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弹力 练习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弹力 练习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七章 力 第2节 弹力
1.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B.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2.在下图中,A、B两球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 )
3. 如图所示的物体不能产生弹力的是(   )
4.如图展示了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景,请你指出测量方法错误的是( )
5.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端沿水平方向各施加大小为3 N的拉力F,并使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 0 B.3N C.6N D.1.5N
6. 要测一个约6N的力,下列弹簧测力计规格最恰当的是(   )
A. 量程10N,最小刻度值0.2N B.量程5N,最小刻度值0.1N
C.量程15N,最小刻度值0.5N 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7. 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挂在墙上,一人用4 N的力F拉另一端,弹簧伸长了5cm;如图乙所示,两个人分别拉该弹簧的两端,弹簧也伸长了5cm,则每个人的力F分别为(   )
A. 4N、0 B.0、4N C.4N、4N D.8N、8N
8.李华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没有校零,指针指在0.2 N处,他测量拉力时指针的示数为3.6N,则实际拉力大小(   )
A.大于3.6N B.等于3.6N C.小于3.6N D.无法确定
9.一只弹簧原长10cm,挂100N砝码时,弹簧的长度变为12cm,如再加挂200N砝码时,弹簧的长度变为(   )
A. 16cm B.6cm C.14cm D.19cm
10. 有一个弹簧测力计,挂钩上不受力时,指针指在0.2N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手施加的拉力的大小为( )
A.4.2N B.4N C.3.8N D.无法判断
11. (多选)在下列现象中,发生的是弹性形变的是( )
A. 橡皮筋被拉长 B.大树被风吹“弯了腰”
C.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 D.乒乓球被压瘪
12. (多选)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弹力
B.只要两个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C.轻绳对物体的拉力是由轻绳的形变产生的,其方向指向轻绳收缩的方向
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3. 如图所示撑竿跳高运动员在练习时,利用了撑竿的_____(选填“弹性”或“塑性”)在跳跃过程中产生了____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
14.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刻度____(选填“是”或“不是”)均匀的,量程为_____N,分度值为____N,此时的示数为____N。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_____越大,弹簧的_______就越长。
15. 如图所示,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秤钩的拉力是____N。若将弹簧测力计拿倒了测量,即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拉环上,手提秤钩,则测力计的读数比所测力的实际大小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6. 如图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N,分度值是________N, 所测拉力F的大小是________N。
17. 篮球掉在地上,马上会弹起来,使篮球由下而上运动的力是________,它是由于________(选填“篮球”或“地面”)发生了________形变而产生的。
18. 如图所示是A、B两根弹簧所受拉力F与伸长量Δx的关系图象,由图象看,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测力计应选______(选填“A”或“B”)弹簧;要制作量程较大的测力计应选______(选填“A”或“B”)弹簧;A、B并联制成测力计,其量程为____________N。
19. 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甲、乙两种不同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图象中只有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__;若他们要制作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__。(均选填“甲”或“乙”)
20. 下表是小明研究“弹簧长度与所受拉力大小的关系”时记录数据的表格。
(1)由表格可知,弹簧原长为____cm;当拉力为2N时,弹簧长度为____cm,此时弹簧伸长了____cm。
(2)当弹簧长度为6.5cm时,弹簧伸长了____cm,所受拉力为____N。
(3)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当拉力在____N以内时,弹簧的_______(选填“长度”或“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答案
1-10 ABCDB ACCAC
11. ABC
12. CD
13. 弹性 弹 撑竿
14. 是 0~5 0.2 2.4 拉力 伸长量
15. 2.2 偏大
16. 0~5 0.2 3.2
17. 弹力 地面 弹性
18. A B 0~22.5
19. 乙 甲
20. (1) 4 6 2
(2) 2.5 2.5
(3) 3 伸长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