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第九课 法治中国建设第三框 公正司法 导学案【课标解读】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认同公正司法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支持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科学精神:理解公正司法的内涵、意义、要求,明白公正司法需要建立长效机制,需要一以贯之。法治意识: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通过相关资料和所学,对司法机关持久性公正司法提出自己的建议。公共参与:以主人翁的姿态监督司法机关的执法行为。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体系构建】【核心知识点】一、公正司法的内涵1、公正司法的内涵公正司法,就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2、公正司法的意义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3、公正司法的特征(1)司法的程序要公正①要求: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②意义: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2)司法的结果要公正①要求:结果的公正(≠程序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判决结果合理合法。②意义:只有结果公正,才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③实现方式:法律的公平正义正是通过一个又一个公正的判决得以实现的。二、推进公正司法1、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要求:①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法官个人)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②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2、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3、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要求: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4、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要求:①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②健全落实罪刑法定(≠设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习题演练】1、近年来,一批冤错案被依法纠正,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坚决守住防范冤错案底线;司法责任制改革“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出台规定防止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批条子”“打招呼”。这一系列改革举措的作用是( )①建设法治社会,完善法律援助制度②推进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③坚持良法之治,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④完善法律实施机制,推进法治国家建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严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由此可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旨在( )①提高司法能力和公信力,让司法发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②健全司法制约监督机制,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③司法机关严格公司司法,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义义审判制度④践行人民至上发展思想,增强司法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其中的道理是深刻的,警示我们推进依法治国必须( )①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②提高司法公信力,发挥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的引领作用③保障法官个人独立行使司法权,不受外界干涉④坚持司法程序和司法结果的公正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面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基础性改革,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目前全国法院法官员额制改革已全面完成,实行法官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设立法官惩戒委员会,强化错案责任追究,此项司法责任制改革的目的是( )①强化司法公正,守护公平正义②推进阳光司法,维护政府权威③完善司法程序,实现核心价值④强化责任落实,激发法官动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 B D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