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摩擦力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摩擦力教案

资源简介

第3节 摩擦力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的存在及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3.知道摩擦力的利弊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有关摩擦的现象。
2.经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3.经历制订计划、设计实验的过程,学习控制变量的方法。
4.学习设计表格、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结论的一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摩擦的分析,激发应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养成用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生产问题的习惯。
重点: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摩擦力的利用和防止。
第1课时 认识摩擦力
多媒体课件、木块、细绳、砝码、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弹簧测力计。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筷子提米。
一根纤细的筷子怎么能提起装在杯子中的大米呢?要想成功地完成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什么呢?
当饮料瓶的瓶盖难以拧开时,你可以用一块较粗糙的布包上瓶盖,再用力就能拧开瓶盖;当自行车骑的时间长了,你会给车轴等经常转动的部位上润滑油,这样,自行车骑起来就轻松多了。其实,你所做的这些看起来很不起眼的小事,都与一个重要因素有关,那是什么呢?
这就涉及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个新物理量——摩擦力。下面我们就开始探究摩擦力所蕴含的奥秘吧!
二、合作探究
 认识摩擦力
摩擦力是一种常见的力。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它的存在。教师让学生用手按在桌面上滑动,体验手的感觉,向下用力按着桌面试一试;让学生将手在衣服上蹭一蹭,体会手的感觉;脚在地上蹭一蹭,体会脚的感觉。
如果手没有与桌面接触,或者手按在桌面上不滑动,是否也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同学们交流讨论上述问题,并说一说怎样才会产生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滑动摩擦力。
为什么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如图所示,在显微镜下看表面“光滑”的物体表面,使学生了解光滑是相对的,正是由于物体的表面不光滑,所以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测量滑动摩擦力
如图,把木块放到水平桌面上,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着木块前进。
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哪些力?(画出力的示意图)怎样知道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同学们交流讨论: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滑动摩擦力?弹簧测力计能直接测量滑动摩擦力吗?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原理是什么?测量时要让拉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木块必须做怎样的运动?拉力的方向必须满足什么条件?桌面不水平行不行?
只有把物体放在水平支持面上,让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2.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上面大家测量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尽相同,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换句话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提出猜想: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2)探究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即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一个因素,当这一因素改变时,探究其对所研究的物理量是否产生影响。
(3)实验原理: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的原理,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4)实验器材:木块、砝码、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弹簧测力计、细绳。
(5)实验步骤:如图乙所示:①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滑动,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②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③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6)实验记录:
实验 次数 实验条件 弹簧测力计示数
压力情况 接触面情况
1 木块 光滑木板表面 2.0
2 木块和一个砝码 光滑木板表面 3.2
3 木块和一个砝码 粗糙木板表面 4.0
  (7)数据分析:①分析第1次和第2次实验,这两次实验中相同的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的是压力大小,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②分析第2次和第3次实验,这两次实验中相同的是压力大小,不同的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可以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8)实验结论:①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②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9)实验改进:我们在实验中采用的是如图丙所示的方式,但是用这种方式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不容易读取力的大小,其原因是木块不容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丁所示,拉动木板运动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木板移动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所以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稳定的,容易读取示数。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第3节 摩擦力
第1课时 认识摩擦力
摩擦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力,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其实在此过程中有些小组的方案经实验检验是不成功的,为此他们学会了如何评估他人和自己所做的探究活动。
第2课时 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多媒体课件。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和现代生活息息相关。
      
     
 
(1)人用力推箱子为什么没有推动?
(2)人为什么能在冰面上快速滑行?
(3)人为什么能在水泥路面上快速轮滑?
(4)冬天行驶在冰面上的汽车为什么要装防滑链?
(5)鞋底为什么印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这就涉及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摩擦的利用和防止。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今天的内容吧!
二、合作探究
 摩擦力的分类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平时用手握住饮料瓶时,手对饮料瓶有摩擦力的作用吗?为什么?这与我们之前学过的滑动摩擦力有何不同?
同学们交流讨论上述问题(滑动摩擦力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而手和饮料瓶没有相对滑动)。
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之间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又保持相对静止时,在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滚动摩擦力。
 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日常生活的哪些现象中存在摩擦力的作用?摩擦力对人们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呢?对我们有益的摩擦我们应该怎么办?有害的摩擦我们又该怎么办?
同学们交流讨论上述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摩擦都是有害的,生活中也存在有益的摩擦,如:鞋底摩擦大可防滑,在汽车轮胎上印有花纹可以防打滑等。生活中存在有益的摩擦和有害的摩擦。我们要增大有益的摩擦,减小有害的摩擦。
(1)火柴头与火柴盒摩擦片表面做得粗糙,增大摩擦,有利于点燃火柴。
(2)用力压住桌面上在拉力作用下运动的木块,可以增大木块与桌面间的摩擦。
(3)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可以减小摩擦。
(4)在自行车车轮的轴承中加润滑油可以减小摩擦。
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使接触面更粗糙。
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④使两个互相接触的表面分离。
第3节 摩擦力
第2课时 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让学生通过学习后,知道摩擦力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摩擦我们总是设法增大,有害的摩擦总是设法减小,而且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常用方法。学生从分析日常生产、生活中碰到的事例入手,联系学习的知识进行分析,关注日常生活,学会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感受到学习物理知识是有用的、有趣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