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地理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巴中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地理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年秋八年级地理期末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3分/题 60分)
1——5: DCDBC 6——10:ADBBB
11——15: CBCDA 16——20:DBDBD
二、综合题(40分)
(共19分)
(2分,1分/空)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
(2)(6分,1分/空) 上游、水能(水力)、流向、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
夏季(1分)、 长江(1分)、
主要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流域面积大;支流多等原因(4分,2分/点,任意答出2点,言之有理即可)
(2分)洪涝
(3分)在上游,加强林草植被的保护;在中游,要完善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 在下游,开展湿地的保护与恢复(3分/点,任意答出1点,言之有理即可)
22、(共21分)
(1)C(2分)
(2)C(2分)
(3)山地(2分)
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地质灾害多发(4分,2分/点,任意答出2点,言之有理即可)
发展交通和旅游(2分)
利用旅游发展,兴办农家乐;进行农产品深加工;环境保护等(4分,2分/点,任意答出2点,言之有理即可)
(共5分,2种观点任选其一作答)
支持(1分),理由是:有利于增加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4分,言之有理即可)
不支持(1分),理由是:破坏生态,容易引发地质灾害(4分,言之有理即可)巴中市2023年秋八年级上期末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5 BABAD
-10 BABBC
-15 DDABC
16--20 DDAA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1、观察 实验
22、就地保护 异地保护
23、卵巢 卵细胞 子宫
24、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 蛹
三、综合题(每空2分,共30分)
25、(1)生态系统 ;生产 (2)捕食 ;竞争 (3)消费者
26、(1)成形的细胞核; (2)遗传物质; (3)C; (4)细菌; (5)BC
27、(1)隐 (2) Aa (3)XY (4)50 (5) 蛋白质巴中市2023 年秋八年级期末考试
地理·生物学试卷
(满分 200 分120分钟完卷)
班级: 姓名: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填写清楚。
2. 所有题在答卷规定的位置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卷交监考老师。
地 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文化丰富多彩。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面1-3小题。
1. 下列关于我国说法错误的是( )
A. 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B. 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C. 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
D. 隔南海与日本相望
2. 图中序号分别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饮食以麻辣口味为主
B. ②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泼水节
C. ③简称川和蜀
D. ④是我国壮族人口最多的省份
3.下列对我国地理位置和范围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B. 辽阔的海域,便于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C. 陆地疆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众多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
D. 领土全部位于北温带,温和多雨,利于农业生产
养蜂是一项甜蜜的事业,“逐花而居”是养蜂人的真实写照,对于养蜂人而言,跋山涉水是最平常的。哪个地方一有花开,蜂农们便开始了长途跋涉,采蜜线路从南到北,根据花期次第绽放而移动,循着花开时间顺序渐次展开。下图为某蜂农的“逐花”路线,读图完成下面4-6小题。
八年级地理·生物学·第1页(共8页)
4. 该蜂农沿途所见景观不可信的是( )
A. 高原坦荡,牛羊成群 B.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C. 平原广阔,黑土广布 D. 河湖密布,稻田遍布
5. 在迁徙放蜂的过程中,蜂农需要频繁转场,最适宜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 铁路运输 B. 水路运输 C. 公路运输 D. 航空运输
6. 影响蜂农迁移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地形 D. 市场
读某城镇景观和该地气候统计图,完成下面 7-8小题。
7. 该城镇有可能分布在( )
A. 东北平原地区
B. 青藏高原地区
C. 川渝地区
D. 长江中下游地区
8. 关于该城镇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年降水较平均 B. 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C. 夏季高温,冬季严寒 D. 雨热不同期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宜宾三江口长江公园,驻足江岸,眺望三江交汇处,习总书记指出:保护好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是守护好中华文明摇篮的必然要求。请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面9-11 小题。
9. 关于长江流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宜宾市所在河段长度最长、水能资源丰富
B. C 河段地形环境复杂多样,以丘陵为主
C. 长江流域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 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流经我国三级阶梯
