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1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13.1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课标要求】
1.识记超前思维的含义;超前思维与超前意识的关系。
2.解释与论证:超前思维的特点。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明确超前思维的探索性、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
公共参与:正确运用超前思维的特点,提高超前思维的正确性。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超前思维的含义,把握超前思维的特征。
难点:理解超前思维的基础。
【知识梳理】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1.依据: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规律性,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2.含义: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
3.表现:“先知先觉”是超前思维的表现。人的思维既可能近似于等同地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也可能以超前或落后的方式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先知先觉”能够对事物发展情况作出正确预测。
4.超前思维是有超前意识的思维。善于反思、勇于质疑是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1.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超前思维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把握之上的,是对认识中落后的、过时的、丧失优势的东西予以否定,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
2.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超前思维利用思维的创造性,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具体时间和空间,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在头脑中推想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相对于事物的现状而言,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征。
3.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
(1)原因: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之分,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事物发展的具体状况不一定完全按照人们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
(2)提高措施:要提高超前思维预测推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人们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创造有利的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
达标检测
1.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饼干界的“网红”奥利奥利用新奇的瑞典鱼口味,带动了足够多的销量。这启示我们要(  )
①立足实践,注重调查研究
②善于运用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
③培养超前思维,防止品牌形象老化
④创造条件,改变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治国理政,要学会“下先手棋”。在我国治国理政的思想中,能充分反映这一思维方法的有(  )
①我国提出要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②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我国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愿景
④要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语句能够体现超前意识的有(  )
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②世无常贵,事无常师
③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④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我们从一个视角去认识对象,也许会发现对象的某种性质或功能是有缺陷的。如果转换视角,对象的这种“缺陷”也可以转化为各种各样的“优势”。这要用到的思维形式主要是(  )
①发散思维
②聚合思维
③逆向思维
④超前思维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手机支付让人们出门只需带一部手机便能完成购物、乘车等大多数事情;共享单车的普及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高铁让原本数十小时的路程在短短数小时内就能到达;网购极大节省了人们的时间和精力,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买到需要的东西。从创新思维角度看,“新四大发明”主要“新”在(  )
①方法新,创新思维不是用某一种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
②思路新,突破规律的制约,构思多种设想,探索多个答案
③结果新,创新思维的结果常常是独特的、出乎意料的
④步骤新,创新思维的步骤具有多向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