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主题06:质量与密度 课件(31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人教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主题06:质量与密度 课件(31页ppt)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主 题 06:质量与密度
人教版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1
2
3
4
课标解读
单元概述
核心知识
链接中考
第1节 质量
第2节 密度
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4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2022年新课标解读
物理观念 能说出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科学思维 明确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会利用密度公式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现象及进行简单的计算
科学探究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并能够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
科学态度与责任 能在运用密度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具有学好物理的信心
实验:用天平测量
固体与液体的质量
质量 m
实验:探究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物态和位置变化
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
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建立概念
测量
性质
密度ρ=m/V
密度与物质鉴别
应用
测量
思维导图
质量
(1)概念: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2)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物态、
形状和位置无关.
(3)单位:国际单位制:千克(kg)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单位换算:1 吨 = 103千克 = 106 克 = 109 毫克
(1)构造:横梁、平衡螺母、托盘、分度盘、指针、砝码.
(2)使用: ① 放,②拨, ③调, ④测, ⑤读, ⑥收.
(3)测量固体的质量;测量液体的质量.
质 量
天平
核心考点1——质量
定义  物体所含______________叫做质量 ,用字母____表示。
性质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如一杯水结冰后,状态改变,质量不变;宇航员从地球到太空,位置改变,质量不变。
单位  基本单位:________,符号:______;
 换算关系:1 mg=______kg,1 g=_______kg,
1 t=______kg
测量 工具 生活常用:案秤、台秤、杆秤等;
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_____。
物质的多少
m
形状
物态
位置
千克
kg
托盘天平或电子天平
10-3
10-6
103
重难解析
托盘天平的使用 规格 称量:称量即量程,标有××× g(例如100g、200g)
感量(分度值):标尺上的分度值一般是0.2 g(或0.1g)
使用 ①看:观察天平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放:把天平放在________台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__处;
③调:调节横梁两端的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④测:把________放在左盘,______放在右盘,用______向右盘加减砝码,最后调节______使横梁重新平衡;
⑤读: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______所对应的刻度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称量
标尺上的分度值(感量)
水平
零刻度线
平衡螺母
物体
砝码
镊子
游码
游码
重难解析
注 意 事 项 ①观察天平的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所测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________,也不能小于天平的________;
②向盘中加减砝码和拨动游码时要用________,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脏、弄湿,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③潮湿物品和化学药品________直接被放到天平的托盘中,应使用烧杯或者白纸间接称量。 
测量 方法  直接测量:固体质量。
 特殊测量:液体质量(质量差法)、微小质量 (累积法) 等。
称量
分度值
镊子
不能
重难解析
例1.在下列有关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宇航员在飞船中能游离于舱内,因为宇航员在航行中质量变小
B. 1kg的铁比1kg的松木的质量大
C. 铁水铸成铸件时,形状和状态都发生了变化,铁的质量也变了
D.两个相同的杯子中装有不等的水,一杯水比半杯水的质量大
AC.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宇航员在飞船中航行时质量不变;铁水凝固成铸件时,形状和状态发生变化,而铁的质量不变,故AC错误;
B.1kg的铁和1kg的松木的质量相等,故B错误;
D.质量是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一杯水比半杯水所含有的水这种物质要多,因此一杯水的质量比半杯水的质量大,故D正确。
D
所以选D.
典型例题
密度
密 度
①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②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
其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
①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②公式:ρ=m/V
国际单位:千克/米3(kg/m3)
③单位
单位换算:1g/cm3= 1.0×103 kg/m3
计算物体的质量、体积、鉴别物质。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密度知识的应用
常用单位:克/厘米3(g/cm3)
核心考点2——密度
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 ρ不变,m与 V成正比,即ρ一定时,即体积大的质量大;
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
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重难解析
理解密度公式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即m一定时,,即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
⑶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质量m与密度ρ成正比,即V一定时,,即密度大的质量也大
重难解析
图象:
上图所示: ρ甲> ρ乙
V
m
ρ甲
ρ乙
上图所示: ρ乙> ρ甲
重难解析
例1.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
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a的密度是1kg/m3
B.两者的密度关系ρb<ρa
C.a、b两物质的密度都与质量成正比
D.若将a的质量减半,它的密度也变为原来的一半
B
重难解析
AB.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质量均为2g时,ab的体积
Va=2cm3,Vb=4cm3
则a、b的密度分别为
所以ρa>ρb,故A错误,B正确;
C.由m-V图象可知,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不变,所以a、b两物质的密度不变,即a、b两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C错误;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若将a的质量减半,它的密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B。
重难解析
测量物质的密度
4.测量固体的密度
1.实验原理 : ρ=m/V
天平:①调平衡;②“左物右码”再平衡;③示数=砝码+游码数
3. 测量液
体的密度
2.实验器材
量筒的使用: 认清量程、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相平
①在烧杯中倒入待测液体,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②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用天平测量烧杯和
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③记录倒入量筒中的一部分液体的体积V。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
③用细线拴好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2;
m
V2-V1
④石块的密度 ρ=———
④盐水的密度
核心考点3——测量物质的密度
量筒
1.读数时,应使视线与凹液面最 相平。图中读数方式正确的是 ,按照A的读法最终读数会 ,C的读法读数会 。
2.体积的单位换算关系:
1 m3= dm3;1 dm3= cm3;
1 dm3= L;1 L= mL;
1 mL= cm3。
最低处
B
偏大
偏小
仰小俯大
103
103
1
103
1
重难解析
量筒及使用 用途 测量液体体积或间接地测量______体积 使用 方法 “看” ①单位:___________, 1mL=____cm3
②量程;③分度值。
“放” 放在水平台上。
“读” 量筒里的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和
凹液面的________相平。
底部
固体
毫升(mL)
1
重难解析
测量固体的密度
1.测量原理: 。
2.测量工具: 。
3.