10. 上海、南京所在的长江三角洲为整个长江经济带龙头区域,是因为( )
①区域内省市合作联系密切 ②地理位置优越,对外开放程度高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素质高 ④矿产资源丰富,轻重工业都发达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1. D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水源地和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适宜采取的发展战略和措施是( )
A. 停止当地人类活动,切实优先保护当地环境
B. 多砍伐树木,获取更多木材
C. 充分开发利用当地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D. 利用当地资源,扩大产业规模,促进经济发展
我国是一个水土资源相对短缺且空间匹配欠佳的国家。读图,完成下面 12-13 小题。
八年级地理·生物学·第2页(共8页)
12. 水资源与耕地最不匹配的区域是 ( )
A. 南方区 B. 北方区 C. 西南区 D. 西北区
13. 缓解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最有效措施是 ( )
A. 修建水库 B. 植树造林 C. 跨流域调水 D. 节约用水
“国际茶日”于第74届联合国大会宣布设立,是以中国为主的产茶国家首次成功推动设立的农业领域国际性节日。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叶产量居世界第一。 目前,我国多地茶园建立起智慧农业云平台,通过实时动态监管技术管理茶园,从而有效提升茶叶品质和产量。图为“我国四大茶叶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4-16小题。
14. 我国四大茶区种植茶叶的共同优势自然条件是( )
A. 地处高原,热量充足
B.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C. 大型机械化生产,产量高
D. 热量充足,降水充沛
15. 导致我国茶叶产量和品质不断提高的社会因素是( )
A.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B. 减少了粮食种植,大力发展茶叶种植
C. 全球变暖导致我国气候发生变化
D. 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多
16. “国际茶日”的设立,对我国茶叶种植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促进茶文化传播 ②提高我国茶叶的知名度
③缩小茶叶市场 ④带动茶叶种植区的经济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读东北三省铁路、矿产及工业基地分布图,完成下面 17-18小题。
17.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工业基地是(C)
A. 沪宁杭工业基地
B. 辽中南工业基地
C. 京津唐工业基地
D.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18. 从图中看,东北发展重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邻近港澳和东南亚,多“侨乡”
②铁路交通便利
③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④濒临渤海,与俄罗斯、朝鲜接壤,地理位置优越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为近年来大城市出现的垃圾智能回收箱,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有偿回收方式接收市民投放的旧衣物、塑料、金属、废纸等垃圾,提高资源利用率。据此完成下面 19-20 小题。
19. 通过利用智能回收箱回收的“垃圾”,可以减少开采的非可再生资源是( )
A. 土地资源 B. 金属矿产 C. 风能资源 D. 水能资源
八年级地理·生物学·第3页(共8页)
20. 利用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进行垃圾分类有偿回收,可以()
A. 智能回收垃圾,人们以后可以乱丢乱扔 B. 获取垃圾回收信息,出口周边发达国家
C. 高科技回收垃圾,淘汰文化落后人群 D. 智能识别垃圾类型,提高垃圾分类效率
二、综合题(40分)
21. 长江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们源头接近,携手奔流入海,构成“双河结构”,深刻影响了我国地理环境的大格局,某中学学生开展了“开发与保护——让母亲河生机永续”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读图,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19分)
探究一:地形与河流
(1) 探究小组查阅资料发现:巴颜喀拉山脉北侧、唐古拉山脉北侧雪水汩汩流淌,汇入黄河与长江源头,推测长江和黄河发源地所在的地形区是 ,该地形区位于 (填山脉名称) 以北。 (2分)
(2) 据图分析,黄河 (上游/中游/下游) 有众多的水电站分布,说明这里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为沿岸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受地势影响,长江和黄河干流的均自西向东流,说明地势影响河流的 。在两河下游都形成了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A 地形区是 ,B地形区是 这说明河流对 (自然地理要素)有塑造作用。(6分)
探究二:气候与河流
(3) 据所学知识分析,受夏季风影响,长江、黄河两河的汛期均集中出现在 (填季节)(1分)。两条河流中,流量较大的是 ,(1分)结合气候分析其流量大的原因是 。 (4分)
探究三:保护与发展
(4)生态安全关系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长江上、中、下游河段需要解决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水土流失、 (填气象灾害名称)、水污染。 (2分)
(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请你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任意一点即可,3分)
22. 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1 分)
巍巍南太行,石崖林立。山西晋城陵川县境内锡崖沟村,太行山脉东南角,一条落差600多米,长约7.5公里的挂壁公路在悬崖峭壁上蜿蜒而下。
【怨山】在没有这条公路之前,锡崖沟村民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封闭生活。丰收的山楂、核桃、红果、黄梨等山里果品烂在地里,还有党参、黄芪、灵芝、等中草药材卖不出去,村民文化水平低,村里医疗水平差。外出的村民发现,外面的世界和村里完全不同。他们找到村支部,说:“我们也要修一条能走汽车的路!”
