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年来凤县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地理、生物学试题卷
(本试题卷共6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地理部分(5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下图是小华绘制的学校平面图,但老师发现图中基本信息不够全面,需要补充完善。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指向标没有标明方向,只知道花坛
在宿舍楼的东南方向,则指向标指示
A.东(E) B.西(W) C.南(S) D.北(N)
2.量得校门距离花坛约3厘米,而实际距
离约27米,则此图的比例尺应该标注
A. 1/45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9万厘米
C. 1:900 D.
竖版世界地图以崭新的视野展示世界,读右图,完成3-4题。
3.图中相邻两条纬线间的纬度间隔为30。,乙点的经纬度是
A. 30° S, 105° W B. 30° S, 75° E
C. 30° N, 105° W D. 30° N, 75° E
4.甲、乙、丙、丁对应的地理区域,正确的是
A.甲—南美洲 B.乙—大西洋
C.丙—大洋洲 D. 丁—太平洋
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的运动着。读图,完成下面5-6题。
5.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海不断缩小 B.①山脉将会消失C.地中海会缩小 D.②山脉将会消失
6.图中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③是.
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德雷克海峡D. 土耳其海峡
读“等温线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气温比较,正确的是
A.①② B.⑨(④ C.②(⑨ D.①(④
8.若阴影部分为海洋,非阴影部分为陆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南半球冬季 B.该图表示北半球夏季
C.该图表示北半球冬季 D.该图表示南半球夏季
《桃花源记》中这样描写桃花源:“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田
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读甲骨文
“聚”和“落”的解释示意图”,完成9-10题。
9.结合“聚”和“落”的甲骨文解释,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聚落仅指人类狩猎的场所 B.聚落内部只能生活,不能生产
C.聚落的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 D.聚落的形成与交通无关
10. “桃花源”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
A.城市,“阡陌交通” B.乡村,“屋舍俨然”
C.城市,“土地平旷” D.乡村,“良田美池”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0分)。
11. (8分)左图是2023年某日太阳光照图,右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左图甲地昼夜长短情况是 ▲ ,能和乙地所在的经线组成经线圈的是 ▲ 经线。
(2)左图所示这一天,太阳直射在 ▲ (纬线)上,是北半球的 ▲ (节气)。
(3)左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北温带的是 ▲ 。图示时刻,随着地球的自转, 丙、丁两地中更早进入黑夜的是 ▲ 。
(4)箫韶九成,有凤来仪;凤舞九天,滕茶飘香。2023年9月1日—2日,首届国际藤 茶大会(中国 来凤)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成功举办,国际藤茶大会期 间地球公转到右图公转轨道上 ▲ 处,此时南半球澳大利亚的悉尼进入 ▲ 季(季节)
12. (8分)在户外运动盛行的今天,要想成为合格的“驴友”,必须具备阅读等高线地形图的能力。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A处地形类型为 ▲ , B处地形部 位是 ▲ 。
(2)图中b能形成河流支流的原因是b位 于 ▲ (地形部位),a、b两条河流比 较,水流速度较快的是 ▲ 。
(3)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 计划线路,①、②线路中合理的是 ▲ , 理由是: ▲ 。
(4)拟从甲村向乙村修一条公路,③、④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 ▲ ,理由是: ▲ 。
13. (7分)气候是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图是世界气候类 型的分布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D ▲ 气候,E ▲ 气候。
(2)结合气候B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B气候特征是 ▲ ,造成BE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3)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分析气候C气候类型分布特点是 ▲ ,该气候类型分布区植被以 ▲ 为主。
(4) 2023年南极海冰创纪录新低:南极海冰的情况从糟糕到更糟,自卫星记录开始以来, 南极的海冰在夏季达到了最低水平,冬季也未能恢复,气候危机的警钟再次敲响。面对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你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
14. (7分)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从半球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 布在 ▲ (填“南”或“北”)半球;从纬度 位置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纬度地区。
(2)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来看,①是 ▲ 国家 最集中的地区。图中③地区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是 ▲ 。
(3)②地区居民主要是 ▲ 人种,主要信仰的 宗教是 ▲ 。
(4)简析④地区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 ▲ 。
生物部分(50分)
15.自然界因为有了生物而充满生机,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够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16.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在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 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里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是
A.生物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 D.环境适应生物
17.随着科技的进步,指纹识别技术己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如:手机指纹解锁,指纹锁等, 这是因为世界上没有指纹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性状多样性 B.物种多样性 C.遗传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18.有关《练习使用显微镜》和《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改用大光圈或凹面反光镜,可以使视野变暗
B.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中细胞的物像变大
C.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转动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D.欲将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19.小明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竹林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小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 了起来”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建立猜测和假设 C.制定计划 D.获取事实与证据
20.我们在吃甘蔗时,首先要把甘蔗坚韧的皮剥去,咀嚼甘蔗时会有很多的甜汁,那些咀嚼之后剩下的渣滓被吐掉。分别体现甘蔗茎有哪些组织?
