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市苍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历史考试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梧州市苍梧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道德与法治、历史考试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 年秋学期七年级目标教学练习册(期末检测) 试题卷道德与法治、历史(闭卷)
(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别、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按要求粘贴条形码。
2. 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道德与法治部分
一、 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每小题2分,共36分)
1. 随着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人们的上天梦想得到实现,景海鹏已四次上天,成为上天最多的航天员。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梦想和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是( )。
A. 奋斗 B. 勤奋 C. 努力 D. 学习
2.中国跳水运动员全红婵是队里训练最刻苦的,每天要练习400 多次跳水,每次都全力以赴,在东京奥运会女子单人 10 米跳水比赛中,她以几乎完美的表现获得冠军,并打破奥运会记录,成为国家健将运动员。这告诉我们( )
A. 要获得冠军就要努力 B. 学习有快乐,也有辛苦
C. 学习是辛苦的、没用的 D. 练习跳水比在教室读书好
3.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刚到美国留学的时候是学习实验物理的,他发现在实验物理方面总是比不上同学,后来他转攻理论物理,获得很大成功,并获得诺贝尔奖。这说明 ( )
A. 人不可能样样都成 B. 转攻理论物理,就能成功
C. 人要懂得放弃,不能盲目 D. 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4. 在2023 年9月的亚运会上全红婵和陈芋汐争夺 10 米跳台冠军,全红婵以高4分的微弱优势夺得冠军,她们台上是对手,是竞争,台下是队友,是朋友。成功时互相祝贺,失利是互相关心,互相鼓励。这体现了( )
A. 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 B. 竞争对手,不会成为朋友
C. 竞争必然影响友谊 D. 竞争对手,不会有真正的友谊
5. 莫美丽喜欢网聊,网上有一个异性朋友经常和她聊天,她觉得很投缘,于是接受他见面的邀请。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
① 情投意合很难得,大胆接受 ②虚拟世界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要慎重
③网上聊天比较随便,更见真情 ④网上交友,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1页 共4页
6. 右图中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 )。
A. 领导者 B. 组织者
C. 倾听者 D. 陪伴者
7. 古人云:“教学相长”,说明了教与学的师生关系,下列表格中观点正确的是( )。
序号 观 点
① 师生相互陪伴
② 师生相互促进
③ 师生相互对立
④ 师生共同成长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要做到亲敬长就要( )。
① 听话 ②尊敬 ③感恩 ④聆听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9. 黄大强喜欢打球,不做家务,经常被父亲打骂,引发与父亲的冲突。下列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① 做好家务,再去打球 ②与父亲对着干
③与父亲做好沟通 ④只要有球打,什么事都不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0. 下列表中是子女对父母的认识,观点不正确的是( )。
序号 观 点
① 我们无法选择父母对待我们的态度和教育方式。
② 我们与父母在学识、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对问题理解也必然有差异。
③ 我们已经长大了,父母不应该干涉我们的生活。
④ 我最讨厌父母唠唠叨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1. 右图体现唐国儒一家人( )。
A. 共同分担家务劳动
B. 爸爸在指挥他们劳动
C. 妈妈在拖地板
D. 唐国儒在擦桌子
12. 秦始皇为了长生不死,曾四次东巡寻找“长生不老药”,结果只活了49年。说明(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2页 共4页
A. 秦始皇找不到“长生不老药” B. 生命是不可逆的
C. 只要找到“长生不老药”就不会死 D. 秦始皇不算最短命的皇帝
13.人类是代代相传的,在人类生命接续中,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生命不仅仅是身体的生命 ②生命还是社会关系中的生命
③生命还包括精神信念上的生命 ④生命还包括动物的生命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4. 右图中体现正确的关于生命的观点是( )。
A. 尊重老人生命
B. 尊重亲人生命
C. 珍惜残疾人生命
D. 用敬畏心来尊重他人生命
15. 经过这三年的新冠疫情影响后,很多人出入公共场所主动戴上口罩,这说明了 ( )。
① 人们增强了安全意识 ② 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
③人们害怕新冠感染 ④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6.右图是李上进考试不理想被老师批评,说明他受到( )。
A. 批判 B. 挫折
C. 打击 D. 批斗
17. 人生难免会遇到一些阻碍、失利乃至失败,这就是挫折,包括几个方面,其中,关键因素是( )。
A. 挫折情景 B. 挫折态度
C. 挫折认知 D. 挫折反应
18. 关于“生命的思考”,下面表中正确的观点是( )。
序号 观 点
① 生命是不可逆的; 生命也是短暂的。
② 生命是宝贵的,人的生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
③ 只有人类才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④ 人的生命就像大地的野草一样,毫无意义。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本卷共 3 小题。第19题6分; 第20题10分; 第21 题11分; 第22题12分, 共39分)
19. (6分)【友谊的天空话友谊】
人的一生不可能不与别人打交道,人们的交往就会产生友谊,成为朋友,同学之间交往也会产生友谊,成为要好的朋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 第3页 共4页
(1) 请写出你最要好的三个朋友姓名。(2分)
(2) 请谈谈你是如何对待误入歧途的朋友的 (4分)
20.(10分)【师生交往 师长情谊】
材料一:朱伟夏个性很强,很容易冲动,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一次老师批评他不认真听课,他当堂在课堂上与老师顶撞起来,搞到老师上不下去。
(1) 请你说一说,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4分)
材料二:有一次,张猛超因为迟到,被数学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觉得很没面子。从此,只要是数学老师上课,他一律不听,也从不做数学作业。
(2) 请你谈一谈,张猛超与老师发生矛盾应该怎样解决 (6分)
21.(11分)【亲情之爱 家和万事兴】
材料:莫市仁家庭人口众多,有爷爷、奶奶、父母和兄弟姐妹8 口人,成员之间相处比较特殊,父亲性格暴躁,管理粗暴,动不动对子女不是打,就是骂,莫市仁对父亲做法很不满,他不愿意与父亲讲话。奶奶与母亲也有矛盾,经常争吵,有时候,闹到整个村都知道,莫市仁感到很没面,也很无奈。
