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判断的概述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判断的概述 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5.1判断的概述
【课标要求】
知道判断及其基本特征;结合具体的判断活动,区分判断的不同类型。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通过分析比较判断的不同类型的特点,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意识,发扬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根据形成恰当判断的条件,自觉进行正确判断。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判断及其基本特征,区分真判断和假判断,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难点: 正确理解检验判断正确与否的标准及两个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判断与语句的关系。
【知识梳理】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1.判断的含义:
(1)含义: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2)使用:在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认识活动中,使用判断。
2.判断的基本特征:
(1)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
断定方式:肯定、否定。
(2)判断有真假。
①真判断: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
②假判断:断定不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
③标准: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3)联系:有断定就会有真假,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
二、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1.语句:
(1)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2)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2.判断的类型:
(1)类型:
标准 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
类 型 简单判断 直接由概念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
复合判断 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2)划分:简单判断包括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复合判断包括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
达标检测
1.“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了”是( )
①肯定判断 ②否定判断 ③特称判断 ④单称判断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文:“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代表着冬季的开始,阳退阴生、生气闭蓄,万物开始收藏。由此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形式
②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是实践的反映
③人们依据社会实践作出的判断都是真判断
④判断必须对认识对象作出肯定或否定断定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既然判断是对认识对象情况的断定,那么这个断定就有真假之分,真判断和假判断的辨别方式有( )
①符合实际的判断是真判断
②不符合实际的判断是假判断
③来源于实践的判断是真判断
④带有主观性的判断是假判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下列语句表达判断的有( )(深度解析)
①江山如此多娇!②请把空调关好!
③花儿开得真美!④你去过北京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某君请客,见三位主客只来了一位,五位陪客只来了三位,便着急地说:“唉,该来的没来!”陪客一听,有的坐不住,走了。见主客未到齐,又有陪客走了,他更着急,脱口而出:“不该走的走了!”话音刚落,所有客人都走了。此君傻了:“我错在哪儿?”此君请客失败启示我们运用性质判断要注意( )
A.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
B.要准确地使用量项
C.要准确地使用联项
D.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
6.“高一年级所有的同学都是湖北人”,这个判断的主项是( )
A.同学 B.高一年级所有的同学 C.高一年级的同学 D.高一年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