A.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B.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C.上皮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D.上皮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21.下图表示某植物体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②③分别表示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
B.③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C.②过程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减半
D.①③过程形成的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不变
22.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广东各市积极行动。下列活动中属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①尽量减少私家车出行,乘坐公交②出境旅游,携带外国当地宠物回国
③电池直接扔进垃圾桶④大力推行垃圾分类⑤使用一次性购物袋;⑥退耕还林
A.①②⑥ B.①③⑤C.①④⑥ D.③④⑥
23.图6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
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
的两条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
B.曲线乙表示的是幼苗细胞干重的变化
C.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D.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
24.图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B.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⑤
C.④为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小烧杯中的酒精里
D.⑤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25 (5分)中国科学院邹承鲁院士说:“我发现许多生命科学的问题,都要到细胞中去寻找答案。”请结合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甲和图乙是两种细胞结构模式图, ▲ 表示植物细胞。
(2) “龙生龙,凤生凤”描述的是生物 的遗传现象,这种现象主要受 ▲ (填序号)中遗传物质的控制。
(3)将玫瑰花瓣浸泡在凉水里,水不变色;泡玫瑰花茶时,水就会变成红色,这是因为 高温破坏了 ▲ (填序号)结构,使 ▲ (填结构名称)中的色素分子“溢”出来了。
(4)图丙和图丁是两位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图丙观察效果欠佳,其形成原因是制片时, ▲ 操作不当造成的。
26 (5分)大豆是我国常见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下面是某同学在复习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时,绘制的大豆的结构层次及其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大豆的叶肉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液泡⑥叶绿体⑦线粒体
(2) b细胞分裂过程中,首先进行的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是 ▲ 。
(3)大豆种子结构中的[ ] ▲ 将来可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4)春天,大豆种子早播要覆盖地膜的主要原因是:满足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 。
(5)大豆与豆娘(一种昆虫)相比在结构层次上缺少的是 ▲ 。
27 (6分)李老师虽年已古稀,但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分析其原因,这与他广博的生物学知识和科学的锻炼方式密切相关,请你根据所学生物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夏天傍晚选择树林中的小路散步,他感觉此时此地空气清新、凉爽、湿润。你认为 这主要是由于绿色植物的 ▲ ,这两种重要生理活动所产生的效果。
(2)李老师晨练时有次随手指断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茎,发现茎的断面有白色的汁液渗出, 你认为汁液来自茎的 ▲ ,它位于茎的 ▲ 。
(3)李老师晨练完后在自家院子里移栽花卉时,采取了带土移栽和剪掉移栽植物的部分叶片两项措施。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 ▲ ,从而提高了移栽的成活率。
