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8.2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化交流的关系和要求。
2.掌握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3.正确理解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的关系。
4.明确文化交融的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1.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2.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
难点:提高文化交流互鉴的参与意识。
一、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
知识点1:文化交流的意义
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        。各民族文化之间的          不仅不会成为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障碍,反而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    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知识点2:文化交流的要求
(1)坚持              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
(2)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          ,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二、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
知识点:文化交融的意义
1.文化交融    文化的发展。文化因    而多彩,文化因    而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2.纵观几千年文化发展历程,人类正是通过        ,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才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推进人类        ,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1.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民风息息相关,特色鲜明、异中有同,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这说明(  )
A.文化的差异性是由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决定的
B.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渐趋融合
2.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  )
A.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B.文化交流要保持文化底色
C.要构建人类共同的价值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
3.著名川菜“夫妻肺片”在美国有一个源自好莱坞同名电影的英文名“史密斯夫妇”(Mr and Mrs Smith),在美颇受认可。休斯敦Pepper Twins(双椒川菜馆)的招牌凉菜“夫妻肺片”荣登“美国餐饮排行榜”,并被选为“年度开胃菜”。这表明(  )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独特标识
③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的影响力 ④文化融合能够减少中西文化差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在人类文明庄严的通道上,中华文明无处不在。在美国最高法院大楼的“司法、自由的护卫者”纪念碑上,刻有三个石像,分别是颁布《十诫》的摩西、雅典立法家梭伦,以及穿着长袍、留着长须、以系统道德理论治国的孔子。这说明(  )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具有凝聚力和连续性
③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④要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五四运动时期,有人提出:“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依赖的,一为独立的。一为因袭的,一为创造的。……”材料中的观点表面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实质上说是错误的,因为这种观点(  )
①过多强调自我,拒绝文化的借鉴和融合
②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是全盘西化论的体现
③从根本上否定了东方文化丰富的内涵和无穷的魅力
④缺乏文化的包容性,排除异己,孤芳自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