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挑战第一次》第二课时教学反思课标要求: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挑战新事物,分类辨析生活中可以尝试的事,克服胆怯心理和鲁莽行为,养成勇于尝试的习惯。道德修养:掌握小学生挑战新事物的基本方式方法,体会与同伴一起挑战新事物、共同成长的快乐。责任意识:体会挑战自我、敢于尝试做事带来的惊喜,感受挑战的意义。理性地选择与面对挑战,愿意做一个敢于挑战的人。健全人格:通过创设情境,克服挑战困难,掌握挑战成功的基本方法,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法治意识:通过现场挑战,增强自我挑战的积极体验,培养勇于挑战的品质。话题二 “我们一起来挑战”教学反思:环节:我们一起来挑战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充分讨论了每个人想尝试的事情,我们又讨论了哪些事要大胆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挑战吧。我们先选择马上可以尝试的事,然后请大家按照想尝试的事情分组活动,去挑战我们的“第一次”。要求是,每个同学必须自己完成一个挑战任务,同时帮助至少一个同学完成一个挑战任务,下课前我们再分享一下感受。每个同学在完成挑战任务时可以找有经验或者擅长的同学寻求帮助。(教师用整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在课堂内尝试、体验、感受。根据活动的需要,也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巡视每一个组。 最后留下10~15分钟的时间进行总结分享。)这是个现场体验环节。体验环节的关键,是在体验前说清楚体验的目的和要求,体验中要有过程指导,在体验后要以某种形式进行总结与提升。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并不是布置学生去尝试之后就不管了,而是巡视每一个小组的活动。此外,教师特别注重让学生边体验边交流感受。这就使学生的紧张度大大降低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后的时间该教师又让学生回到教室,进行集体反思,仔细回味体验前后的感受的不同,让学生强化“第一次挑战”的感受,提高了学生元认知的水平。因而,在此环节中,无论是体验前的布置,还是体验过程中的指导乃至体验后的总结环节,该教师都有比较好的安排。最后环节——“回家后的尝试”:教师很会借力,把家长调动起来参与活动。一方面,学生的挑战很多是日常生活中的,要回到生活的现实情境中才能进行;另一方面,因为家长的参与,会使得学生的尝试更加安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做法为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建立起了通道,很好地实现了“回到生活中去”的德育宗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