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62010年拍出1.29亿港元近代景泰蓝价值2007年拍出6529万元掐丝珐琅胡人像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6景泰蓝,北京市汉族传统手工艺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又称“铜胎掐丝珐琅[fà láng] ”,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制作技艺比较成熟,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而得名“景泰蓝”。景泰蓝6元朝初年,皇宫失火,金銮殿与众奇珍异宝烧成了一片灰烬。但废墟中多出了一件色彩斑斓晶莹闪耀的宝瓶。群臣惊讶,献给皇帝,说是上天所赐。皇上得到此物爱不释手,当即传下一道圣旨,调集京城所有能工巧匠,限期三月仿造,如若不然,全部杀头。圣旨一下,可忙坏了京城里九九八十一家手工坊的工匠们。大家百思不得其解,不能参透这上天所赐的工艺。最后只能求助于京城第一名匠“巧手李” ,传说他是女娲后人,因其善做奇巧工艺,才被人们誉为“巧手李”。不久,“巧手李” 称女娲娘娘身披霞衣、脚踏祥云给其托梦云:“宝瓶如花放光彩,全凭巧手把花栽,不得白芨花不开,不经八卦蝶难来,不受水浸石磨苦,哪能留得春常在。” “巧手李” 参透此梦,原来皇宫大火,金銮殿里宝石金银烧熔在一起形成此瓶。并下圣旨,不论“巧天工” 制作多少宝瓶,均归皇宫所有,因为这种珍品是皇宫里一场大火烧出来的,于是人们都称其为“奇宝烧” 。因为常人没有资格拥有“奇宝烧”,所以这种艺术成为了宫廷艺术。到了明景泰年间,工艺水平到达顶峰。由于产品又大多以孔雀蓝为主,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工艺品叫作景泰蓝。一件景泰蓝十件官窑器景泰蓝的传说景泰蓝这么精美的景泰蓝制品是如何制造出来的呢?6(一)了解本文按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安排说明顺序,并根据事物自身的特点以及读者的认识实际,安排详略,区分主次的特点。(二)学习本文综合运用下定义、举例、列数字、比较、分类、比喻等来说明事物的方法。(三)学习本文语言准确、平易的特点。学习目标6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个人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8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作者介绍1894年10月—1988年2月6你已经掌握多少说明文的知识?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特色预习检测6生字词积累预习检测铁砧尽打瓶颈铜器作白芨浆(jǐn)(jǐng)(zuō)(jī)恰如其分缂丝釉料蘸水铁臼(zhēn)(kè)(yòu)(zhàn)(jiù)(fèn )6《景泰蓝的制作》是一篇事物说明文。1955年,叶圣陶参观了北京市手工业公司实验工厂,回来之后便写了本文,向我们完整地介绍了景泰蓝这种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写作背景6小组合作,讨论下列问题1.快速浏览课文,并尝试划分段落层次。2.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3.分组讨论景泰蓝的制作过程。整体感知6层次划分第一部分(第1段):简要说明写作缘由和目的。第二部分(第2至16段):具体说明景泰蓝的制作过程。第三部分(第17段):再次强调景泰蓝制作过程中手工操作的特征,突出了我国手工业技术工人的聪明才智。总总分1.制胎(第2、3段)2.掐丝(第4至9段)3.点蓝(第10至13段)4.烧蓝(第14段)5.打磨(第15段)6.镀金(第16段)6全文结构6精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 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操作特点是怎样的?2.总结:景泰蓝的特征是什么?文本研习6制作过程6制作过程制胎尽打、将制好的铜胎焊接在一起6制作过程打磨椴木炭水磨磨刀石水磨金刚沙石水磨6制作过程镀金6制作过程成品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绘图)(定型)(上色)(固化)(平整)(防锈)手工艺制品6制作过程6精读制作过程,完成表格文本研习制作过程衔接词主要环节操作特点详略安排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开头第二步轮到该说以后没完尽打、接合剪、曲、夹、蘸、粘、焊、煮、洗捣、研、筛、吸、和、舀、填、烧放、送、烧、提金刚砂石水磨椴木炭水磨磨刀石水磨电镀打粘填烧磨镀一般详详略略略6写作特征详写剪、曲、夹、蘸、粘简直是在刺绣 繁笔关键词特征捣、研、筛、吸;填三回,烧三回工艺精良 工序复杂景泰蓝的制作特征6说明方法举例子:如(1)以花瓶(因制作最复杂,所以说得最详细)、方形、长方形器件为例,具体说明如何用手工敲打使红铜片成形与结合。(2)以在铜胎上粘一棵柳树为例,说明“掐丝”是怎么回事及工人技艺高超与熟练程度。(3)以粘一棵柳树为例,具体说明是怎样“不用在铜胎上打稿”而“自由自在地”在铜胎上粘出各种图画来的。6说明方法作诠释:这是运用得最多的方法,因为要对一道工序的制作情况特别是有关原理作出介绍,诠释是必不可少的。就拿景泰蓝这个名称来说,第10自然段作如下诠释“涂上的色料有好些种,不只是一种蓝色料,为什么单叫点蓝呢 原来这种制作方法开头的时候多用蓝色料,当时叫点蓝,就此叫开了(我们苏州管银器上涂色料叫发蓝,大概是同样的理由)。这种物品从明朝景泰年间十五世纪中叶开始流行,因而总名叫景泰蓝。”由设问引出,先落实“蓝”字,再解释“景泰”含义,中间还穿插了“发蓝”这一旁证材料。第14自然段对“烧蓝”工序,第15段对“平整”的技术要求的诠释,都是既准确又明白的。6说明方法打比方:使抽象与生疏的问题具体化。如第5自然段用画家的颜料来比喻点蓝工人的色料。6说明方法作比较:第3自然段把“制胎”工序与“铜器作”里打制铜器作比较,突出一个“胎”字;第七段拿“掐丝”和“刺绣、刻丝、象牙雕刻”等手工艺品比较,异中求同地强调了这些“密集”劳动“全都在细密上显能耐”的特点。6说明方法下定义:如对“掐丝”下定义说:“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粘到铜胎表面上。”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粘在铜胎表面上。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么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稠的白芨浆里蘸,粘到铜胎上去。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他们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以第四段为例,说说课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6说明方法6写作特征思考:景泰蓝的制作顺序是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电镀,作者在说明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个顺序进行的,作者为什么不将掐丝和点蓝放在前面突出强调,而要按照这样的顺序呢?说明顺序①这样写符合事物自身特点。②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人们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来认识事物的。6写作特征思考:同是景泰蓝制作过程中的工序,作者为什么详写掐丝、点蓝两道,而略写其他?详略得当①这两道工序最复杂、最精细,详尽地体现了景泰蓝制作的精细、操作的繁复和手工制作的特点。②这两道最重要,是决定景泰蓝质量的关键工序。③这两道工序是景泰蓝制作所特有的,不为别人所熟知的。本文按照工艺流程的顺序介绍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说明景泰蓝手工制作的繁复和精细,反映了制作工人手艺的精巧和这种手工艺品的珍贵。116主旨归纳你还知道哪些中国传统工艺?对此你又有何感想?福建脱胎漆器北京景泰蓝景德镇瓷器6拓展迁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