(1) 谈谈莫市仁应该如何与父亲沟通 (5分)
(2) 谈谈莫市仁如何做才能化解母亲和奶奶的矛盾 (6分)
22.(12分)【珍视生命 奋斗人生】
材料一:雷锋的人生格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愿意在暴风雨中——艰苦奋斗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谈谈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人生是短暂的,不同的人对人生有不同的看法。
(1) 请你根据课本,谈谈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 。(6分)
材料二,邓小平说:“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才能取得胜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毛泽东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时期,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2) 请你根据课本,谈谈伟人的贡献。(6分)
历史部分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23. 历史专题复习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一种方式。运用右边知识我们可以构建的体系是
A. 中国早期人类起源与发展 ①元谋人的两颗门齿
B. 长江流域的古人类文明 ②北京人的头盖骨
C. 北京地区的古人类代表 ③山顶洞人的骨针
D. 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发现
24.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其中玉琮的数量可以判断墓葬主人地位的尊贵等级。这说明,当时
A. 原始农业形成 B. 禅让制度盛行 C. 中央集权确立 D. 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观念,中国最早体现民主的选举制度是“禅让制”,它的选举标准是看
A. 财富 B. 贤德 C. 地位 D. 血缘
26.“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该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 大禹建夏 B. 盘庚迁殷 C. 商汤灭夏 D. 武王伐纣
27.在班级开展的“图说历史”活动中,小李同学准备向大家介绍一件文物,这文物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这一文物是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三星堆青铜面具 D. 利簋
28.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 奴隶制开始形成 B. 诸侯间战争不断 C. 生产力飞速发展 ID.封建制开始确立
29. 战国时代,一位思想家向各国君主提出治国方略,提倡节俭,主张“兼爱” “非攻”,还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该思想家是
A. 孔子 B. 孟子 C. 韩非子 D. 墨子
30.李白曾写诗赞扬秦始皇,诗曰: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主要赞扬了秦始皇的贡献是
A. 建立郡县制 B.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C. 创立皇帝制 D. 兼并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31.“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材料所述战役
A. 建立了“张楚”政权 B. 项羽获得了“楚汉之争”的胜利
C. 秦军主力被歼灭 D. 秦朝统治者投降,秦朝灭亡
32. 一位学者在谈到某位历史人物时指出:他的势力似乎实现了自己的意志,既推翻了秦王朝,又战胜了项羽。这位学者所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A. 刘邦 B. 蒙恬 C. 陈胜 D. 吴广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 第1页 共4页
33. 右图是秦未至西汉文帝时期人口数量变化表。导致 b 阶段人口数量提升的原因是
A.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B.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 实施“推恩令” D. 实行盐铁专卖
34. 在汉代,独尊儒学为培养和选拔确定了方向和标准,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A. 鼓励私学· B. 兴办太学 C. 统一文字 D. 焚书坑儒
35. 秦始皇与汉武帝是中国古代史上两位杰出的皇帝,他们相同的历史功绩是
A. 都统一了文字 B. 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贡献
C. 都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D. 都建立了刺史制度
36. 东汉初年,刘秀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使得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历史上称这一稳定的社会局面为
A. 光武中兴 B. 文景之治 C. 开元盛世 D. 贞观之治
37. 184年,一支农民起义军队伍,经过精心策划,发动了进攻东汉王朝的起义,史称
A. 陈胜吴广起义 B. 红巾军起义 C. 项羽刘邦起义 D. 黄巾起义
38. 中国传统医学历史悠久,在两汉时期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诊断和治疗手段更加先进。其中,发明“麻沸散”并创编出“五禽戏”的名医是
A. 扁鹊 B. 华佗 C. 张仲景 D. 炎帝
39. 右边示意图反映出
A.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B. 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C. 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D.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40. “只过了十多年的安定日子,就出现了全面的危机。爆发八王之乱的同时,各少数民族部落也纷纷起兵。西晋王朝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终被刘渊的铁马强弓所摧垮。”这反映出西晋的特征是
A. 国力强盛,政治清明 B. 纷争不断,短暂而亡
C. 灾害频繁,统治残暴 D. 宦官专权,大权旁落
41. 在中国的某一历史时期,南方地区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这些王朝被总称为
A. 春秋战国 B. 十六国 C. 南朝 D. 北朝
42.魏晋南北朝时期,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他被后人誉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是
A. 《兰亭集序》 B. 《比丘道匠造像题记》 C. 《张猛龙碑》 D. 《宣示表》
四、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共35分。)
43. (12分) 2023 年 10月 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在北京举行,而“一带一路”正是传承与发展了“丝绸之路”。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 第2页 共4页
