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7张PPT)“春之赞歌”朗读者在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春日里,学校要从二年级小学生中评选“春之赞歌朗读者”,这次评选需要完成六个任务,最后根据每个同学的得星数评出“春之赞歌朗读者”。单元任务1 古诗二首二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精读引领课课时建议:2课时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在这美好的春季里,让我们边诵读古诗,边想象诗歌中描绘的春天美景,并感受春天的无限生机与活力。不要忘记积累星星,争做本单元的“春之赞歌朗读者”做好准备。第一课时活动一:正确朗读古诗,自主识字。自读古诗,读准字音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字的?黄莺图片识字柳树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字的?加一加识字土+是=堤大堤组词识字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几个字的?醉(醉酒)自读古诗,读准字音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你能给它们组个词吗?组词识字妆(化妆)绦(丝绦)裁(剪裁)丝字理识字甲骨文隶书“丝”的甲骨文的形状就像两束两端打了结的蚕丝,所以“丝”的本义为“蚕丝”。篆书的“丝”,在甲骨文的基础上省去了上端的两个结。后来发展到楷书时,“丝”的字形就变得方正起来。你在哪儿见过这个字?剪生活中识字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借助斜线,读好停顿活动二:学习《村居》,梳理古诗学习方法。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猜一猜:诗人写了哪里的春景?了解诗题——诗人写了居住在村庄看到的美景。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了解诗意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拂堤:拂扫着堤岸。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出的雾气。纸鸢:风筝。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中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请用圆圈圈出来。了解诗意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借助插图和诗句中的景物,你想象到一幅怎样的画面?了解诗题、诗意早春二月,小草的嫩芽从土里钻出来,自由地生长着,黄莺在天上纵情飞舞,欢快地鸣叫。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细长的柳条在春风中摇摆,轻轻地拂扫着堤岸。傍晚,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放风筝呢!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感悟诗情诗人会是怎样的心情?喜悦之情由衷赞美村居【清】高鼎 莺飞 ,拂堤 。儿童 , 放纸鸢。诵读积累想象画面3了解诗题、诗意感悟诗情诵读积累12总结学习方法活动三:对照评价标准,评一评。评价标准 能正确朗读两首诗 能读好两首诗的停顿 能说出读《村居》 后想象到的画面 能正确背诵《村居》 共得星数 评一评课中操活动四:运用方法,学习《咏柳》。想一想:诗人写的是什么景物?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了解诗题——诗人写的是柳树。你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碧玉:用“碧玉”形容柳树。丝绦:丝编的带子或绳子。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了解诗题、诗意借助插图,你想象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了解诗题、诗意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细细的柳条垂下来,就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些装扮了一树的细细叶子是谁的巧手裁出来的呢?二月的春风,就像一把看不见的剪刀剪出了满树的细叶。感悟诗情想一想,诗人赞美了什么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对柳树的赞美对春天、春风的赞美咏柳【唐】贺知章碧玉 , 绿丝绦。 谁裁出, 似剪刀。诵读积累这节课我们运用“想象画面”的方法和“了解诗题、诗意—感悟诗情—诵读积累”的步骤读懂、读好古诗,并把想象到的画面讲了出来,让大家了解到古诗中描写到的春天的美景和乐趣。相信你今后一定能运用学到的方法和步骤运用到其他古诗的学习中去。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边读诗句边想象画面”的方法,也知道了学习古诗的步骤,这节课我们就运用学到的方法,继续诵读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 并学写本课的字宝宝吧。活动一:拓展阅读,想象古诗画面说美景。春日偶成【宋】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春风(节选)【清】袁枚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读一读这两首诗,读准字音。春日偶成【宋】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春风(节选)【清】袁枚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读了题目后,你知道了什么?——诗人在春天郊游时偶然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就写的春风。春日偶成【宋】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春风(节选)【清】袁枚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诗中分别写到了哪些景物?用圆圈圈出来吧。春日偶成【宋】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借助插图和诗中景物,说一说想象到的画面。接近正午时分,天上飘着淡淡的云,偶尔刮来阵微风。诗人高兴地在花柳之间穿行,不知不觉来到了一条河边。春风(节选)【清】袁枚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借助插图和诗中景物,说一说想象到的画面。春风就像贵客一样,吹到哪里,哪里就繁华起来。它把千山的雪都吹化了,吹过后,留下了留下万国的花香。评价标准 能读好两首诗的停顿 能说出读古诗后想象到的画面 共得星数《咏柳》 《春日偶成》 《春风(节选)》 《咏柳》 《春日偶成》 《春风(节选)》 —对照评价标准,评一评—活动二:学习生字,规范练写,评价修改。古诗化妆儿童趁早碧绿丝巾剪刀—认读字词——认读字词—童趁诗碧妆丝绿剪左右结构上下结构—观察这些字,按结构分类—半包围结构活动三:读帖学法,指导练写。左右结构仔细观察左右结构的字,说一说注意什么。左窄右宽窄让宽“讠”的短提写得小一些。“寺”上半部分为“土”,第 2 横最长,覆盖下面的“寸”。“纟”最后一笔变为“提”。右半部分为“录”。左侧部分写到竖中线左侧,为右半部分让出空间“女”写在竖中线偏右处。说一说注意事项,并伸出小手,书空一下吧。课中操上下结构上扁宽下长上窄下宽上宽、长,下扁、短。仔细观察上下结构的字,说一说注意什么。上长下宽第 9 笔为横,第 10 笔为竖;“里”中间的竖处于竖中线上。“王”最后一笔变为提;下面的“石”写得扁、宽。说一说注意事项,并伸出小手,书空一下吧。四个“撇折”平衡地分布在横中线和竖中线周围;“一”从左下格中间起笔,写到右下格中间处。上半部的“月”“刂”均在横中线下方收笔;下半部分“刀”字底的撇收笔与横折钩在同一水平线上。说一说注意事项,并伸出小手,书空一下吧。半包围结构外边的走字旁最后一捺写舒展,里边的三撇间距匀称。仔细观察半包围结构的字,说一说注意什么。活动四:师生评价,修改练写。借助下面的评价表格,师生进行评价,书写不理想的,重新练写。评一评,改一改姿势正确 书写正确 注意笔顺笔画 注意结构和占格 纸面整洁 这节课我们运用上节课学到的方法诵读了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你们不但能读好诗歌,而且还把边读边想象到的、诗歌中描绘的春天的美景讲出来,非常棒!更棒的是,还能把 8 个生字写正确、写美观,继续加油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古诗二首》教学视频1.mp4 二年级下册1.《古诗二首》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