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我们爱整洁》第一课时教学反思课标要求: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体会仪表整洁在与人交往中的重要性,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愿意做干净、整洁的孩子。道德修养: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知道保持身体的整洁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好处。法治观念:充分认识到整洁、卫生是自尊的第一步。健全人格:懂得要注重保持个人整洁卫生,养成整洁、文明的良好卫生习惯。责任意识:注重自己的仪态、仪表,知道保持身体的整洁对自己的健康成长有好处,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话题一“镜子里的我”和“这样做好不好”教学反思:这一环节,教师的设计有两个亮点。第一,牧师课前准备了几张不整洁的小朋友的卡通图片,目的是让学生进行比较。因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学生只有在比较之后,才能够真正认识什么是整洁,什么是不整洁。第二,教师没有仅仅停留在是否整洁的层面上,而是更深一步让学生体会整洁与否给人们带来的不同感受,这个感受对建立学生的自我认同感很重要,教师的设计抓住了重点。有了环节1的教学,再来辨析教材第3页的“这样做好不好”就很简单了教师在这里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这就使问题得到了深化。要说出为什么,学生就必须思考整洁带给人们的感受,而这个感受是学生获得自我认同感的基础。在这个时候加入绘本故事可谓准确、适时。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换位思考,感受到“别人眼中的我”,这是帮助学生建立自我认同感的重要一环。但这一环节没有体现出从静态整洁到动态整洁的深化,没有体现出从认识到行动的思路的展开,在对教材思路的把握上还有再提升的空间。我觉得这一课教材设计非常简明,逻辑性非常强——首先,让学生用镜子观察自己、观察别人,从而认识什么是整洁;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明辨生活中的整洁;随后,让学生知道怎样保持整洁;最后,让学生知道为了自己的成长、为了集体的整洁,弄得手脏或衣服脏,出现暂时的不整洁其实没关系。教材这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人一看就明白。我感觉引导学生知道什么叫整洁是没问题的,如何做到保持整洁也不太难,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整洁的形象获得自尊自信,实现积极的自我认同。在教学中,我通过对绘本故事的深化,通过同学间的相互评价,引导学生在整洁的社会性意义方面做了探索,感觉到学生能理解保持仪容整洁不只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讨好别人,而是让自己有尊严地生活的表现。对于这个问题,刚开始教时还害怕太抽象,但通过活动,感觉到学生有些领悟,所以,看似抽象的问题并不意味着不可以教好。下次上课时,还可以在活动上再下些功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