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时 常见的碱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并了解其用途。(2)认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归纳碱的相似化学性质及其原因。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碱性物质的梳理,学习归纳方法,感悟对比、推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2)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辨证地看待碱性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重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难点:碱的化学性质。一、情景导入【演示】瓶吞鸡蛋。具体实验装置及所用物品如图所示:【提出问题】为什么鸡蛋会进入集气瓶内,你想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引入新课】学习完本课,相信你会找到问题的答案。二、合作探究 几种常见的碱【阅读交流】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55页“氢氧化钠”相关内容。【提出问题】(1)为什么氢氧化钠俗名叫“火碱、烧碱或苛性钠” (2)不慎将碱溶液沾到皮肤上如何处理?【活动与探究1】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55页实验10 5,并作好记录。【展示交流】各组展示实验现象及分析。实验 现象 分析观察NaOH的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将NaOH固体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表面渐湿并 逐渐溶解 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水分将NaOH固体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中,并用手轻轻触碰试管外壁 试管外壁发热 溶解时放出大量热【归纳总结】NaOH的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潮解,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2)化学性质:有强烈的腐蚀性。(3)用途:广泛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除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含有NaOH,去污时就是利用这一反应原理。【活动与探究2】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55页实验10 6,记录现象并分析原因。【展示交流】各组展示实验现象及分析。现象颜色、状态 白色、粉末状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微溶于水向澄清溶液中通入CO2 溶液变浑浊 碱的化学性质【活动与探究3】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56页“探究”,作好记录,并归纳出碱的相似化学性质。【展示交流】加紫色石蕊溶液 加无色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变蓝 变红氢氧化钙溶液 变蓝 变红(2)①Ca(OH)2 +CO2===CaCO3↓+H2O;②2NaOH +CO2 ===Na2CO3 +H2O。【归纳总结】碱的相似化学性质:(1)使指示剂变色。(2)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 酸、碱溶液的导电性【提出问题】为什么酸、碱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活动与探究4】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57页实验10 7,并作好实验记录。【展示交流】展示各组实验现象。(1)蒸馏水、乙醇不导电。(2)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导电。【归纳总结】盐酸能导电是因为HCl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H+和Cl-,硫酸能导电是因为H2SO4在水中解离出自由移动H+和SO;NaOH溶液能导电是因为NaOH在水中解离出自由移动的Na+和OH-,Ca(OH)2溶液能导电是因为Ca(OH)2在水中解离出自由移动的Ca2+和OH-。由此可以看出,酸、碱等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比较上述物质的情况,可看出酸溶液都能解离出相同的H+,碱溶液都能解离出相同的OH-,故它们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归纳总结】这节课我们探究了几种常见碱的性质和用途;归纳出了碱的相似化学性质;一起分析了酸、碱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相信大家一定都有所收获。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 常见的碱一、几种常见的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二、碱的化学性质本节课教学贴近生活,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以趣味实验创设教学情境,引入新课,诱人深思,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有部分学生对生产、生活中碱的相关应用了解较少,课前准备不充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