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概述 课件(共74张PPT) -《报关与报检实务》同步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概述 课件(共74张PPT) -《报关与报检实务》同步教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74张PPT)
第一节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概述
第五章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
一、含义
进出口报关单,是指进出口人按海关规定的格式对进出口货物实际情况作出书面申明,以此要求海关对其货物按适用的海关制度办理通关手续的法律文书。
二、类别
(一)按进出口流向分类
(1)进口报关单。(2)出口报关单。
(二)按介质分类
(1)纸质报关单。
(2)电子数据报关单。
(三)按海关监管方式分类
(1)进料加工进(出)口货物报关单。
(2)来料加工及补偿贸易进(出)口货物报关单。
(3)一般贸易及其他贸易进(出)口货物报关单。
三、进出口报关单填制的一般要求
(一)报关人必须按规定向海关如实申报。
(二)必须做到“两个相符”:单证相符;单货相符。
(三)以下情形需要分单填报:教材。
(四)以下情形需要分项填报:教材。
(五)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监管场所货物进出境、进出区的,有关报关单证和报关地点的规定
第二节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
表头栏目的填报
第五章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
一、境内收发货人
(一)含义
境内收发货人,就是指在海关备案的对外签订并执行进出口贸易合同的中国境内法人、其他组织。
(二)填报要求
1.本栏目填报境内收发货人的名称及编码。
2.特殊情况下的填制要求:教材。
二、进出境关别
(一)含义
进出境关别,就是指货物实际进出境的口岸海关。
(二)填报要求
1.本栏目应当填报《关区代码表》中相应口岸海关的名称及代码。
2.特殊情况下的填报要求
三、进口日期/出口日期
(一)含义
进口日期填报运载进口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的日期。
出口日期指运载出口货物的运输工具办结出境手续的日期。
(二)填报要求
1.本栏目应当填报8位数字
2.本栏目在申报时免于填报。
四、申报日期
申报日期,是指海关接受收发货人、受委托的报关企业申报数据的日期。
五、备案号
(一)含义
是指收发货人、消费使用单位、生产销售单位在海关办理加工贸易合同备案或征、减、免税审核确认等手续时,海关核发的《加工贸易手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保税账册、《征免税证明》或其他备案审批文件的编号。
(二)填报要求
1.加工贸易项下的填报要求:教材。
2.涉及征、减、免税备案审批的报关单
3.免税品经营单位经营出口退税国产商品的,免予填报。
六、境外收发货人
(一)含义
通常指签订并执行出口贸易合同中的买方或合同指定的收货人,境外发货人通常指签订并执行进口贸易合同中的卖方。
2.特殊情况下无境外收发货人的,名称及编码填报“NO”。
七、运输方式
(一)含义
报关单中的运输方式包括实际运输方式和海关规定的特殊运输方式。
1.实际运输方式
实际运输方式专指用于载运货物实际进出关境的运输方式。
2.特殊运输方式
特殊运输方式仅用于标志没有实际进出境的货物,包括“非保税区”、“保税区”、“监管仓库”、“保税仓库”、“出口加工区”、“物流中心”、“物流园区”、“保税港区”、“边境特殊海关作业区”和“其他运输”10种情况。
(二)填报要求
1.根据货物实际进出境的运输方式或货物在境内流向的类别,按照海关规定的《运输方式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运输方式。
2.实际进出境货物的填报要求:教材。
3.无实际进出境货物的填报要求:教材。
八、运输工具名称及航次号
(一)含义
运输工具名称:载运货物进出境的运输工具的名称或编号。
航次号:载运货物进出境的运输工具的航次编号。
(二)填报要求
1.实际进出境,直接在进出境地或采用全国通关一体化通关模式办理报关手续的报关单填报要求与格式
2.实际进出境,转关运输方式下,“运输工具名称”和“航次号”的填报要求
转关运输方式下“运输工具名称”的填报要求:
转关运输方式下“航次号”的填报要求:
3.无实际进出境货物,免予填报。
4.采用“集中申报”方式办理报关手续,填报“集中申报”。
5.免税品经营单位经营出口退税国产商品的,免予填报。
九、提运单号
(一)含义
