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章节复习学案(无答案) 2023-2024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章节复习学案(无答案) 2023-2024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
知识梳理
考点一 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探究的一般步骤有:
考点二: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1.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
2.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 。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 和 。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要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
(4)测量结果由 和 组成。
4.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 。
5.误差: 值与 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减小误差常用的方法:
典例探究
例1 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明的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
例2 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此时长度为 。其中准确值为 ,估读值为 。
例3 亮亮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的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材料有关。他想通过实验来研究自已的猜测是否正确。于是,他在实验室中做实验。下表是他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条件 琴弦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 cm 琴弦的横截面积 mm2
A 钢丝 20 0.3
B 钢丝 20 0.7
C 尼龙丝 30 0.5
D 铜丝 40 0.5
E 尼龙丝 40 0.5
(1)如果他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粗细的关系,则他应选用表中编号 的琴弦。
(2)如果他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材料的关系,则他应选用表中编号 的琴弦。
(3)探究过程通常按照下列步来进行:①分析归纳;②实验研究;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则亮亮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
达标练习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 。
2.在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某同学的身高1.64 ;
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0 ;
一块窗玻璃的厚度约为2.5 ;
一节干电池的长度约为6 。
3.在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时,停表的示数如上图所示,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
min s。
4.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32 cm=32×=0.32m B.32 cm=32 cm×m=0.32 m
C.32 cm=32×m=0.32 m D.32 cm=32 cm×=0.32 cm
5.将物质世界物体的大致尺度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夸克、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
B.原子核、夸克、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银河系、太阳系
C.夸克、原子核、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银河系、太阳系
D.夸克、原子核、原子、分子、生物体、地球、太阳系、银河系
6.某实验小组用同一把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得到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
A.6.2 dm B.6.20 dm C.62 cm D.620.0 mm
7.用一把刻度尺测某一物体的长度时,一般要测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小观察刻度时由于视线不垂直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小由于读数时估读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误差
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8.请根据甲、乙两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正确的读数方式应如图 所示,铅笔的长度为 cm.。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时需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 cm,26.00 cm26.02 cm26.42 cm,则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该物理课本的长度为 。
9.如图所示,钢梁向下弯曲偏离水平位置的距离 h叫下垂量。小亮见到这个图后认为:一根钢梁的下垂量h可能与重物对钢梁的拉力F、两个支撑柱的间距s这两个因素有关。他用两块砖支起一根钢筋,用不同的力向下压钢筋中部,观察记录钢筋的下垂量。
(1)要探究“一根钢梁的下垂量h与两个支撑柱的间距s的关系”,他必须控制
一定,改变 。
(2)“用两块砖支起一根钢筋,用不同的力向下压钢筋中部,观察记录钢筋的下垂量”中包含的科学探究的步骤有: ; 。
10.有一个T形工件,如图所示。根据你的观察,上面一横(ab)的长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面一竖(cd)的高度。你用什么来检验观察结论是否正确
检验结果是:上面一横的长度 (选“大于”“小于”或“等于”)下面一竖的高度。从以上的经历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11.厦门有一处著名的“怪坡”,在怪坡上,“车倒爬,水倒流”。科学家经实地测量却发现:95m长的怪坡“坡顶”比“坡底”还要低1.6m。但周围参照物的影响使人产生了错觉。由此可见,“眼见为实”有纰漏,科学测量明真相。
(1)水平仪放在水平位置上时,重垂线位置如图甲(a)所示;放在怪坡上时,重垂线位置如图甲(b)所示,则此时水平仪的 (选填“左”或“右”)侧偏高。
(2)图乙中线段AB 和线 CD 的实际长度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