.中国行动:我国以“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
4、中国的原则:
(1)要求:在国际交往中,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坚决摒弃过时的零和思维,坚持义利相顾、先义后利,与各国人民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同繁荣。(义利相顾)
(2)意义:它是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尊重、维护和补充,也是对狭隘国家利益观的超越,更是对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霸权行为的反对和鞭挞。坚持正确义利观,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1. 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
①中国的态度: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世界经济的推动者,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持续发展。
②中国的主张:中国奉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规则制定。中国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
③中国的行动: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共同繁荣。
④中国的原则:义利相兼、先义后利。
2. 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关系?
1. 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肯尼亚独立以来的首条新铁路——蒙内铁路正式通车。这将引领东非大地加速发展,带动区域乃至整个非洲经济实现飞跃。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
①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提高国际分工水平
②中国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有助于实现互利共赢
③我国已经具有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实力
④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 改革开放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成因。1978年,是中国重新走“进”世界舞台的时间节点;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是当今中国在全球的最新定位和发展坐标。从“进”到“近”体现了中国( )
①是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②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③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④在谋求本国发展的同时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从2013年到2023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已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打造了一个个“国家地标”“民生工程”“合作丰碑”。一大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落地生根,为共建国家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一批清洁、高效、质优的绿色能源项目点亮共建国家未来发展之路。在减贫、农业技术、职业教育等民生领域,一个个接地气的项目有效提高了共建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建设( )
①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秩序的主导者
②为破解世界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方案
③改变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模式
④展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和担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 )
①是破解全球各国发展难题的总钥匙,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②旨在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高质量发展,与世界分享中国发展机遇
③形成了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全球发展格局
④弘扬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 近年来,国外对中国反倾销案越来越多,涉及行业越来越广,涉及技术含量标准越来越高,对华贸易壁垒也越筑越高。对此,我国政府要(  )
A. 加强政策扶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B. 树立规则意识并增强利用国际组织规则的本领
C. 走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之路
D. 充分利用国际组织给予的权利,客观公平公正地解决分歧
6.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中国企业已经在20多个国家建设56个经贸合作区,为有关国家创造近11亿美元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这表明( )
①中国为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
②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主导力量
④中国发展为其他国家发展提供了机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WTO第143个成员。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贸组织“重要”且“活跃”的成员,是世贸组织诸边谈判的重要推动者。
加入世贸组织二十年来,中国坚持全面改革开放,充分融入世界市场和全球价值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经济总量增长近11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接近30%。作为目前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资吸收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国,中国融入多边贸易体制使世界广泛受益,为世界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和巨大的经济发展红利。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马可评价说:“中国目前占世界经济增长的30%,这在WTO谈判中也得以体现。基于此,中国保持与世贸组织的紧密联系,并坚持多边主义,这对于更多国家实现繁荣发展,是一条可实践的道路。”
结合所学内容,说明中国入世20年,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与世界。
答案:BCDCDC
7.
①中国入世20年,促进了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增强了自身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
②中国入世20年,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支持对世贸组织进行必要的改革,推动世贸组织对新议题的规则制定,使世贸组织成为真正具有代表性的国际贸易治理机制。
③中国入世20年,充分融入世界市场和全球价值链,以自身经济快速增长为全球经济稳定和增长提供强大推动,推动世界经济向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