提运单号,是指进出口货物提单或运单的编号。
提单即海运提单;运单包括海运单、铁路运单、航空运单等。
(二)填报要求
1.实际进出境,直接在进出境地或采用全国通关一体化通关模式办理报关手续的填报要求:教材。
2.实际进出境,转关运输方式下的填报要求
转关运输方式下进口报关单提运单号的填报:
转关运输方式下出口报关单提运单号的填报:
3.采用“集中申报”通关方式办理报关手续的,报关单填报归并的集中申报清单的进出口起止日期
4.无实际进出境的货物,免予填报。
十、货物存放地点
填报货物进境后存放的场所或地点。
十一、消费使用单位/生产销售单位
(一)含义
消费使用单位:已知进口货物在境内的最终消费、使用单位。
生产销售单位:出口货物在境内的生产或销售单位。
(二)填报要求
1.本栏目填报“消费使用单位/生产销售单位”的中文名称及代码。
2-6:参见教材。
十二、监管方式
(一)概述
1.含义
监管方式是以交易方式为基础,结合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征税、统计及监管条件综合设定的对进出口货物的管理方式。
2.主要监管方式简称、代码及其适用范围
3.本栏目填报的总体要求
(1)根据实际对外贸易情况按海关规定的《监管方式代码表》选择填报相应的监管方式简称及代码。
(2)填报的内容应当与“备案号”、“征免性质”等栏目的填报内容保持一定的对应关系
(二)加工贸易项下有关监管方式:教材。
十三、征免性质
(一)含义
征免性质,是海关对进出口货物实施的征、减、免税管理的性质类别。
(二)常见的征免性质及其适用范围
(三)填报要求:教材。
十四、许可证号
(一)含义
许可证号,是指许可证局、特办以及地方发证机构签发的进出口许可证编号。
(二)填报要求
1.本栏目填报相关监管证件的编号。
2.非许可证管理商品本栏目为空。
3.免税品经营单位经营出口退税国产商品的,免予填报。
十五、启运港
(一)含义
启运港,指进口货物在运抵我国关境前的第一个境外装运港。
(二)填报要求:教材。
十六、合同协议号
(一)含义
合同协议号,是指在进出口贸易中,当事人所签订的合同(包括协议或订单)的编号。
(二)填报要求:教材。
十七、贸易国(地区)
(一)含义
贸易国(地区),是指与境内企业签订贸易合同的外方所属的国家(地区)。
(二)填报要求:教材。
十八、启运国(地区)/运抵国(地区)
(一)含义
1.启运国(地区),是指进口货物启始发出直接运抵我国或在运输中转国(地区)未发生任何商业性交易的情况下运抵我国的国家(地区)。
2.运抵国(地区),是指出口货物离开我国关境直接运抵或在运输中转国(地区)未发生任何商业性交易的情况下最后运抵的国家(地区)。
(二)填报要求:教材。
十九、经停港/指运港
(一)含义
1.经停港,是指进口货物在运抵我国关境前的最后一个境外装运港。
2.指运港,是指出口货物运往境外的最终目的港。
(二)填报要求:教材。
二十、入境口岸/离境口岸
(一)含义
1.入境口岸,是指进境货物从跨境运输工具卸离的第一个境内口岸。
2.离境口岸,是指装运出境货物的跨境运输工具离境的第一个境内口岸。
(二)填报要求:教材。
二十一、包装种类
(一)含义
包装种类,是指进出口货物的所有包装材料,包括运输包装和其他包装。
运输包装指提运单所列货物件数单位对应的包装。
(二)填报要求:教材。
二十二、件数
(一)含义
件数,是指进出口货物运输包装的实际件数。
(二)填报要求:教材。
二十三、毛重
(一)含义
毛重,是指进出口货物及其包装材料的重量之和。
(二)填报要求
1.“毛重”栏应当以千克计,且不得为空。
2.毛重应当大于或等于1,不足l千克的填报为“1”。
二十四、净重
(一)含义
净重,是指进出口货物的毛重减去外包装材料后的重量,即货物本身的实际重量。
(二)填报要求:教材。
二十五、成交方式
(一)含义
成交方式又称为贸易术语,价格术语,在我国习惯称为价格条件。
(二)填报要求:教材。
二十六、运费
(一)含义
运费,是指进出口货物从始发地至目的地的国际运输所需要的各种费用。
(二)填报要求:教材。
二十七、保费
(一)含义
保费专指进出口货物在国际运输过程中,由被保险人付给保险人的保险费用。
(二)填报要求:教材。
二十八、杂费
(一)含义
杂费,是指成交价格以外的,应当计入完税价格或应当从完税价格中扣除的费用,如手续费、佣金、折扣等费用。
(二)填报要求:教材。
二十九、随附单证及编号
(一)含义
随附单证,是指随报关单一并向海关递交的,除“许可证号”栏填报的许可证件以外的其他进出口许可证件或监管证件、随附单据。
(二)填报要求:教材。
三十、标记唛码及备注
(一)含义
进出口报关单上的“标记唛码”是运输标志的俗称。一般由收货人代号、合同号或发票号、目的地/港、原产国(地区)和件数号码等项组成。
进出口报关单上的“备注”项,是指填制报关单时需补充或特别说明的事项,包括关联备案号、关联报关单号等。
(二)填报要求:教材。
关联备案号:
关联报关单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