材料一:为共击匈奴,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 (公元前138年) 张骞应募从长安出发,日夜兼程,经过漫漫黄沙。却在途中被匈奴俘获,遭到长达 10余年的软禁,后逃脱。西行至大宛,经康居,抵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一年多返回。——摘编自《张骞出使西域》
材料二: “丝绸之路”开辟之后,中原的铁器、丝绸等逐渐传到了西域、中亚和西亚。西域、中亚和西亚的良种马、毛织品,植物如核桃等也陆续传到中原。自汉至唐的近千年, “丝绸之路”一直是联结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据王家范、张耕华、陈江《大学中国史》
材料三: “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历史,但面向未来……我们完全可以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本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推进合作,共同开辟更加光明的前景。 “一带一路”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 “一带一路”建设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
——摘自2023年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开幕辞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初行”的目的是什么 (1 分) 张骞出使西域途中会遇到哪些困难 (2分) 并指出张骞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举出通过丝绸之路汉朝传往西域和西域传入中原的物品各一例。 (2分) 并说说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2分)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丝路精神”的核心。 (1分) 并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的认识。 (2分)
44. (12分) 中国古代民族融合方式多样,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鼎立时期, 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 整顿政治, 增强国力, 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摘自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两晋南北朝以后,北方战乱较多,江南地区则相对稳定。……晋代以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使南方人口剧增,市场需求剧增,要求南方广大地区加快开发。南方特有的自然条件与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相结合,使其发展速度加快。——摘编自何炼成《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
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当地的汉人错居杂处, 开始过着安定的生活。他们不断向汉族人民学习……民族隔阂不断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 到北朝后期, 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魏晋南北朝时引入内地的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 课部分内容
七年级历史试题卷 第3页 共4页
(1)根据材料一,写出与图1、图2相关的古代战役名称。 (2分) 并指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所产生的影响。 (2分)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3分) 从江南经济变化的原因中,你认为对当今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2分)
(3) 材料三体现出魏晋时期怎样的社会现象 (1 分) 综合上诉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 (2分)
45. (11 分) 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多种因素的推动。同学们围绕“推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开展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 图片阐述】同学们通过收集中国古代的劳动工具,感知劳动工具的巨大作用。
材料一:
劳动工具① 春秋时期, 该工具出现, 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并为开 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劳动工具② 汉代出现的播种工具, 以人或畜为动力,一人扶耧, 可将开沟、播种、掩土三道工序一次完成
【任务二 知识梳理】同学们在阅读的基础上梳理了中国古代的改革。
材料二: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商君治秦, 法令至行, 公平无私, 罚不讳强大, 赏不私亲近, 法及太子, 踪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 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这场改革,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 它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北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粮食产量增多, 手工业和商业日趋活跃。———摘编自《中国民族报》
【任务三 观点论证】同学们分享了关于“推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的阅读笔记
材料三:
笔记一 笔记二 笔记三
生产工具的革新进步, 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国家的繁荣。 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 展, 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 有效途径和手段。 杰出人物的关键决策影响经济的发展,对历史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1)指出材料一劳动工具①②的名称(2分) ,这些劳动工具在农业上起到怎样的作用 (1分)
(2) 材料二体现了商鞅变法的什么特点 (2 分)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2分)
(3) 请从材料三中选择一则笔记,围绕“推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提炼观点,并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总结提升。4分)七年级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6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C B D A D C D C B D A B A D D B C A
二、非选择题(19 题 6 分,20 题 10 分,21 题 11 分,22
题 12 分,共 39 分)
19.答:(1)(2 分)写出三个最要好朋友姓名:(略)(2 分)
(2)(4 分)①友谊不能没有原则。(1 分)②友谊需要
信任和忠诚,但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1 分)
③其实,当朋友误入歧途时,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
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2分)
