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做个“开心果”》第一课时教学反思课标要求: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提高自我的积极情绪,关注身边人的情绪状态,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养成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习惯。道德修养:知道生活中“开心果”角色的特点,掌握给他人带来快乐的方法与技巧,进一步增强自我的社会性发展。责任意识:体会悦纳他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愿意在生活中做开心别人、快乐自己的“开心果”。健全人格:通过寻找家里和集体中的“开心果”,感知“开心果”角色的特点。法治意识:通过体会“开心果”开心别人、快乐自己的善意情感,学会与人愉快相处的方法和技巧。话题一 “这里有个‘开心果’”教学反思:翻转课堂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种教学尝试。实际上,本门课程也可以尝试翻转课堂,但不是将课本上的内容翻转到课外去学习,而是让生活中的事例翻转成为课堂教育资源。该教师布置的课前作业实际上是翻转课堂的一种实现形式,也就是让学生将日常生活中没留意的事,通过作业的方式进入学生的思想和意识,让课前作业如同生活的聚光灯,去“照亮”生活中有德育意义的地方,并将从中发现的问题、产生的感受带到课堂上来分享。通过课前作业这盏“聚光灯”,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开心果”,对幽默有初步的感受与认识,能为课堂教学的深化打下基础。本节课,我结合最近学习的“ 翻转课堂”的相关知识,尝试在教学中使用,有收获也有疑惑。收获是我发现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也可以尝试不同形式的翻转设计,比如课前预习或者布置课前作业。特别是本课中需要了解身边的人开心的原因,这个本来也是要延伸到课堂外的内容,只是我感觉翻转课堂就是要在布置、安排课堂内容时,给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完成原来课堂上的基础目标,或者事先对有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思考或者尝试去解决,发现尝试中的问题,而不是仅仅收集课堂上要用的材料。疑惑是翻转后的确节省了课堂上的时间,那么课内余出来的时间怎么办 当然是应该深化教学,但深化到什么样的程度与层次,就不好把握,所以,我理解翻转课堂的设计,不仅要设计课堂外的翻转内容,更要对翻转后的课堂内容进行再设计、这是一个挑战,以后要注意这个问题。通过这次尝试,我觉得翻转课堂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有很多值得探索的问题,以后要继续探索下去,以便发现道德与法治课的翻转课堂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在第二个环节着力让学生在头脑中勾画出一个“开心果”的形象,并以此为目标努力。这里展示的是一个非常“顺利”的教学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会发生“意外”的情况。如在学生的讲述中,会有一些人因为别人遭遇“尴尬”而觉得很开心;也有学生因为一些低俗笑话而觉得很开心...出现这样的“意外”,教师就一定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开心果”的真正含义,而这些恰恰是课堂要深入、学生品德要生长的重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