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第八章 资 源 税 类知识目标 掌握资源税类各税种的基本内容。 掌握资源税类各税种的纳税人。 掌握资源税类各税种的计算方法。能力目标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能够掌握资源税类各税种的计税依据和原理。 能够解决征纳工作中的问题。案例导入从国外的成功经验看我国资源税改革资源税在西方发达国家属于绿色生态税收,主要目的是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发达国家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环境的恶劣迫使发达国家自1970年开始调整税收政策,资源税由收益型转向绿色生态型。表现为许多国家普遍征收较高的资源税。如日本和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都对能源产品征收重税。据测算,德国的燃油税率(税收占税前价格的比率)在200%左右,日、英、法等国与德国持平 。能源重税政策使日本和欧洲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大大提高,日本、德国、英国和法国四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大约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35%,消耗的能源仅占全球能源消耗的14%。我国资源税多年来一直实行从量定额计征,企业承担的生态恢复和环境补偿成本较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利于有效发挥资源税调节经济的功能,不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因此,在总结新疆和西部地区资源税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签署第605号国务院令,决定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并于2011年11月1日起实施,修改的主要内容:一是增加了从价定率的资源税计征办法,对原油、天然气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并相应提高了原油、天然气的税负水平,税率为5%~10%,这次改革暂按5%的税率征收。二是统一内外资企业的油气资源税收制度,取消了对中外合作油气田和海上自营油气田征收的矿区使用费,统一改征资源税。 第四节 土地增值税土地增值税是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土地增值税有以下特点:(1)征税范围是有偿转让的房地产。(2)征税对象为转让房地产时取得的增值额。(3)征税税率为超率累进税率,实行分级计税。(4)征税目的为规范房地产市场交易,调节土地增值收益。一、纳税人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是指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其中,“单位”是指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股份制企业、其他企业,以及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其他单位;“个人”是指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个人。二、征税范围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连同国有土地使用权一并转让。判定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标准凡属于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的不动产,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1.必须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和附着物。2.必须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和附着物的转让行为。3.必须是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和附着物的转让行为。说明① 必须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和附着物。国有土地,即国家所有的土地。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农村和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② 必须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和附着物的转让行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或国有土地使用权、房屋产权出让,均不属于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所谓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属于土地一级市场;而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使用者通过受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后,再转让土地使用权的行为,属于二级交易市场。③ 必须是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和附着物的转让行为。土地增值税征税范围的其他具体规定① 出售.以出售方式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附着物的。因同时符合上述三个标准,所以属于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②继承、赠与。以继承、赠与方式转让房地产的。只发生房地产产权转让,没有因为权属转让而取得相应的收入,不纳入征税范围。③ 房地产的出租。虽取得收入,但没有发生产权转让,不属于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④ 房地产的抵押。在抵押期间不征收土地增值税,待抵押期满后,视该房地产是否转移占有来确定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税,对于以房地产抵债而发生权属转让的,应列入征税范围。⑤ 房地产的交换。单位之间换房,有收入且发生了产权转移属于征税范围;但对个人之间互换自有居住用房地产的,经当地税务机关核实,可以免征。⑥ 以房地产投资、联营。一方以房地产作价入股进行投资或作为联营条件的,暂免征收,对投资、联营企业将上述房地产再转让的,应征收土地增值税。合作建房。即一方出地,一方出资金。若建成后分房自用,免征收土地增值税;若建成后进行转让,则属于土地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企业兼并转让房地产。被兼并企业将房地产转让到兼并企业中的,暂时免征土地增值税。⑨ 房地产的代建房行为。对于房地产开发公司而言,虽然取得了收入,但没有发生房地产权属的转移,其收入属于劳务收入,不属于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⑩ 房地产的重新评估。国有企业在清产核资时,对房地产价值进行重新评估而使其升值,因没有发生房地产权属转移,也未取得收入,不属于土地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三、税率土地增值税以增值率为累进依据,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所谓增值率,就是增值额占扣除项目金额的比例。土地增值税税率表级次 增值率 税率(%) 速算扣除系数(%)1 不超过50%的部分 30 02 50%~100%的部分 40 53 100%~200%的部分 50 154 超过200%的部分 60 35四、计税依据土地增值税的计税依据——土地增值额即纳税义务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减除规定的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计算公式为:增值额=转让房地产取得的应税收入—法定扣除项目金额四、计税依据1.应税收入的确定纳税义务人转让房地产取得的应税收入,指转让房地产的全部价款及有关的经济收益。包括货币收入、实物收入和其他收入。2.扣除项目的确定。(1)新建房地产转让。可扣除内容包括:① 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包括:纳税义务人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地价款;纳税义务人在取得土地使用权时按国家统一规定缴纳的有关费用,即按国家统一规定缴纳的有关登记、过户手续费。② 房地产开发成本。房地产开发成本是指纳税义务人房地产开发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包括: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用③ 房地产开发费用。房地产开发费用是指与房地产开发项目有关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纳税义务人能够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并能提供金融机构贷款证明的,允许扣除的房地产开发费用为:利息+(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5%以内。纳税义务人不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或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贷款证明的,其允许扣除的房地产开发费用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10%以内④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指在转让房地产时缴纳的营业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除此之外教育费附加也可以视同为税金进行相应扣除。⑤其它扣除项目。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允许按取得土地使用权时所支付的金额和房地产开发成本之和,加计20%的扣除。加计扣除费用= (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的金额+房地产开发成本)×20%(2)存量房地产转让。可扣除内容包括:①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评估价格=重置成本价×成新度折扣率②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地价款以及按国家统一规定缴纳的有关费用;③转让环节交纳的税金【提示】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转让房地产时缴纳的印花税列入管理费用中,不再单独扣除。除了房地产开发企业之外的其他纳税人在计算土地增值税的时候,允许扣除在转让房地产环节缴纳的印花税。土地增值税的计算公式1:应纳税额=∑(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适用税率)公式2:应纳税额=增值额×适用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课堂训练8.5】某房地产开发公司销售新建商品楼一栋,取得销售收入1.3亿元,已知该公司支付与商品房相关的土地使用费及开发成本合计为4 800万元;该公司没有按房地产项目分摊银行借款利息;当地规定房地产开发费用扣除比例10%;销售商品房缴纳相关税金770万元,计算该公司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解析:扣除金额 = 4 800 + 4 800 × 10% + 770 + 4 800 × 20% = 7 010(万元)土地增值额 = 13 000 7 010 = 5 990(万元)增值额占扣除项目的比例 = 5 990 7 010 = 85%适用税率为40%、速算扣除系数5%应纳土地增值税 = 5 990 × 40% 7 010 × 5% = 2 045.5(万元)六、土地增值税的税收优惠(1)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其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之和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税;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之和20%的,应就其全部增值额按规定计税。(2)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免征土地增值税。(3)个人因工作调动或改善居住条件而转让原自用住房,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凡在原住房居住满5年的,可免征土地增值税;居住满3年未满5年的,减半征收土地增值税七、土地增值税征收管理土地增值税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纳税人应当自转让房地产合同签订之日起7日内,向房地产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同时向税务机关提交相关资料,并在税务机关核定的期限内缴纳土地增值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