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单元测试(含答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4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单元测试(含答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4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血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血液因含大量的③而呈红色
B.患急性炎症时,①会明显增多
C.如果要从血细胞中提取DNA,可选择③
D.血浆内含量最多的物质是蛋白质
2.甲常说:“我是万能输血者。”乙却说:“我是万能受血者。”甲、乙的血型分别是( )
A.A型、B型
B.O型、AB型
C.O型、B型
D.A型、O型
3.建立中学生健康档案是关注生命的重要举措。下表是小明身体检查时的化验单,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依据小明白细胞的数目,可判断他可能有炎症
B.小明的红细胞数量偏低,但是血红蛋白含量正常
C.小明不适合去缺氧的高原地区旅游
D.根据小明的化验结果,医生建议他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加入少量柠檬酸钠溶液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会发生分层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B.中间白色的是白细胞
C.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是血浆
D.下层红色、不透明的是红细胞
5.关于人体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有动脉血的血管一定是动脉
B.动脉一定比静脉粗
C.毛细血管在人体内分布最广
D.静脉将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
6.如图是心脏、血管的示意图,“→”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属于动脉血管 B.乙和丙都属于静脉血管
C.血流方向是甲—乙—丁—丙 D.丁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7.下列细胞与其功能的对应中,正确的一组是( )
A.白细胞—止血和加速凝血
B.红细胞—吞噬病菌
C.红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D.血小板—吞噬病菌
8.下列心脏的四个腔与血管的连接表示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心房—肺静脉
B.左心室—肺动脉
9.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图像。其中的①②③表示血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了便于观察,应选择尾鳍色素较多的活的小鱼
B.①是小静脉,③是小动脉
C.②是毛细血管,判断的依据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D.三种血管中的血流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①、②、③
10.如图为小明学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后整理的部分笔记,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如图,若将水从肺静脉注入心房片刻后,用手挤压心室,②内的水会流进( )
A.主动脉
B.肺动脉
C.上腔静脉
D.下腔静脉
12.静脉输液时,药物首先会出现在心脏的(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右心室 D.左心室
13.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看到的血细胞,其中可以运输氧、吞噬病菌的分别是( )
A.①、②
B.②、①
C.①、③
D.③、②
14.图中②和③分别代表( )
A.左心房、右心房
B.右心房、左心房
C.左心室、右心房
D.右心室、左心房
15.下图反映了某生理过程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在图一中,若Ⅱ所示结构为小肠内毛细血管,则Y是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B.在图一中,若Ⅱ为肺部毛细血管,Y是血液中的氧气,则Ⅲ所示结构为肺静脉
C.在图一中,若Ⅱ为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则Y代表氧气
D.在图二中,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组织,Y表示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 情况,呼吸作用最旺盛的是甲组织
16.甲图是心脏工作示意图(a、b、c、d为与心脏相连的血管,①、②、③、④为心脏的四个腔);乙图是心脏跳动一次,心房与心室收缩和舒张的时间关系示意图。下列关于心脏的工作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心房收缩、房室瓣
打开,血液流向心室
B.甲图表示心房和心室都收缩,
房室瓣和动脉瓣都打开
C.甲图表示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对应乙图的时间段是0.1s~0.4s
D.甲图表示心房和心室都舒张,对应乙图的时间段是0.4s~0.8s
17.如图是人体某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血管分布较深,管壁弹性大
B.图中的血管是毛细血管
C.气体交换后,组织细胞内氧含量降低
D.气体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
18.某同学因严重腹泻进行输液治疗,消炎药通过血管输入到他的体内。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输液时针头应插入动脉血管
B.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C.药物到达消化道前无需经过心脏
D.药物只经过一次体循环就到达消化道
19.如果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 )
A.红细胞会凝集成团 B.血流速度加快
C.受血者白细胞增多 D.毛细血管破裂
20.下列关于人体血液和输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如果红细胞少或血红蛋白少,会出现贫血
B.白细胞能吞噬病菌,细胞内没有完整的细胞核
C.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只需输入血小板,不需输入全血
