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分配与社会保障第一框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学习目标】1.理解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必然性2.按劳分配的范围、地位、基本内容和要求、原因;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内容、意义。3.居民收入来源的途径;劳动的重要性。4.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因、措施。【教学重点】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内容、意义。【教学难点】完善收入分配的原因、措施。【学习方法】认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完成导学案,注意根据本节重点、难点,提出自己的疑惑的问题,要具体。切记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提问题,要认真阅读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阅读教材P44--47页的文字,按要求完成议题一的问题:议题一:我国的分配制度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容和原因(1)内容: 。(2)原因:(在教材中划出)2、按劳分配(1)地位:(2)范围(书上没有,做笔记):①公有制经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工资、奖金、津贴(不包括福利性分配);②农村经济中的承包集体土地获得的收益,加入专业生产合作社获得劳动报酬。(3)基本内容和要求:(在教材中划出)(4)实行按劳分配的必要性①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②物质基础: 。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存在差别,谋生手段)(5)实行按劳分配的重要性(在教材中划出)3、按生产要素分配(1)内容:让 、 、 、 、 、 、 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2)意义:(写出)(3)具体形式:(写在教材中)类别 对应形式劳动要素 在个体、私营、外资企业中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收入资本要素 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本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土地要素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知识要素 凭借相关知识获得的收入技术要素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和技术转让的收入管理要素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贡献参与分配的方式数据要素 数字经济下,数据的收集、使用和转移产生的价值4、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写出)5、劳动的重要性及要求:(在教材中划出)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阅读教材P47--49页的文字,按要求完成议题二的问题:议题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原因:(写出)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的措施:(在教材中划出)图解: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画在书上)【当堂检测】选择题【A级】1.山东某镇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自然条件,充分发挥村办集体经济和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作用,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以集体控股+企业、农户入股为前提,以收租金、分红金、获薪金“三金”模式和零成本起步、零风险种养、零距离就业“三零”为目标发展村集体经济。目前,该镇试点村庄群众入股率达到80%以上,提供务工岗位上百个,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该镇的做法( )①形成村集体和农户利益共同体,促进共同富裕②整合农村资产资源,发挥集体经济的主导作用③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④表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成为农村的主要分配方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华为是中国最成功的本土创新型民营企业之一,支撑其世界级竞争力的除了技术创新,还有其极具特色的制度创新——100%员工持股。通过这一制度,实现了有效的企业管理和员工激励,形成了更接近共同富裕的初次分配结构。对华为的制度构建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营企业是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②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③按生产要素分配可以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④企业通过制度创新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3年8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有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自2023年1月1日起,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这一扣除标准提高的积极影响是( )A.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公平B.适度提高个税起征点→中低收入者税负降低→贫富差距缩小→实现共同富裕日 期 等 级C.增加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增长→拉动经济增长D.个人所得税改革→财政收入减少→影响财政作用发挥→不利于改善民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