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主题11:功和机械能 课件(39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人教版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全国通用)》 主题11:功和机械能 课件(39页ppt)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主 题 11:功和机械能
人教版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1
2
3
4
课标解读
单元概述
核心知识
链接中考
第1节 功
第2节 功率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2022年新课标解读
1. 知道功的概念,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功的含义,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2. 理解什么是功率,会正确进行功、功率、速度的计算。
3. 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功的计算:
W=Fs
能(动能、势能)
单位:焦耳(J)
机械能及其转化
功(W)
单位:焦耳(J)
探究物体的动能
跟哪些因素有关
功率(P)
单位:瓦特(W)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引入
功能关系
功率的计算:
P=W/t
说明重力势能、弹性势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思维导图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

W=Fs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
力的作用
显出成效
单位:
1 J=1 N·m
典型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做功的快慢
功率
单位:
1 W=1 J/s
P=Fv
能量
物体能够对外做功
1.功
知识结构
转 化
动 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速 度
高 度
形变程度
机械能
质 量
质 量
守 恒
2.机械能
知识结构
功的计算公式: 功=
功的单位:

①作用在物体上的 .
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 .
①有力无
②有距离无
③力与距离
不做功的
三种情况
做功的两个
必要因素

距离
距离

W = Fs
力×距离
垂直
焦耳(J)
1J=
1N m
核心考点1——功
一、功
1.定义:如果一个 ,物体在这个
,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符号:W(work)
力作用在物体上
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
的距离)

3.两个必要因素
s
重难解析
有力无距离
有距离无力
有力有距离,但力与距离垂直
(无力无功)
(劳而无功)
(垂直无功)
1
2
3
4.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重难解析
二、功的计算
1.定义:
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2.公式:
功=力×距离
W = Fs
牛(N)
米 (m)
焦耳(J)
即:1 J=1 N · m
3.单位:
焦耳(J)
4.物理意义:1 N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1 m的距离时所做的功为1 J。
重难解析
例1.如图是双手向前掷实心球的动作示意图,请结合自己在体育课中的训练情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B
解析:身体后仰做投球准备动作时,手对实心球有托力,但实心球没有沿力的方向移动距离,所以托力对实心球不做功,故A说法错误;身体由后仰到恢复直立发力的过程中,手对实心球有推力且实心球沿推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所以推力对实心球做了功,故B说法正确;实心球被抛出后在空中继续运动时,手对实心球没有推力,实心球是由于惯性继续运动,所以推力对实心球不做功,故C说法错误;实心球在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且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重力对实心球做了功,故D说法错误。
A.身体后仰做投球准备动作时,手的托力对实心球做功
B.身体从后仰到恢复直立发力的过程中,手的推力对实心球做功
C.抛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手的推力仍对实心球做功
D.抛出去的实心球在下落的过程中,实心球的重力对实心球不做功
典型例题
例2.如图,小山提着重200N的物体,在水平路面匀速前进10m,然后以相同的速度走完长10m、高5m的斜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面上,人对物体做功2000J
B.水平面上,人对物体不做功
C.斜坡上,人对物体做功2000J
D.斜坡上,人对物体不做功
【解析】 AB.小山对物体的提力是竖直向上的,在水平路面前进时,提力方向跟通过的距离方向垂直,该段路程对物体不做功,故A错误,B正确;
CD.走上斜坡的过程中,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升的距离等于斜坡的高度,则斜坡上做的功为W=Fs=Gh=200N×5m=1000J,故CD错误。
B
典型例题
如图所示的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用力搬石头,没有搬动 B.将重物从地面拉到高处
C.运动员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坪上滚动
D.人抱箱子沿水平方向运动
B
小试牛刀
①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 .
国际单位: ,符号W.
②功率的定义:
③公式:
④单位
⑤推导公式:
F 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 .
v 表示物体沿力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的 。
常用单位:千瓦,符号 kW, 1 kW=1000W
功与做功所用时间 叫做功率,它在数值上等于 内所做的功.
功率
快慢
之比
单位时间
瓦特
P=W/t
P=Fv

