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化学肥料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2 化学肥料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2 化学肥料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自学,提高自我语言表达能力。
(2)学会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有关信息进行加工。
(3)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为大力发展农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维护人体健康而好好学习化学的决心。
(2)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难点: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目前人类面临着人口急剧膨胀问题,人口的增长导致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增,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产量就成了人类要解决的头等大事,那如何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呢?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增施化肥,它的作用占各增产因素总和的30%~60%。什么是化肥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常见的化肥及其作用,并学习对化肥的简单鉴别。
二、合作探究
 几种常见的化学肥料
【过渡】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农产品需求量增大,增施化肥逐渐成为农作物增产的有力措施。
【提出问题】什么是化肥?
【归纳总结】以化学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讲解】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C、H、O、N、P、K、Ca、Mg等,其中N、P、K的需要量较大且土壤中含量较少,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一)氮肥
【提出问题】什么是氮肥?常见的氮肥有哪些?
【归纳总结】氮肥:含有氮元素的化肥。常见的氮肥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铵盐(如NH4HCO3、NH4Cl)、硝酸盐(如NH4NO3、NaNO3)等。
【提出问题】作物缺氮时会出现什么症状?
【归纳总结】作物缺氮时叶片发黄、生长缓慢、植株瘦小、早熟、产量品质下降、果小皮硬。
【提出问题】氮肥在农作物的生长中起什么作用?
【归纳总结】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拓展延伸】大豆、蚕豆等豆科植物无需或只需少量施用氮肥,因为豆科植物的根部有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而被植物吸收。
(二)磷肥
【提出问题】什么是磷肥?常见的磷肥有哪些?
【归纳总结】磷肥:含有磷元素的化肥。常见的磷肥有磷矿粉[Ca3(PO4)2]、钙镁磷肥(钙和镁的磷酸盐)、过磷酸钙[Ca(H2PO4)2(磷酸二氢钙)和CaSO4的混合物]等。
【提出问题】作物缺磷时会出现什么症状?
【归纳总结】作物缺磷时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植株矮小、苍老、瘦弱,茎细直立、分枝少、叶片小、缺光泽,根系发育差、易老化、成熟迟缓。
【提出问题】磷肥在农作物的生长中起什么作用?
【归纳总结】磷是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酶等多种重要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磷可以促进作物生长,还可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
(三)钾肥
【提出问题】什么是钾肥?常见的钾肥有哪些?
【归纳总结】钾肥:含有钾元素的化肥。常见的钾肥有硫酸钾(K2SO4)、氯化钾(KCl)等。
【提出问题】作物缺钾时会出现什么症状?
【归纳总结】作物缺钾最初表现为老叶叶尖及叶缘发黄,以后黄化部分逐步向内伸展,同时叶缘变褐、焦枯,叶片出现褐斑,严重时叶肉坏死、脱落。
【提出问题】钾肥在农作物的生长中起什么作用?
【归纳总结】钾在植物代谢活跃的器官和组织中分布量较高,具有保证各种代谢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等功能。
(四)复合肥
【过渡】以上各种化肥营养元素比较单一,为使作物均匀地吸收各营养成分,人工合成了一些含多种营养元素的复合肥料。
【提出问题】什么是复合肥料?
【归纳总结】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营养元素的化肥叫做复合肥料。
【提出问题】常见的复合肥料有哪些?
【归纳总结】磷酸二氢铵(NH4H2PO4)、磷酸氢二铵[(NH4)2HPO4]和硝酸钾(KNO3)等。
  化肥和农药使用的利与弊
【过渡】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使用化肥也会给土壤和环境带来负面作用,这些负面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交流与讨论】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1~82页的相关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
(1)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为什么会带来土壤、水、大气环境的污染?
(2)农药使用不当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讲解】人们利用科学技术生产了化肥、农药,发展了农业,同时还应注意利用科学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尽量减少污染。
 化肥的简易鉴别
【过渡】不同土壤结构需要不同营养元素的化肥,我们应如何区分各种化肥,以防施用不当呢?
【活动探究】探究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探究1:比较氮肥(氯化铵、碳酸氢铵)、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观察现象并填写教材第83页的表格。
探究2:再各取少量上述化肥,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观察现象并填写教材第83页的表格。
【交流与讨论】根据上述实验,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归纳总结】
(1)看外观,颜色为灰白色的为磷肥,颜色为白色的为氮肥或钾肥。
(2)加水,难溶于水的是磷肥,易溶于水的是氮肥或钾肥。
(3)加熟石灰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铵态氮肥。
【拓展延伸】向含有NH的盐中加入NaOH或Ca(OH)2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可用这种方法检验NH。
【特别提醒】施肥时,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熟石灰、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等混合施用,以免降低肥效。
课题2 化学肥料
一、几种常见的化学肥料
1.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其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
2.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1)氮肥、磷肥、钾肥。
(2)氮肥、磷肥和钾肥的种类和主要作用。
3.常见的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和硝酸钾等。
二、化肥和农药使用的利与弊
三、化肥的简易鉴别
1.物理方法:根据化肥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鉴别。
2.化学方法:化肥加熟石灰研磨,根据能否嗅到刺激性气味鉴别。
本节课讲解了化学肥料的种类、特点及使用所面临的问题,不仅让学生了解科学已经解决的问题,还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中尚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化肥的学习,解决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
注意利用对有关化肥、农药使用利弊的思考,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使他们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解决原有问题、促进社会和生产发展的同时,往往又可能会引出新的问题,使他们认识到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将是永无止境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