【斗山】山区修路本就不易,在锡崖沟修路更难。锡崖沟村民在悬崖峭壁的坚硬岩石上凿路,他们腰绑麻绳,手持钢钎、锤子,在太行山上一个坑一个坑、一个洞一个洞地凿了起来,1991年6月10日,锡崖沟村民耗费近三十年时光凿出的挂壁路正式贯通。锡崖沟人在太行山上凿出了“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伟大奇迹”。
八年级地理·生物学·第4页(共8页)
【靠山】路通后,锡崖沟“世外桃源”的风貌立即吸引了众多游客。这里有林坡一万余亩,牧坡3000余亩,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旅游搞起来之后,村里的年轻人不用再出去,一些迁到外地的村民都想回到村里。外面的老师也愿意来了,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学。曾经令世人避之不及的锡崖沟,如今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山外人。越来越多的锡崖沟村民意识到,保住绿水青山才能有金山银山。
(1)根据资料,锡崖沟村大致位于图中的哪个位置( ) (2分)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根据图文信息结合所学,你认为锡崖沟村所处的太行山位于哪两个地形区的交界处( ) (2分)
A. 东北平原 黄土高原 B.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C.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3)根据图文资料,你认为锡崖沟村的地形以 为主, (2分) 这样的地形对锡崖沟村有什么不利影响 。 (任意答出两点即可,4分)
(4)你认为锡崖沟村走上致富道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你还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建议吗 。 (任意答出两点即可,4分)
(5)有人认为锡崖沟村石材资源丰富,可以开办石材厂或者发展采矿业,你支持还是反对, 请说明理由 (5分)
生物学(100分)
一、选择题(60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图片展现的是正在运动中的动物,其运动形式依次是( )
A. 跳跃、飞行、爬行、行走、奔跑
B. 跳跃、飞行、爬行、奔跑、行走
C. 奔跑、飞行、蠕动、跳跃、行走
D. 奔跑、飞行、蠕动、行走、跳跃
2. 冰壶运动被大家喻为冰上的“国际象棋”,它展现动静之美,取舍之智慧。髋关节的灵活性能让运动员在投壶时维持较低的身体重心。如图是髋关节结构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构⑤从结构③滑脱出来,叫做骨折
B. 结构②分泌的滑液和④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C. 髋关节在运动中起到了支点的作用
D. 完成投壶动作的动力来自骨骼肌
八年级地理·生物学·第5页(共8页)
3. 某同学踢足球时发生意外导致小腿骨折,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养后骨又重新愈合了,在这个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 骨膜内的血管和神经 B. 骨膜内的成骨细胞
C. 骨两端的骨松质 D. 长骨两端的软骨层
4.儿童如果长期不注意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就会引起脊柱变形,这是因为这个时期( )
A. 骨中有机物的含量超过 ,骨的弹性大、硬度小
B. 骨中无机物的含量超过 ,骨硬脆、弹性小
C. 骨密质薄
D. 骨松质排列不整齐
5. 成年黑猩猩模仿人类,把箱子叠起来够高处的香蕉。下列行为与这种行为同属一类的是( )
A. 蜜蜂筑巢、蜘蛛结网 B. 鱼类洄游、大雁南飞
C. 孔雀开屏、鸟类孵卵 D. 鹦鹉学舌、海狮顶球
6. 下列关于如图所示拉弓射箭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拉弓时,右侧上肢的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 拉弓射箭过程中,肘关节作为支点为运动提供动力
C. 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需要神经系统的支配
D. 射箭属于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
7.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话中最能体现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是( )
A. 维持生态平衡 B. 促进生态系统的水循环
C.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 仿生
8. 动物的行为复杂多样。雄狮间争夺领地、鸟类迁徙、孔雀开屏分别属于( )
A. 领域行为、节律行为、攻击行为 B. 攻击行为、节律行为、繁殖行为
C. 防御行为、节律行为、攻击行为 D. 攻击行为、社群行为、取食行为
9. 下列动物都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其中卧龙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动物是( )
A. 黑颈鹤 B. 大熊猫 C. 扬子鳄 D. 朱鹮
10.微生物和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和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抗生素,用于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
B. 病毒依靠自我复制完成繁殖,能使人、动物、植物患病
C. 细菌能使人、动物、植物患病,因此都是有害的
D. 蘑菇及霉菌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营养方式都是异养型
11. 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生物的变异都能遗传
B. 生物的变异都对生物生存有利
C. 生物的变异都对生物生存不利
D. 凡性状的变异能在后代重复出现的,就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12. 下列生物中,属于真菌的是( )
A. 肺炎支原体 B. 大肠杆菌 C. 流感病毒 D. 通江银耳
13. 下列有关生物生殖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的嫁接、扦插、压条属于无性生殖
八年级地理·生物学·第6页(共8页)
B. 动物不能进行无性生殖
C. 青蛙的受精过程在体内完成,发育方式为变态发育
