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学习《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适应教改形势发展要求,努力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积极推进教研教改,优化课堂教学,践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课堂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效性。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青春期初始阶段,经常接触社会与网络,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由于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还比较弱,虽然思想还不定型,但也很容易会影响其行为。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基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学习与要求基本了解与熟悉,教师也基本掌握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当然,所教的学生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还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求学生掌握好基本知识,又要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道德素养,学会做人。同时要加强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目标(一)政治认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自觉践行。(二)道德修养:团结同学,宽容友爱。初步了解职业道德规范,立志做未来的好建设者。(三)法治观念:1.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质及特征。2.初步认识法律,了解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了解法律的作用,培养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四)健全人格:1.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合作,树立团队意识。2.能够自主调控自身的情绪波动,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认识青春期的身心特征,建立同学间的友谊,把握与异性交往的尺度。(五)责任意识: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在团队合作互动中增强合作精神和领导力。四、教材分析及教学重难点七年级下册教材根据学生的成长需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与矛盾为基础,围绕学生的成长历程,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为导向来编写,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崇高的道德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本学期课程分为四个单元,共十课。确定了青春时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在集体中成长、走进法治天地等四个单元主题。第一单元青春时光。作为七年级下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本单元奠定了青春生命教育的底色。内容聚焦“青春时光”,却不局限于“青春期”,视青春为人生经历的一段重要时光,与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遥遥呼应。着眼青春,不仅关注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更强调从“身体”到“心理”再到“精神”的整体状态来看待青春成长,不仅关注初中阶段的学习与生活,更希望为人生奠定基础。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本单元接续青春生命成长的主题,聚焦学生在身心发展关键期的情绪特点与广泛意义上的情感生活,从“情绪”到“情感”再到“情操”的完整链条,让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的情绪,学会接纳与调适;通过体味美好情感,传递情感正能量,引导学生逐渐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对初中生而言,集体生活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园地,社会性发展与个性发展又是相辅相成的。本单元设计不仅坚持集体主义教育,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同时又重视集体中的民主与自治,发掘集体对个人成长的价值,强调集体对个性的丰富与完善,引导学生学会过集体生活,使集体主义教育向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要求的方向拓展。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本单元作为法律版块的起始单元,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背景,带领学生了解社会的法治进程,初步感受法律与生活密不可分,理解法律对生活的保障作用;感受法律对青少年自身的关爱,引导学生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责任感,学会依法办事,树立律信仰,努力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身心变化。(2)懂得调节情绪,培养健康的情感。(3)正确理解并处理情绪与情感的关系。(4)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建设美好集体。(5)增强法律意识,理解法律的特征与作用,懂得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五、采取的措施1.精心备课,集体教研,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理清教学思路和步骤,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知识、备教法。2.认真上课,科学安排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课堂上的互动合作,在学生的互动活动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以教学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讨,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分享。3.加强方法指导,注意讲练结合。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与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挥。课堂上加强练习,以讲带练,以练促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4.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用活动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在亲身体验中发展。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丰富阅历,历练心智,增强能力,提升境界。5.强化情境式教学,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发现学生思想问题,进行正确的帮助、指导,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本门学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6.加强作业批改以及“二次批阅”。在作业批改中一定要注意全面,不仅要批对错,也要注意学生在作业完成情况中所反映的本质问题,从而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再者还要进行“二次批阅”,督促学生及时改错并用激励性评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六、教学进度工作计划周次 教学内容 实际教学进度第一周(2.26-3.1) 讲解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点评寒假作业 预习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第二周 (3.4-3.8) 第一课第一节 悄悄变化的我 第一课第二节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第三周(3.11-3.15) 第二课第一节 男生女生 第二课第二节 青春萌动督第四周(3.18-3.22) 第三课第一节 青春飞扬 第三课第二节 青春有格第五周(3.25-3.18)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综合复习第六周(3.21-3.29) 第四课第一节 青春的情绪 第四课第二节 情绪的管理第七周 (4.1-4.3) 第五课第一节 我们的情感世界 第五课第二节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第八周 (4.7-4.12) 期中复习第九周(4.15-4.19) 期中复习第十周(4.22-4.26) 期中考试及试卷讲评第十一周(4.28-4.30) 第六课第一节 集体生活邀请我 第六课第二节 集体生活成就我第十二周(5.6-5.10) 第七课第一节 单音与和声 第七课第二节 节奏与旋律第十三周(5.13-5.17) 第八课第一节 憧憬美好集体 第八课第二节 我与集体共成长第十四周(5.20-5.24) 第三单元综合复习第十五周(5.27-5.31) 第九课第一节 生活需要法律 第九课第二节 法律保障生活第十六周(6.3-6.7) 第十课第一节 法律为我们护航 第十课第二节 我们与法律同行第十七周(6.11-6.14) 第四单元综合复习第十八周(6.17-6.17) 期末复习第十九周(6.20-6.21) 期末复习第二十周(6.24-6.28) 期末复习第二十一周(7.1-7.5) 期末考试第二十二周 (7.8—7.12) 布置暑假作业事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