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知识与技能:(1)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了解溶液的酸碱度在实际中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溶液酸碱度的测定,进一步加强对酸、碱溶液知识的掌握。(2)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设计实验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2)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3)通过对酸碱度的测定,加强学生对定量实验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重点: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难点:区分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预习赠送的小册子。一、情景导入我们已经知道盐酸、硫酸等酸的水溶液呈酸性,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的水溶液呈碱性。氯化钠、硫酸钾等大多数盐的水溶液呈中性。但是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仅仅知道溶液酸碱性还远远不够。如同样是酸,稀盐酸和浓盐酸都呈酸性,但谁的酸性强,谁的酸性弱呢?我们如何判别溶液酸碱性的强弱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这些问题。二、合作探究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展示】教师向同学们展示pH试纸和比色卡,再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pH溶液的酸碱性。【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内容并结合课本相关知识的讲解,你们能从中归纳出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的范围及pH试纸的变色情况与酸碱性的关系吗?【交流与讨论】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请几位同学解答,教师点评订正。【归纳总结】(1)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2)pH的范围通常为0~14。①酸性溶液:pH<7,pH值越小酸性越强;②碱性溶液:pH>7,pH值越大碱性越强;③中性溶液:pH=7。 溶液pH的测定方法【展示】教师向学生展示实验10 9所需药品、仪器及其他用品。【演示】教师向学生演示实验10 9,学生把测得的数据填写在教材第62页的表格中。【提出问题】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由此能得出什么结论?试归纳出测定溶液pH的方法。在测定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交流与讨论】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请几位同学解答,教师点评订正。【归纳总结】测定溶液pH的方法: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该溶液的pH值。【实验】请同学们完成教材第63页实验10 10,学生分组实验。每组学生测1~2组数据,教师巡视指导。请每组学生代表回答,所测数据及其酸碱性,教师点评订正,并要求学生把答案填写在教材第63页的表格中。 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展示】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有关pH在生产、生活及人类的生命活动中的应用影像。【提出问题】通过对影像及课本有关知识的讲解,你们能归纳出了解溶液酸碱度的意义吗?【交流与讨论】各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请几位同学解答,教师点评订正。【归纳总结】(1)在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必须控制在一定的pH范围内。(2)在农业生产中,农作物一般适宜在pH=7或接近7的土壤中生长。(3)我们把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测定雨水的pH,可以了解空气的污染状况。(4)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的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健康状况。【实验】教师演示实验,探究“洗发剂和护发剂的酸碱性”。【交流与讨论】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并讨论教材第64页的“探究”部分,教师巡视指导。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第2课时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1.溶液的酸碱度用pH表示,pH的范围通常为0~14。(1)酸性溶液的pH<7,pH越小酸性越强。(2)中性溶液的pH=7。(3)碱性溶液的pH>7,pH越大碱性越强。2.测定pH最简便的方法:使用pH试纸。3.测定pH的实验操作: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4.了解pH对生产、生活以及人类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完成课件中随堂练习。本节课主要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新理念。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到实验操作过程再到实验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如使用pH试纸测定化学试剂的pH和测定生活中物质的pH的实验,学生提出实验方案后,动手操作,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给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探究空间,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学习,让学生在“过程”中学会了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讲得太多,与学生互动的活动偏少。提出问题后,教师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独立思考的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