先测 ,再测 。
ρ=m/V
天平、量筒
质量
体积
重难解析
测量液体的密度
1.测量原理: 。
2.测量工具: 。
3.
ρ=m/V
天平、量筒
重难解析
例1. 在“测量金属块密度”的实验中,已知金属块质量均匀分布且不渗水,量筒内已装有60mL的水。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零刻度线时,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调节好天平后,测量金属块质量,天平恢复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测量金属块体积时量筒示数如图丙所示。下列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天平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B.如图乙所示,当横梁恢复平衡时,金属块的质量为54g
C.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可知,金属块的密度是
D.将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金属块与原金属块相比,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减半
=
【解析】A.如图所示,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故左边较重,则平衡螺母需要向右调节,故A错误;
B.如图所示,金属块的质量m金=50g+4g=54g;故B错误;
C.金属块的体积V金=80mL-60mL=20mL=20cm3金属块的密度ρ= = ==2.7g/cm3=2.7×103kg/m3;故C正确;
D.将金属块截去一半,剩余金属块与原金属块相比,质量、体积减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即密度不变,故D错误。
C
典型例题
A.称量前,应将游码归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故A错误;
B.小石块从水中拿出时会带出来水,使质量偏大,故应先测质量,再测体积,故B错误;
C.砝码和物体按照左物右码放置,故C错误;
D.小石块表面附有气泡,会使得测量的体积偏大,根据密度公式,质量一定时,体积偏大,则密度偏小,故D正确。故选D。
例2.在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应该先测小石块的体积,再测它的质量
C.用调好的天平测量时,小石块应放在右盘
D.小石块浸没到量筒的水中,表面附有气泡,测得的密度偏小
D
典型例题
密度与
温度关系
密度与
物质鉴别
①密度与温度关系:一定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
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当其温度降低时,密度变大.
②热胀冷缩:气体热胀冷缩最显著,其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③水的膨胀规律:4℃以上的水是热胀冷缩,而
0℃~4℃的水是热缩冷胀,称为反常膨胀.
④ 4℃水的密度最大.
①利用密度可以鉴别物质.
②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盐水选种、根据密度大小选择合适的材料.
密度与社会生活
核心考点4——密度与社会生活
1、物体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
在常见的物质中,气体的热胀冷缩最显著,它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也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热胀冷缩不像气体那样明显,因而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一般来说,同种物质温度越高密度越小,温度越高密度越小,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
即m一定时,V增大,减小;V减小,增大
重难解析
2、应用——风的形成
形成:风就是空气的流动,它是由于气体密度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受热多的地区温度高,空气因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则该地方气体变得稀薄,周围的冷空气(相对)过来补充,这就形成了风
利用:风力发电、取水、灌溉、磨面、推动帆船和滑翔机等。
重难解析
3.特例——水的反常膨胀
水在4℃时密度最大;
温度高于4℃时,“热胀冷缩”,随着温度的
升高,水的密度越来越小;
温度低于4℃时,“热缩冷胀”,随着温度的
降低,水的密度也越来越小;
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重难解析
例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中(  )
①0~4℃水遵循“热缩冷胀”
②4~8℃时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③4℃时水的密度最大
④水的密度总是 1.0×103kg/m3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C
典型例题
A.由图像可知,水的质量不变,0~4℃水的体积减小,遵循“热缩冷胀”,故A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水从4℃到8℃,温度升高其体积变大,遵循“热胀冷缩”;因为水的质量不变,根据密度公式 可知,4~8℃时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B不符题意;
C.在4℃水的体积最小,由可知,水的密度最大,故C符合题意;
D.0~4℃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4~8℃时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典型例题
链接中考
1.小明在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他的文具盒的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内加了几个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左;当再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要测出文具盒的质量,他应该 ( )
A.取下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B.取下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不取下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不取下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2.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科普期刊从北京快递到成都,质量不变B.积木搭建的“城堡”被撞倒,质量变大
C.冰箱里的一瓶矿泉水结冰,质量变小 D.月饼从地球带到空间站,质量变小
B
A
3.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超过2千克的月球岩石及土壤样本,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质量变大 B.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受到的重力不变
C.月球土壤带回地球后密度变大 D.月球土壤和地球土壤相比不含空气
4.a,b,c为三种不同的液体,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
A.若a,b,c的质量相同,a的体积最大;B.若a,b,c的质量相同,a的体积最小;
C.若a,b,c的体积相同,b的质量最大 D.若a,b,c的体积相同,b的质量最
D
A
链接中考
5.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m-V图象如图所示,甲、乙密度之比为( )。
A.2:1 B.1:2 C.3:1 D.1:3
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如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18g ;
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80cm3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
C
D
链接中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