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学案(含答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9.1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学案(含答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九课 理解质量互变
第一框 认识质量互变规律 导学案
【课标解读】
科学精神:把握量变与质变的含义,运用发展的状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分析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正确处理生活中的量变与质变问题。
公共参与:学会用辩证思维解决问题。抓住机遇参与实践,注意从小事做起;遵循适度原则,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的错误。
【预习自测】
1、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下列关于“质与量”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量就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②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③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量的增减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④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别说村官官小,大权不比市长少。”“村官”虽处于治理的“神经末梢”,却管理着国家惠农物资的发放以及拆迁、补偿等工作,其中“村官”可“插手”的机会可不少,若对“村官”监管不到位,很容易滋生腐败。这说明( )
①量变总会引起质变,要防止小官巨贪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防止积小贪成巨贪
③联系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要加强监管
④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是发展,要防微杜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核心知识点】
一、质量互变规律的含义
1、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1)质
①内涵:质是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
②意义:此物之所以为此物,并区别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它就不是原来的此物而变成了他物。
(2)量
①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以及事物构成因素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方式。(内涵)
②量的规定性不同于质的规定性,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增减并不影响某物之为某物。
③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离开具体事物的“纯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维的抽象中。
2、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和质变
(1)量变:量的变化(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A事物仍是A事物)
(2)质变:质的变化(根本的、显著的变化;A事物变为B事物)
(3)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 还是超出度的范围。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没有量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3)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量变与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构成了事物的发展过程。
二、遵循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互变规律的要求
客观事物的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2、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1)区别(含义不同)
①连续性(渐进性):事物只是在量上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现实中就是这一事物还是它自身,是事物发展中的渐进性过程。(量变)
②间断性(飞跃性):事物在质上发生了变化,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是渐进性过程的中断,或连续性的间断。(实质:这个过程不是事物停止了发展,而是打破旧的质的规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质的规定性,表现在现实中就是出现了新事物。)(质变)
(2)联系
①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
②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
③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
3、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意义
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体系构建】
【习题演练】
1、《老子》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强调了( )
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质变寓于量变之中 D.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
2、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领导工作的方法时强调,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部署,要一以贯之地贯彻。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这一论述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
①量变比质变更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只有事物数量的不断增加才能引起质变
③量的变化的不断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
④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数学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有人将“1.01365≈37.8”和“1.02365≈1377.4”。这两个等式解读为: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其实已经甩你太远。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正确地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
B.质变就是发展
C.渐进性与连续性包含着飞跃性与间断性
D.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4、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引用古语“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对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提醒。下列与“禁微则易,救末者难”所蕴含的哲理相近的是( )
①毫厘之差,或致弊于寰海
②致治在于任贤,兴国在于务农
③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④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具有巨大创造力的民族,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诸多原创杰作甚至影响了整个人类的文明进程。原创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创造者的生命沉潜,是“十年磨一剑”。这表明( )
①只有经过量的积累才能实现质变
②量变对事物的发展比质变更为重要
③事物的量变和质变是循环往复的
④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B A D A B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