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溶液的浓度第2课时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3溶液的浓度第2课时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教案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1.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讲解、归纳总结、课后练习等方式掌握新知识。
(2)通过分析找出各量之间的关系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
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难点:能准确找出各个量之间的关系,从而进行有效地解题。
一、情景导入
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如何应用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也学习了如何进行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但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及化学科研等方面还会涉及化学反应前后有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针对这一类型的化学计算又应如何解答呢?这节课我们一起针对这类计算展开探究。
二、合作探究
 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物溶质质量分数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许多化学反应是在溶液中进行的,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呢?请同学们结合老师的讲解完成下列例题。
【例题讲解】
【例1】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4.0 g+0.5 g-33.7 g=0.8 g,设34.0 g溶液中含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2H2O+O2↑
 68        32
 x       0.8 g
= x=1.7 g
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5%。
答: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归纳总结】解题思路:根据题干信息找出某纯净物质量→利用某纯净物质量和化学方程式求出所需反应物溶质质量→根据反应物溶液质量求出反应物溶质质量分数。
 根据化学方程式求生成物溶质质量分数
【提出问题】如果反应后形成某种溶质的溶液,我们又如何计算其质量分数呢?请同学们结合老师的讲解完成下列例题。
【例题讲解】
【例2】100 g稀硫酸恰好与13 g锌完全反应,试计算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及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解:设生成H2的质量为x,生成ZnSO4的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
65       161 2
13 g       y  x
=  x=0.4 g
= y=32.2 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8.6%。
答: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4 g;所得溶液中硫酸锌的质量分数为28.6%。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第2课时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
一、解题的一般思路
二、常见类型
1.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物溶质的质量分数。
2.根据化学方程式求生成物溶质的质量分数。
本课时是一节把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进行综合应用的计算课,由于教材中并没有单独讲解,但又是教学的必考点,而且综合性强、难度相对较大,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采取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有一个逐渐了解并掌握的学习过程。
本课时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难点,可以带着学生反复读题,从题目中找出解题的关键点,总结规律。先做一道例题,紧接着做一道类似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此类知识,为今后学习更复杂的化学计算题打好基础。
从教学效果看,基本达到预期目的,但学生在求反应物或生成物溶液质量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在有气体、沉淀、难溶性杂质存在时,易出现错误,应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