速度
1W=1J/s =1N·m/s
核心考点2——功率
一、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1.相同做功比时间:时间越短,做功越快
2.相同时间比做功: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重难解析
功率
1.物理意义:
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
功与做功所用时间之比
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公式:
4.单位:
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
瓦特(W)
千瓦(KW)、兆瓦(MW)
5.单位换算:
1W=1J/s 1KW=103W 1MW=106W
重难解析
例1.下列图象中能用阴影面积表示某物理量的是( B )
B
【解析】B图中,横坐标表示做功时间,纵坐标表示功率,则阴影部分面积等于功率和做功时间的乘积,由公式W=Pt可
知,功率和做功时间的乘积表示功,故B正确。
典型例题
例2.一位重为650 N的大学生和一位重为450 N的初中生进行登楼比赛,他们同时从同一幢楼的楼底出发,结果初中生比大学生先到达楼顶,那么( B )
A.大学生做功一定少 B.初中生做功一定少
C.大学生功率一定小 D.初中生功率一定小
【解析】:由题意可知,G大学生=650 N>G中学生=450 N,因为楼底到楼顶的高度相同,所以,由W=Gh可知,大学生做功一定多,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中学生比大学生先到达楼顶,即中学生所用的时间少,但时间的数值不明确,所以由P=可知,无法比较两者功率的大小,故C、D不符合题意。
B
典型例题
动能
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物体由于发生 而具有的能.
物体由于受到重力并处在一定高度时所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影响因素:物体的运动 和 .
影响因素:物体的 和所在的 .
影响因素:物体的 .
动能和势能
运动
速度
质量
质量
高度
弹性形变
弹性形变程度
核心考点3——动能和势能
①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
② 在地球表面附近,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重
力势能。
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③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重难解析
1、实验原理:如图所示,钢球A从高为h的斜槽上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运动的钢球A碰到木块B后,能将B撞出一段距离s。在同一水平面上,木块B被撞得越远,钢球A对B做的功就越多,A的动能越大。
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转化法。
转化法:通过木块B被推动的距离s来反映A球动能的大小。
实验: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重难解析
①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
让同一钢球A分别从不同的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撞击木块B。
控制钢球的质量m不变。
观察并比较木块被推动的距离s。木块被推动的距离s越远,说明A球对木块做的功就越多,A球的动能就越大。
3、实验过程
重难解析
②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控制速度不变,即固定钢球在滑槽上的释放位置的高度h。
改变钢球的质量m。
用不同质量的两个球分别从斜面的同一高度向下滚落。
观察并比较木块被推动的距离s。木块被推动的距离s越远,说明A球对木块做的功就越多,A球的动能就越大。
重难解析
2、钢球的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1、钢球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实验结论
物体的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重难解析
例1.如图所示为游乐园里的过山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过山车运动的整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过山车在下滑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过山车冲上坡时,动能、重力势能均增加
D.过山车运动到最低点时动能最大
D
【解析】:由于过山车与轨道间有摩擦,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故机械能不守恒,A说法错误;过山车在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说法错误;过山车冲上坡时,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C说法错误;过山车运动到最低点时,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D说法正确。
典型例题
(2)若橡皮筋被拉得长度相同,所用“子弹”的质量不同,则发现射出时的速度也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在此过程中,橡皮筋对“子弹”做的功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橡皮筋拉得越长,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越大,同样的“子弹”射得越远, 这说明橡皮筋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在橡皮筋被拉得长度相同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相同,对子弹做的功相同,射出子弹的动能也相同,所用“子弹”的质量不同,其射出时的速度也会不同。
例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玩弹弓的情景。
(1)小明发现橡皮筋拉得越长,同样的“子弹”射得越远,这说明:    ;
不相同
相同
橡皮筋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典型例题
1.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下列实例属于机械能的是(  )
A.闪电发出耀眼的光芒
B.运动员由于奔跑而具有的能量
C.高温水蒸气具有的能量
D.煤炭在炉灶中燃烧具有的能量
2.海底发生的强烈地震可能引发海啸,海啸的破坏性极强,可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海啸之所以有这样大的破坏性,是因为海啸具有很大的(  )
A.电磁能 B.化学能 C.声能 D.机械能
B
D
小试牛刀
机械能
及其转化
水能和风
能的利用
① 、 能和 能统称为机械能.
水能发电.
③机械能守恒:
如果只有 能和 能相互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机械能的 不变.
②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 .
风能发电.
机械能
及其转化
动能