(4)李老师说大山雀是山中常见的食虫性益鸟。大山雀的食物主要有叶蝉、松毛虫、蝗虫等,天敌主要是蛇和苍鹰。大山雀与这些昆虫之间的关系是 ▲ 。
(5)李老师在登山时发现,竞相绽放的杜鹃花主要分布在山腰地带,而山谷和山顶分布更多的分别是栋树和赤松,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
28 (5分)下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过程,该植物一昼夜(AI段)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释放量,其中图甲中序号A和B表示细胞结构, 序号①②⑨表示有关物质。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B所示结构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②表示的物质是 ▲ 。
(2)图乙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段是AI,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段是 ▲ (用 序号表示);在CG时间段,光合作用的强度, ▲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呼吸作用的强度。
(3)图乙中,DE段二氧化碳吸收量逐渐下降的原因是在光照过强时,分布在叶片表皮上 的部分 ▲ 会关闭。
29 (5分)综合运用。煮豆燃豆箕,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要理解此诗的意境,需要有一定的生物知识,如图甲示黄豆种子的结构图, 图乙示黄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图,图丙示黄豆受精过程示意图,图丁表示豆荚和黄豆的形成图。请据图回答([]内填序号或字母, ▲ 上填文字)
(1)图甲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 ▲ 中。图乙幼苗中的结构a是由图甲种子中 的[] ▲ 发育而来的。
(2)据甲图推断,黄豆属于 ▲ 植物。
(3)图丁中有多粒F,说明丙图中C结构中有多枚[] ▲ 。
(4)同学们在吃毛豆时,经常发现豆荚中有缺粒现象,主要原因是 ▲ 。
30 (4分)蟑螂俗称偷油婆,一般喜欢生活在温暖、潮湿、食物丰富和多缝隙的地方。蟑螂会传播细菌,污染环境,传播疾病,所以被人类视为头号家庭害虫。为了更好地了解蟑螂的生活习性,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非生物因素对蟑螂分布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2分别探究的是 ▲ 对蟑螂分布的影响。
(2)装置3的设计被老师否认了,原因是该装置违背了对 照实验设计中 ▲ 的原则。
(3)实验前,该同学计划用2只蟑螂做实验材料, 可是老师却认为这样统计的结果不科学,理由是 ▲ 。
(4)他将20只生活状态相同的蟑螂随机分为四组,每组5只,分别放置在装置1和装置2 两侧的中央。静置2分钟后,每分钟观察并统计纸盒两侧的蟑螂数目,统计10次。依上述 操作完成几次重复实验,若重复实验的结果均显示装置1的黑纸板一侧和装置2细湿土一侧的蟑螂多,透明玻璃板一侧和细干土一侧的蟑螂少,则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023年秋季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学科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 D C B D C
6-10 BB A C D
二、综合题
11,(1)昼夜等长(昼夜平分)
90°W
(2)23.5°N夏至
(3)乙

(4)②

12.(1)盆地
山峰(山顶)
(2)山谷
a
(3)①
①线路水源地海拔高,可自流供水
(4)④
④线路经过的等高线少,坡度较缓
13.(1)温带季风
寒带
(2)全年高温多雨纬度因素(纬度位置)
(3)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常绿硬叶林
(4)植树造林,绿色出行,不使用一次性碗筷和纸质贺卡等
14.(1)北
中、低
(2)发达
汉语
(3)白色
伊斯兰教
(4)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生物学科参考答案
15-24AACBD ACCDB
25(5分)(1)甲
(2)④
(3)②:液泡
(4)盖盖玻片
26(5分)(1)②③④⑦(2)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
(3)[⑥]胚(4)适宜的温度
(5)系统
27(6分)(1)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2)筛管:韧皮部(3)(保护幼根)
促进根的吸收作用、降低蒸腾作用(4)
捕食(5)温度
28(5分)(1)呼吸作用二氧化碳
(2)BH大于
(3)气孔
29(5分)(1)⑤子叶;(
④胚芽
(2)双子叶
(3)D胚珠
(4)
传粉不足
30(4分)(1)光照、水分
(2)单一变量
(3)蟑螂数量太少,会因为偶然性因素造成实验误差。或蟑
螂数量太少,所得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4)光和水分(或湿度)对蟑螂的分布有影响,蟑螂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
环境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