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电生磁知识与技能:1.认识电流的磁效应,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的联系。2.知道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知道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3.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直导线电流磁场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实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和技巧。重点:电流的磁效应;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难点:运用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多媒体课件、纸盒吸铁魔术道具、电源、导线、小磁针、圆筒、硬纸板、铁屑。一、情景导入教师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纸盒吸铁,然后提问学生:此盒中可能是什么?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教师断开开关,再去接触铁屑,由不能吸引铁屑引起学生思维冲突,此时教师将纸盒打开,让学生明白,刚才产生的磁可能跟电有关。到底磁是否能生电?这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二、合作探究 电流的磁效应观察实验中通电导线周围的小磁针的情况。电源和导线的作用是什么?小磁针有什么作用?将一枚转动灵活的小磁针置于桌面上,在小磁针旁放一条直导线,使导线与电池触接,看看电路连通瞬间小磁针有什么变化?断电,小磁针有什么变化?改变电流方向触接,小磁针有什么变化? 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交流讨论产生该现象说明了什么?(1)直导线通电后,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2)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偏转方向相反。说明:电流周围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3)通电导线周围存在与电流方向有关的磁场,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既然电能生磁,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感受不到呢?比如:手电筒在通电时连一根大头针都吸不动……怎样增大磁性呢?把导线绕在圆筒上,做成螺线管,与电源相连通电后各圈导线产生的磁场叠加在一起,磁场就会强得多。然后在螺线管的两端各放一个小磁针,并在硬纸板上均匀地撒满铁屑。通电后观察小磁针的指向,轻敲纸板,观察铁屑的排列情况。改变电流方向,再观察一次。同学们观察小磁针的指向及铁屑的排布,交流讨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和磁场强弱分布及通电螺线管的极性是固定不变的吗?与电流方向是否有关?(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两端是它的两个磁极。(2)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有关。 安培定则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有关,那么通电螺线管的极性、电流方向怎样判断呢?多媒体播放视频:安培定则的使用方法。(视频详见教学课件)(1)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2)电流磁效应的发现,使人类不仅可以控制磁场的有无,还可以控制磁场的方向,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第2节 电生磁—见学生用书。电流的磁效应是学习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尽可能让学生认识到电流及其周围的磁场是同时存在而密不可分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在做奥斯特实验的时候,要让学生亲手做实验,把小磁针放在直导线附近,通过观察导线通电时和断电时小磁针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存在某种关系。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本节的重点之一,因此,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探究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方法,再在师生相互交流的气氛中引导学生得出安培定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