总和
重力势
弹性势
转化

核心考点4——机械能及其转化
① 动能、重力势能及弹性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②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机械能及其转化
重难解析
例1.如图所示,将一小钢球从a点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经过b点到达最高点c时静止,图中hab=hb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运动到最高点c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小球在ac段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与动能的减小量相等
C.小球在ab段克服重力的做功小于在bc段克服重力的做功
D.就a、b、c三点而言,小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最大
小钢球从a点竖直向上抛出时,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因为不计空气阻力,所以小钢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在a、b、c三点具有的机械能是相等的,任何位置,减小的动能一定等于增加的重力势能;
小钢球克服重力做的功W=Gh也是相等的。
小钢球在最高点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B
典型例题
例2.投掷铅球能锻炼臂部肌肉,投出去的铅球从a处出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点处。则实心球(  )
A.在a处重力势能最小 B.在b处最高点动能为零
C.在c处机械能小于a处机械能 D.在d处动能为零
A.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据图可知,d、e两点高度最小,重力势能最小,A不符合题意;
B.据图可知,球在b点时,在水平方向上仍有速度,所以此时的动能不为零,B不符合题意;
C
C.题目没有给出不计空气阻力,即说明球在空中运动时机械能是不守恒的,实心球在由a到c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减小,所以实心球在c处机械能小于a处机械能,故C符合题意;
D.球达到d点后没有静止,仍然向前滚动,所以动能不为零,D不符题意。
本节例题
典型例题
如图,弧形轨道ab段光滑,bc段粗糙,小球从a点经最低点b运动至c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经过b点时,小球动能最大
C.从b到c的过程中,小球动能增大
D.从a到c的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
B
小试牛刀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注重概念的理解
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F
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s
易错提醒
2. 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①有力,但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为零;
②通过了距离,但在距离的方向上没有力的作用;
③有力且通过距离,但力和距离的方向相互垂直。
易错提醒
3.物体匀速运动时的功率
功率定义式
匀速运动时
导出公式 P = Fv
易错提醒
4.功和能的关系
例 ① 物体自由下落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功;
  ② 举起重物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加。
① 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②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了变化,一定有力对物体做了功。
易错提醒
链接中考
1.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我国航天事业有了飞跃式发展,如图是火箭点火起飞的情景,在火箭上的卫星随火箭离地升空的过程中,卫星的能量及能量转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机械能不变
D.机械能增加
2.如图所示,小球由静止开始沿光滑的斜面下滑,经过B、C两位置时具有相同的( )
A.速度 B.动能
C.重力势能 D.机械能
D
D
3.在空中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的一架飞机正向灾区空投救灾物资,此过程中飞机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
A.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
C.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减小 D.动能和重力势能都不变
4.以下实例,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
B.小明将水桶从地面上提起
C.吊车吊着货物在空中水平匀速移动
D.用力搬桌子而未搬起
C
B
链接中考
5.一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对它做功的有( )
A.重力 B.支持力
C.惯性力 D.没有力做功
6.如果你想通过爬楼梯来测量自己的功率,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测量的是( )
 A.人的质量 B.楼梯的高度
C.楼梯长度 D.爬楼梯的时间
D
C
链接中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