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学做“快乐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课标要求: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关注自我情绪,明白快乐与不快乐都是人生的必有内容,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不快乐,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道德修养:学会正确面对一些不开心、不快乐的事,掌握调节消极情绪的基本方法,体会与同伴共同成长的快乐。责任意识:体验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感受生活的美好,愿意做一只“快乐鸟”。健全人格:通过小组讨论和游戏等活动,知道有些不开心、不快乐是自我成长的一部分,必须承受。法治意识:通过情绪小实验,以及交流已有的经验,发现消极情绪对人们健康的危害。用调节情绪的小妙招来解决实际的烦恼,掌握疏导消极情绪的基本方法。话题二 “快乐门诊部”和“让快乐更多”教学反思:“快乐门诊部”这一教学片段很鲜活。首先,教师没有呆板地按照教材中提供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而是从班级学生真实的生活中选取素材,作为教学的资源。这就说明教师心中有学生,把学生及其真实的生活感受当作课堂的重要资源,体现了让课程回归生活的理念。其次,教师并没有进行简单的说教,而是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思考、交流,进而深度讨论并理解生活。教师只在最关键的地方稍作点拨,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可以说,该教师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教学的关键点,促进了学生道德理性的提升。“让快乐更多”这一环节有两个值得肯定的方面。1.对抗赛之前教师用引导性的语言总结了上一个环节,引出下一环节,并说明了下面活动进行的方式,使课堂的节奏比较顺畅。2.教师用对抗赛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收集应对不快乐的小妙招。这个活动设计有两个亮点:(1)两两一组对抗,促进同学间的合作与协商,起到了同学共进的教育效果。(2)对抗赛的方式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也容易使克服消极情绪的方法得到传播与深化。同时,此环节也有不足之处。活动缺少了对学生得出的方法的诊断,从而使活动限于组内同学间的相互分享和促进,缺少了教师的引导与提升。因为可能所有的学生采用的方法都是可取的,或者恰当的,这里要有类似辨别的活动。有了这个辨别,会使这种分享活动有提升点,否则课堂就仅限于分享的层次上,提升不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