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金属资源的保护1.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2)知道一些废弃金属对环境会造成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和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联系实际等方法获取信息。(2)运用比较、分析、联想、分类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和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2)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面临短缺的危机意识,让学生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重点:铁的锈蚀条件及其防护;金属资源的保护。难点: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一、情景导入金属材料已融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环顾我们周围的金属材料,会发现许多金属制品尤其是钢铁制品,往往是锈迹斑斑,金属为什么会锈蚀呢?我们又是如何防止它们锈蚀的呢?由于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那我们又是如何来保护这些有限的资源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对这些问题展开探究。二、合作探究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展示】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材料和各种金属矿物的储量及开采年限等相关资料。【提出问题】从所给资料中我们能发现当前世界上的金属资源存在哪些问题?【交流与讨论】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请一位同学解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点评订正。【归纳总结】(1)金属资源面临严重的短缺问题。(2)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索取大量的金属矿物资源。(3)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数量巨大。(约占年产量的20%~40%)【过渡】因此保护自然界的现有资源就成了我们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保护好这些金属资源呢?其中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防止金属腐蚀。而只有知道金属腐蚀的原因才能做到更好地防止金属的腐蚀。【展示】教师向同学们展示一周前所做的“铁制品锈蚀条件”的实验成果。 【提出问题】三支试管中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1号试管中为什么要使用蒸馏水?在2号试管中加入植物油起什么作用?3号试管为什么要先加热,再用橡皮塞塞紧管口?由此实验现象分析,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其主要成分是什么?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交流与讨论】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请几位同学代表解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点评订正。【归纳总结】(1)实验现象:2号、3号试管铁钉未生锈,1号试管铁钉生锈。(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2号试管没有氧气,3号试管没有水,1号试管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3)结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分同时接触,易生锈。(4)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xH2O,它是一种疏松多孔的结构。 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提出问题】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能起保护里层铝的作用。铁锈是否也能保护里层的铁呢?【归纳总结】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覆盖在铝的表面,从而保护里层的铝不再与氧气反应;而铁与氧气、水等反应生成的铁锈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等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锈蚀,故铁制品生锈后要及时除锈。【提出问题】了解了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就可以根据这些条件寻找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讨论交流】防止铁生锈的原理是什么?你对防止铁制品的锈蚀有什么建议?【归纳总结】(1)防止铁锈蚀的原理:破坏铁锈蚀的条件。(2)防止铁锈蚀的措施:①保持铁制品的干燥、洁净;②在铁制品表面涂保护膜(如刷油漆等);③改变铁的组成(如制成合金);④镀上其他金属。 金属资源的保护【提出问题】上面我们讨论了铁制品的腐蚀与防护。对于金属资源来说,除了采用防止金属腐蚀以外,还有哪些途径可以来保护金属资源呢?【交流与讨论】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请几位同学代表解答,其他同学补充,教师点评订正。【归纳总结】保护金属资源的措施:(1)防止金属腐蚀。(2)回收再利用。(3)合理开采。(4)寻找金属的代用品。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2课时 金属资源的保护一、铁制品的锈蚀1.条件: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同时接触。2.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二、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措施1.防止铁制品锈蚀的原理:隔绝水和氧气。2.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3.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4.制成合金。三、金属资源的保护1.防止金属腐蚀。2.回收和利用废旧金属。3.合理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的代用品。本节课利用教材上的资料和生活实例做成课件,减轻学生学习知识的压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使理性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没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虽然铁制品锈蚀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学生并没有真正动手操作和观察。以后教学中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实验,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更深,收获更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