D.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21.某病人患低血糖,护士将葡萄糖针剂从其前臂静脉输入病人体内,当葡萄糖流到肺泡处的毛细血管时,所经过的途径是( )
①上腔静脉 ②左心房 ③右心房 ④左心室 ⑤右心室 ⑥肺动脉 ⑦肺静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⑤⑦
C.①④⑤⑥ D.①③⑤⑥
22.如图为自制的人体血液循环模型。其中A、B、C、D是四个塑料瓶,共同组成了心脏,D代表左心室;E和F是两支试管,代表某些器官内的毛细血管网。手动挤压该模型中的塑料瓶,产生的压力能使瓶中的液体在密闭管道中循环流动。下列关于此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管道G内流动着静脉血
B.试管F可代表肺部毛细血管网
C.A代表左心房,B代表右心房
D.单向阀门①、②模拟心脏内的瓣膜
23.献血能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提倡公民义务献血
B.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D.一次献血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24.测定血压和脉搏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和图乙的测定部位分别为桡动脉和肱动脉
B.脉搏是指动脉的搏动,次数与心率一致
C.血压是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D.图中测定的血管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25.为便于抽血,医生常用橡皮软管扎紧上臂(如图所示)。这是因为软管扎紧手臂后,使血管鼓胀。鼓胀处位于( )
A.软管与手之间的动脉
B.软管与手之间的静脉
C.软管与肩部之间的动脉
D.软管与肩部之间的静脉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每空2分,共10分)图甲为心脏结构示意图,A、B、C、D为心脏四腔,①~⑦表示与心脏四腔相连的血管或心脏中的瓣膜;图乙为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e、f、g、h、m、n表示血管,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A、B、C、D四腔中,壁最厚的是[___],内部充满静脉血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2)A与C之间及B与D之间的结构②和⑦是_________,能够防止血液倒流。
(3)若从甲图中的⑥注水,则水会从[___]流出。
(4)用乙图中的字母、箭头写出肺循环途径:_________。
27.(每空2分,共8分)如图是人体几种血管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输送血液离开心脏的甲血管是_________(填血管类型)。
(2)判断丁血管是毛细血管的最主要依据是_________。该血管管壁薄,由___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
(3)手臂上的一条条“青筋”是指_________(填编号)血管。
①运动时,人体的呼吸频率和深度相应增加,使如图所示的a肋间肌和[b]_________功能加强,胸廓扩大和缩小的幅度_________。训练结果表明,两种方式均可以提高肺活量。
②与训练方式1相比,训练方式2的肺活量的提升率更高,这主要是由于该方式训练过程中,两组训练间_________。
28.(每空2分,共14分)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路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分四腔,由A到C,由B到D,都有_________,可以保证血液的定向流动。
(2)血液由D_________出发,回到A_________的循环途径叫_________。
(3)经过6与7的交换,即_________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从_________血变成_________血。
29.[(1)(4)题,每空2分,(2)(3)题,每空1分,共8分]图甲是人血涂片;图乙是加入抗凝剂柠檬酸钠的新鲜的人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的结果。请回答问题。
(1)图甲中细胞③位于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处,如果其数目过少,说明人已经出现_____________症状。
(2)患急性炎症时,数量明显增多的是图甲中的[____]。
(3)血友病患者受伤后血流不止,这主要与图甲中的[____]有关。
(4)图乙中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_____________。
30.[(1)题,每空1分,(2)(3)题,每空2分,共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体具有极为精细而复杂的结构,各组成部分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其中,血管是人体的“生命线”,一旦出现异常,便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动脉硬化是导致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全球每年约有2 000万人因此而死亡。动脉硬化的发展过程如图一所示。
(1)动脉是将血液___________(填“运出”或“运回”)心脏的血管,血液流速较快,对血管壁的压力大,容易引起管壁内皮损伤。在此基础上,血液中的___________从受损处进入血管壁沉积,是导致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
(2)心肌细胞通过___________作用为心脏收缩过程提供能量。心肌细胞分解的有机物是通过图二中③___________动脉运输而来的,该血管病变会使心肌缺血,影响心脏的功能。
(3)脑细胞对缺氧非常敏感。正常情况下,由呼吸系统吸入的氧气会通过图二中的②___________到达左心房,再经左心室、主动脉、脑动脉到达脑部的___________,进而为脑细胞供氧。脑动脉梗塞有可能导致脑细胞死亡。
参考答案
一、1.A 2.B 3.B 4.B 5.C 6.B 7.C 8.A 9.C 10.D 11.A
12.B 13.D 14.C 15.B 16.C 17 B 18B 19A
20B 21D 22D 23B 24B 25B
二、26(1)D A、C
(2)房室瓣
(3)④
(4)C→m→e→g→B
27(1)动脉
(2)红细胞单行通过 一
(3) 丙
28(1)房室瓣
(2)左心室 右心房 体循环
(3)肺泡 静脉 动脉
29(1)3 贫血
(2)①
(3)② (4)血浆
30(1)运出 脂质
(2)呼吸 冠状
(3)肺静脉 毛细血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