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做个“开心果”》第二课时教学反思课标要求: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提高自我的积极情绪,关注身边人的情绪状态,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养成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习惯。道德修养:知道生活中“开心果”角色的特点,掌握给他人带来快乐的方法与技巧,进一步增强自我的社会性发展。责任意识:体会悦纳他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愿意在生活中做开心别人、快乐自己的“开心果”。健全人格:通过观察身边人的表情、动作以及语气等, 学会体察他们的情绪状态,帮助他们化解消极情绪、愉快积极地生活。法治意识:通过讨论、观察辨析、模拟实践等活动,学会帮助他人改善情绪的方法,愿意在生活中做快乐别人我快乐的“开心果”。话题二 “这是我要怎么办”教学反思:“他们怎么了?”从这一个环节的教学不难看出,每一个学生都把要做“开心果”的必备条件说得很清楚,讲得很明白。这体现了课前作业的效果。这样做不仅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而且使教学能够顺利且深入地进行。但此环节中,没有展示出节省的时间在课堂上深化在哪里了。从这个意义上看,课外翻转节省出来的时间,没有转化成课堂上的再深入,也就没能达到翻转课堂的最终目的。“家人生病、生气、伤心时,我们怎么做?”这里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学会使用一些收集到的资料,分享给身边的家人或同学,让他们感到快乐。从教学设计的完整性来看,是可以的。但生活中的不快乐很多不是由笑话或者故事驱散的,所以,必须要有进一步的引导。因而,教师最后的总结很关键。课堂情景剧的表演可以用,但一定要注意,不能过于表演化,更不能因为要达到一个教育效果而事先安排,否则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而且还可能适得其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