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课件第七章 力7.2 弹力1★课堂引入箭能被拉开的弓射出人能被弯曲的跳板弹起2★课堂活动跳高运动员能被弯曲的撑杆弹向高空上述现象的相同之处是什么?思考2★课堂活动1.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归纳:拉伸、压缩、弯曲、扭转、挤压、推、托等动作都能使物体发生形状的改变一、弹力2一、弹力(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形变后,撤去外力就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课堂活动2一、弹力(2)塑性(范性)形变:物体受力形变后,撤去外力不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塑性形变。★课堂活动2一、弹力想一想:当你在拉长橡皮筋或压缩弹簧时,你的手有什么感觉?答:有用力感觉★课堂活动2一、弹力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1)物体相互接触;(2)物体间由于相互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课堂活动2一、弹力推力、支持力、压力、拉力等都是弹力★课堂活动2二、弹簧测力计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物体形变的大小与所受的外力有关,受到的外力越大,产生的形变越大。根据物体形变的大小可以测定力的大小。演示实验一:用力拉弹簧,并观察现象。★课堂活动2二、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即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课堂活动2二、弹簧测力计要求:(1)观察它的结构,字母N表示什么 (2)观察它的量程,认清标尺上的分度值(3)明确正确使用方法2.结构:提环、弹簧、指针、刻度盘、秤钩活动:观察和使用弹簧测力计★课堂活动2二、弹簧测力计各式各样的测力计★课堂活动2二、弹簧测力计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了解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2) 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3) 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若不在,应调零。(4) 测量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方向沿在一条直线上;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课堂活动2二、弹簧测力计慧眼识金星下图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方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其余的错在哪里?★课堂活动2二、弹簧测力计慧眼识金星××★课堂活动2二、弹簧测力计学生实验一: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分别使指针指到1N、3N、5N的位置,感受1N、3N、5N的力。学生实验二:测量身边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1)把文具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测量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2)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拖动桌面上的文具袋测量,测量文具袋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2。★课堂活动3★典例分析典型例题 11.用力压橡皮泥,如图甲所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用力压或拉弹簧,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手对橡皮泥的压力不是弹力B.图乙中,用力压弹簧,弹簧对手没有产生弹力C.图乙中,只有用力拉弹簧才能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形变D.图乙中用力拉弹簧,当两手拉开的距离越大感到越费力,是因为弹簧被拉得更长D3典型例题 22.一物体挂于弹簧测力计的下端,该测力计的量程为______,分度值是______,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力大小为_____。0.2N0-5N3.4N★典例分析4★课堂小结1.形变: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归纳:拉伸、压缩、弯曲、扭转、挤压、推、托等动作都能使物体发生形状的改变(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形变后,撤去外力就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2)塑性形变:(范性)物体受力形变后,撤去外力不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塑性形变。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1)物体相互接触;(2)物体间由于相互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一、弹力:4二、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工具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即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外力成正比。2.结构:提环、弹簧、指针、刻度盘、秤钩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 了解测力计的量程,使用时不能测量超过量程的力。(2) 明确分度值: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3) 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若不在,应调零。(4) 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4) 测量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受力方向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课堂小结5★练习巩固2.若要准确测量一个大小约为10N的力下列规格的弹簧测力计中最合适的是 ( )A.量程0-5N,分度值0.1N B.量程0-10N,分度值0.2NC.量程0-15N,分度值0.1N D.量程0-20N,分度值0.2NC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 B.两个物体只要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C.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D. 拉力属于弹力,支持力不属于弹力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