20.答:(1)(4 分)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①老师的批
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弥补
不足。(2分)②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
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2 分)
(2)(6 分)学会正确处理与教师发生的矛盾:①自我反
省,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1.5 分)②相信善意,多些宽
容和理解。(1.5 分)③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主动找老
师交换意见。(1.5 分)④求同存异,主动关心。(1.5分)
21.答:(1)(5 分)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
来解决。①关注事实。要清楚沟通什么,达到什么效果。(1
分)②把握时机,在父母心情好时沟通。(1 分)③留意态度,
注意与父母沟通的态度。(1 分)④选择方式,选择好与父母
沟通的方式。(1 分)⑤考虑环境,选择好与父母沟通的环境。
{#{QQABCQAQogCIAABAAAhCUwUKCgIQkAACCAoGABAAoAAAiQNABAA=}#}
(1 分)
(2)(6 分)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我们可
以充当“黏合剂”:①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1.5 分)②
明确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中立者。(1.5 分)③引导家庭成员看
到对方的优点。(1.5 分)④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困境。
(1.5 分)
22.(1)(6 分)①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实现
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值得过。(2 分)②当别人需要帮助时,
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大小,自愿承担责任,这样的一生值
得过。(2 分)③能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
类命运结合起来,这样的一生值得过。(2 分)
(2)(6 分)①人的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2 分)②一个
人的伟大,在于他能够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
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
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4 分)
{#{QQABCQAQogCIAABAAAhCUwUKCgIQkAACCAoGABAAoAAAiQNABAA=}#}
2023年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检测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分)
题号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答案 A D B C A B D D C A
题号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答案 A B B A D B C B C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35分)
43.(12分)
(1)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1 分)。困难:恶劣的环境;食物短缺;匈奴的威胁等(任
答 2点,2分)。精神:不屈不挠;勇于探索;勇于开拓的精神(任答 2点,2分)。
(2)物品:汉朝传到西域物品:丝绸、漆器等;西域传入中原:核桃、石榴、良种马等(各
例举一例即可,2分)。
历史意义: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是联结中国与中亚、西亚各国政治、文化交流
的重要通道;促进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任答 2点,2分)。
(3)丝路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1 分)。认识:“一带一路”
建设根植于历史,面向未来;一带一路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各国经济文化繁荣;有利于促进世
界和平等(意思对即可,2分)。
44.(12分)
(1)图 1:官渡之战;图 2:赤壁之战。(2 分)影响:为后来全国统一准备条件;促进了
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民族大融合。(2分)
(2)原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稳定;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
生产技术;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3 分)启示:重视引进人才;重视引进科技;重视保护
环境;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保护环境等(2分)
(3)现象:民族融合(1分)。方式:民族迁移;战争;经济交流;民族同化等(2分)
45.(11分)
(1)①铁器农具,②耧车(2 分)。作用:促进农业上的深耕细作;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1分)
(2)特点:公平;公正;不畏强权;成效巨大;公私分明等(2分)。措施:官员在朝廷必
须使用汉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该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联姻等(2分)
(3)(观点正确 1分,两个史实论述逻辑清晰 2分,总结 1分)
示例一:生产工具的革新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
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耧车,
以人或畜为动力,一人扶耧,可将开沟、播种、掩土等三道工序一次完成,大大提高了播种
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可见,生产工具的革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示例二:改革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改革,使得秦国国力
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北魏孝文帝继位后,决定进行改革,实行汉化,促进
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总之,改革创新推动了社会进步,经济发展。
示例三:杰出人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大增强,一
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了一系
列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增强了北魏的实力。(秦始皇、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
光武帝等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也可)
{#{QQABCQAQogCIAABAAAhCUwUKCgIQkAACCAoGABAAoAAAiQNABA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