D. 家蚕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后代,发育为不完全变态
1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界的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植物是如何生殖的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们将蒜瓣插进土里,一段时间后,会长出小蒜苗,该繁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
B. “无心插柳柳成荫”中描述的柳树的繁殖方式为无性繁殖
C. 为了保持植物的某些优良遗传特性,我们常用有性繁殖的方法来繁殖后代
D. 以花牛苹果为砧木,以红富士苹果为接穗进行嫁接,则此枝条上长出的是花牛苹果
15. 下列有关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鸟类受精卵中的胚盘将发育成雏鸟
B. 青蛙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
C. “菜青虫”在菜粉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为成虫期
D. 蝗虫一生经历了卵、芒虫、成虫三个时期
16. 关于青春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身高和体重变化明显 B. 出现第二性征
C. 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 D. 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不正常的表现
17. 下列细胞一定有Y 染色体的是( )
A. 人的精子 B. 人的卵细胞 C. 人的受精卵 D. 男性的神经细胞
18.下列关于细胞核、染色体、DNA 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19.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大熊猫体细胞中有21对染色体,性别决定与人类相似,雌性大熊猫正常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
A. 20 条+X B. 20条+Y C. 20对+X D. 21条+X
20. 下列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B. 兔子眼睛的红色与灰色
C. 鸡的玫瑰冠与单冠 D. 绵羊的卷毛与山羊的直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1 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是 法和 法。
22.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动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为保护动物资源,我国通过 、 及法治教育和管理这三个方面采取保护措施。
23 女性在社会中担负起人类种族繁衍的重任,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 ,能产生 细胞,胎儿发育的场所是 。
24 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蚕的发育为 发育,昆虫的另 种发育方式为 发育,两者的区别是个体发育过程是否经历了 的发育时期。
八年级地理·生物学·第7页(共8页)
三、综合题(每空2分,共30分)
25. 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度推进,各地涌现出一批生态乡村。某村构建了既生态环保又经济创收的“稻+鸭+萍+泥鳅”种养模式。在该模式中,鸭主要以杂草、水生害虫、绿萍为食,偶尔以泥鳅为食; 泥鳅以绿萍、水生害虫、鸭粪为食;同时鸭、泥鳅又为水稻、绿萍提供肥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农田中的各种生物和环境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 。该种养模式中有多条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 者。
(2)从食性分析,鸭与泥鳅之间相互影响,既有 关系又有 关系。
(3)绿萍、鸭粪可作为泥鳅的食物,说明泥鳅在该系统中既属于 ,又属于分解者。
26.微生物与人类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虽然有些微生物可能引起疾病,但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人类在与微生物的长期共存中,不断学习和利用微生物的特性,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健康的发展。如图ABCD是四种生物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A与B、C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A 没有 。
(2)D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3)图 (填字母)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可以用它来酿酒和制酒精。
(4)B能产生一种抗生素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 (选填“细菌” “真菌”或“病毒”)引起的疾病。
(5) 图中 (填图中字母) 属于真核生物。
27.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 “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进而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在出生缺陷中有一部分是因为遗传因素引起的。如图表示小李家庭中白化病的遗传情况(显性基因用A 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请据图回答:
(1)小李爸爸是患白化病患者,据图可以判断该病是 (显、隐)性遗传病。
(2) 据图分析,小李的基因组成为 。
(3) 小李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
(4) 小李的父母为响应国家最新的生育政策准备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患该病的可能性为 %。
(5)白化病患者由于基因缺陷,导致体内不能合成一种叫酪氨酸酶的蛋白质,从而影响黑色素的生成。可见,基因通过指导 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