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1.宪法具有根本性、全局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人们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的。下列名句与材料思想一致的是:( )①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②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③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④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共有1260个条文的民法典从保护胎儿的继承权开始,对公民购物、住房、工作、结婚直到去世等几乎所有民事活动都能提供法律支持。民法典的制定的意义在于( )①完善法律体系,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成②反映广大人民的意愿,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③赋予我国公民更多政治权利,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④更好地确认和保护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增进人民福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设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健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的制度性安排,全面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的领导。这些法治举措( )①有利于建立完备的法治体系,使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②是维护和增强宪法和法律权威的有效措施③能够确保每一位公民都遵守法律④保证了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成为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浙江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指出,以数字化改革牵引法治政府建设,加强法治领域数据获取、数据共享、系统集成,打造“数字法治驾驶舱”,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科学化、精准化、协同化、高效化。这要求政府( )①强化法治意识,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②坚持智能高效,运用网络技术提高政务服务效能③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实现政府治理有法可依④加大执法自由裁量权,规范重点领域执法力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规定,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审查建议,由相应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可见( )①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首要内容②对相应法规进行审查是法治的主要功能③国家各项权力行使必须在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下运行④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参与权、表达权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全面贯彻网络强国战略,把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的管理与服务,推动政府数字化智能化运行,要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国加强数字政府建设能够( )①创新政府管理与服务职能,提高政府科学行政的能力②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治理效能④促使政府更好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提高决策效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近日,省司法厅制定出台《关于服务保障法治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积极服务保障全省法治乡村建设。《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实现涉农法律法规和配套保障措施更加完备,法律服务供给模式更加完善,执法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明显提高,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明显提高的工作目标。为此( )①村委会要完善涉农领域立法②规范司法机关涉农行政执法③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④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十四五”期间,某省将建设整体高效的数字政府,发挥大数据驱动作用,以场景为牵引,全面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获取的便捷化、均等化和普惠性。打造“数字政府”体现了( )①推进职能转变,增强政府服务意识 ②深化简政放权,促进行政体制改革③降低管理费用,转变政府履职方式 ④运用现代科技,提高政府治理能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12月4日是我国法制宣传日和宪法宣传日,我国多次把宪法作为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宣传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内容。这是因为(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②宪法是其他法律之和③宪法规定公民的一切权利④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布2022年4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情况。其中,当月查处的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吃喝、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3类问题,分别占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的39.6%、19.6%、18.6%。这对政府工作的启示是( )A.筑牢思想防线,加强廉洁自律B.优化治理方式,提高政务服务能力C.缩减政府管理职能,扩大政府服务职能D.科学配置政府机构,提高部门协同效率11.某学生在浏览市政府网站时发现,市教委在信息公开栏的权力清单中明确列出了“评选市三好学生”的职权类别和职权编码。相关权力清单从无到有并向社会公布,体现了政府( )A.用法治思维履行职责 B.公正文明执法C.提高了行政服务水平 D.优化职能配置12.山东省市场监管局按照国务院“放管服”工作部署要求,主动担当作为,全力推进全省“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在全国最早上线了全省统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有利于( )①推进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②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③通过公开公正执法,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的表决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为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争创法治政府建设示范省,B省计划于2023年底举行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知识竞赛。下列参赛的命题正确的有( )①法治政府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②职能科学、权责法定的政府应该是全能型政府③只有坚持执政为民才能保证政府得到人民支持④法治政府要做到诚实守信,不能朝令夕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中共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明确要求“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从中央到地方坚定不移推进依规治党”。依规治党( )①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③根本目的是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④表明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巩固党的执政地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至今,根据宪法制定、编纂历时66年、被誉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正式实施两年多。两年多来,人们强烈地感受到了民法典为新时代生活带来的改变,人们的法治信仰被“典”燃,群众的美好生活被“典”亮,民法典精神贯穿到司法办案全过程,法治信仰根植进每个人的心中。上述事实说明( )①法治国家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和良法之治②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③保障好公民各项权利能增强人们的法治信仰④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近年来,某地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优化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的指导意见》为指引,结合本地实践,探索以政府公共采购方式委托第三方社会机构辅助执法,持续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将群众举报以及信访信息作为发现违法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协助查处重大生态环境违法犯罪案件的举报人实施重奖。这些做法( )①是环保部门通过依法执政探索执法效能提升②是政府简政放权以提高行政服务效率的表现③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专业支持④有利于凝聚多元力量共同推动环境保护工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职责边界不清晰,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过多等问题会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产生重大影响,比如前置审批过多、市场准入门槛过高、行政性垄断过多等,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活力。这警示我们( )①法治政府必须科学履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基本职能②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关系的配置必须科学合理③建设有限政府,优化政府组织结构,逐步弱化政府职能④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服务能力,打造全能政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此中国共产党应( )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②进一步完善党内法规体系③制定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④以维护宪法权威为落脚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3月21日,北京市司法局发布行政复议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十大典型案例。有某公司不服某开发区管委会认定工伤决定书案;喻某某不服某街道办事处限期拆除决定案;某有限公司不服某区市场监管局行政处罚案;赵某不服某公安分局行政处罚决定案等。这充分体现了北京市行政复议工作化解行政争议、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决心。行政复议是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的法定救济途径和行政机关自我纠错的层级监督制度,是化解行政争议的主要渠道。我国宪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决定。2023年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行政复议法完成了全面系统大修,并将于2024年1月1日施行。结合材料并运用法治政府的知识,说明实施行政复议法对建设法治政府的作用。20.2023年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本轮立法法的修改有四大重要看点:完善指导思想和原则,形成科学完备、统一权威的法律规范体系;加强宪法法律的实施和监督,明确合宪性审查要求;明确基层立法联系点任务职责,深入听取基层群众和有关方面意见;完善地方立法权限范围,加强因地制宜和区域协调。运用《政治与法治》相关知识,分析新修改的立法法对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参考答案:1.C2.C3.A4.A5.D6.C7.D8.B9.B10.A11.A12.C13.B14.A15.A16.D17.A18.A19.①行政复议是化解行政争议的主要渠道。主要功能是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积的合法权益。②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将规范政府的行政复议行为,监督政府规范行使职能,便其成为职能科学、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③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督促政府公正高效地行使权力,提升法治思维。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观善政。④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促进政府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20.①有利于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②有利于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建设法治国家。③有利于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使社会主义法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④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实现良法善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